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養”還是“散養”:學校管理如何激發教師工作的創造性?

前一段時間,北京市昌平區城關小學"火了一把",該校校長柏繼明提出減負新口號:老師要"散養"——教職工上班不打卡、不簽到;教師不必天天寫教案,每學期只上交兩份自己認為滿意的書寫教案即可。

這樣的新聞引發了我對目前中小學管理模式的思考:學校管理尤其是對教師的管理到底應該怎麼去做?怎樣做才能真正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和自覺性?

“籠養”還是“散養”:學校管理如何激發教師工作的創造性?

楊永厚(中小學正高級教師、陝西省特級教師)

眾所周知,學校管理面臨兩種思維或模式:"籠養"和"散養",前者主要強調剛性制度,後者依賴人的自覺。那麼,到底哪種更好呢?任何事物事情若從不同角度分析,都有利害兩面性。站在校長角度來說,一般喜歡用嚴格的制度和紀律去管理教師,這樣可以避免因個別人的自由散慢而影響集體;同時,這樣做也有利於學校管理。從教師的角度來講,絕大多數教師本身就是自覺的、守紀的,所以有無制度對他們都沒有影響,只是一少部分教師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為這些"條條框框"成了"精神桎梏",限制了專業技術人員的成長。

筆者以為,由於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對教師管理採取"籠養"的方式是不符合實際的。這種管理模式不利於真正調動教師工作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因為教書育人重在用心,重在自覺——管住人,不一定就管住了心。而如果要採取"散養"模式,學校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校長要營造良好的氛圍,用文化引領教師,用情感溫暖教師;同時,教師要有較高的行為自覺和職業素養,視教書育人為終身事業,傾注愛心和汗水。

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提出,要健全教師管理制度,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則指出,校長要將教師作為學校改革發展寶貴的人力資源,尊重、信任、團結和賞識每一位教師;尊重教師職業特點和專業發展規律,注重激發教師發展的內在動力。這兩個《標準》為學校在新時代開展教師管理提供了依據。因此,在對教師的管理中,應結合學校實際,體現教師職業特性,遵循教育管理和教師專業發展關規律,在重視學校必要的、科學的制度建設的同時,更要注重以師為本、人文關懷和情感溫暖,使施行的教師管理制度既體現科學性,又能彰顯人文性、激勵性,積極探索一種"制度+人文"的新型教師管理模式。


“籠養”還是“散養”:學校管理如何激發教師工作的創造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