「皇帝」一詞是這麼被創造出來的

皇帝是封建時代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行使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在秦代以前,上古的三皇五帝都是以“伏羲氏”、“高辛氏”等稱謂命名,“皇”和“帝”的稱號都是後人加上去的,如黃帝、炎帝等。而夏代的君王都是以“夏后氏”自稱,商代稱“帝”,周代稱“王”,並沒有固定的稱號。

“皇帝”一詞是這麼被創造出來的

黃帝陵

周王朝建立後,大封諸侯,由於“王”是天子的稱號,所以諸侯中最高的爵位也只能是“公”。等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東周王朝的權威逐漸衰敗。於是在戰國七雄出現後,大家都紛紛自稱為王,再也沒人理會周天子了。實力最為強大的秦國和齊國一度相約,自稱為“西帝”和“東帝”,但很快在諸侯的反對聲中作罷。

“皇帝”一詞是這麼被創造出來的

秦國軍力的象徵——兵馬俑

等到秦王嬴政滅山東六國後,他做到了前人沒有做到的事情,疆域面積空前強大,王的稱號已經不能體現他的功勞。於是便讓群臣討論該使用一個什麼樣的新稱號。丞相李斯便上奏說:“臣等認為陛下統一四海,號令天下,功德為前代不能有。大家商議後認為上古時期有天皇、帝皇、泰皇,以泰皇最為尊貴,陛下以後就自稱泰皇吧。”嬴政聽後很高興,但是感覺泰皇有前人叫過,還是不能體現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功業完全是“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乾脆就在其中各取一字,叫“皇帝”好了。

“皇帝”一詞是這麼被創造出來的

秦始皇嬴政

自己自稱“始皇帝”,後代稱“二世”、“三世”乃至千世萬世,永遠都是大秦帝國。事實證明這是個英明的決定,儘管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秦王朝經過二世的折騰就滅亡了——但是皇帝的稱號被歷代統治者忠實的保留了下來,一直到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皇帝這個稱號都一直為歷代統治者所沿用,成為封建王朝的最高權力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