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種心理要不得,不要養成習氣,不然會害了他

小時候,常有這樣的困惑:“這些玩具都是我的,誰都不能動。”五歲的小兵,一邊喊著,一邊把玩具都摟在自己懷裡。“哥哥,我想跟你一起玩。”妹妹在一旁哭著說,這樣的畫面實在是太常見了。

有句話說得好,施比受,更有福。可是在現代社會,很多孩子在長期的家庭寵愛中,養成了一種自私自利的習氣,小氣吝嗇,不懂得分享,不管什麼東西,這是我的,你們不要碰,這種強烈的佔有慾,已經佔據了孩子的內心。


孩子這種心理要不得,不要養成習氣,不然會害了他

所謂諸苦皆從貪慾起。試想有這樣的心理,得到了歡喜,得不到就傷心難過,甚至發脾氣,每天都生活在患得患失中,這樣的人生怎麼會幸福呢?

其實每個孩子在生命之初,都是一張白紙。爸爸媽媽,就是最美的調色師。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和老師,充當著重要的角色。

有個小女孩學了弟子規之後,回到家把自己的桃子讓給弟弟吃,弟弟很歡喜,就自顧自的吃了起來。當弟弟知道超過一半的時候,他終於按捺不住,突然把那個桃子搶過來,他的母親沒有當場指責他,而是把發生的事兒,反映給了學校的老師。


孩子這種心理要不得,不要養成習氣,不然會害了他

第二天,小女孩兒來到學校,老師並沒有指責他,只是耐心的,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漢朝有一對兄弟,哥哥叫趙孝,弟弟叫趙理,他們兄弟非常友愛。有一年鬧饑荒,社會治安很混亂,弟弟被盜賊抓去,盜賊打算把他煮了吃,哥哥雖然幸運的逃過一劫,可是得知弟弟被抓走的消息,卻心急如焚,救弟心切,他很快就趕到了盜賊那裡。

一看弟弟性命難保,就衝過去說,你們不要吃我弟弟,我弟弟又瘦又有病,我長得比較胖,你們就吃我好了,弟弟見狀,又衝向前,對著盜賊說,我被你們抓到是我的命,跟我的哥哥沒有關係,應該吃我。

兩個兄弟就在那裡爭著要死,爭到最後,兄弟倆抱頭痛哭,盜賊在旁邊看了,很感動,立刻就把他們都放了。皇帝知道這件事兒之後,不急封了兄弟二人的官職,害怕他們以德行感化強盜的善舉,昭示於天下,讓全國的百姓,效仿學習。

孩子這種心理要不得,不要養成習氣,不然會害了他

老師接著跟孩子說,趙孝趙理,都可以為兄弟而捨去,我們能不能因為一個水果就跟兄弟起衝突呢?我們講話不要太直接,點到為止,這樣才能更好的啟發孩子的善心。

一個懂得分享的人,自然能為別人著想,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為人處世大度,就能建立很好的人際關係。這樣發自真誠心的去付出,孩子的福報,就不斷的在增長,他的人生也會越走越順暢。

培根說過,“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就應當努力,求得好的習慣。”


孩子這種心理要不得,不要養成習氣,不然會害了他

習慣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習慣,這是一定的,這個我們叫做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起始的習慣,所以教育一定要勝於始。孩子一開始犯錯誤的時候,家長就要立刻給予導正,絕對不能讓孩子覺得用情緒就可以威脅長輩,只要哭鬧耍脾氣,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現在的家庭,幾個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的情形不在少數,時間久了,孩子自然而然就養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在孩子小的時候,跟爺爺奶奶還有爸爸媽媽一起吃飯,爸爸媽媽第一口菜,幾乎都是先給孩子吃;爺爺奶奶也很心疼孫子,同樣把好吃的往孩子碗裡送,所以小皇帝小公主越來越多了。

孩子這種心理要不得,不要養成習氣,不然會害了他

大學講,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做事情的先後順序錯了,為人子之道就錯了,為人父母之道也錯。夾菜加錯了,孩子的孝道就建立不起來,因此做事的先後順序特別重要。


孩子這種心理要不得,不要養成習氣,不然會害了他

當父母做出來的是孝,是德行,孩子看到內心會很歡喜,進而就會模仿。若是我們在餐桌上,第一口好吃的都是給自己的父母夾,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模仿我們,把最好吃的用來孝敬自己的長輩。

人要有智慧,才能懂得做事的先後順序,輕重緩急,所以做人要認真學習聖賢教誨,才能增長智慧。我們把根源找到了,就要教育孩子孝順長者,對長者要有禮敬的態度,時時刻刻為長者著想,他就不會自私,會主動去分享,去照顧別人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