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还是“散养”:学校管理如何激发教师工作的创造性?

前一段时间,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火了一把",该校校长柏继明提出减负新口号:老师要"散养"——教职工上班不打卡、不签到;教师不必天天写教案,每学期只上交两份自己认为满意的书写教案即可。

这样的新闻引发了我对目前中小学管理模式的思考:学校管理尤其是对教师的管理到底应该怎么去做?怎样做才能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

“笼养”还是“散养”:学校管理如何激发教师工作的创造性?

杨永厚(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

众所周知,学校管理面临两种思维或模式:"笼养"和"散养",前者主要强调刚性制度,后者依赖人的自觉。那么,到底哪种更好呢?任何事物事情若从不同角度分析,都有利害两面性。站在校长角度来说,一般喜欢用严格的制度和纪律去管理教师,这样可以避免因个别人的自由散慢而影响集体;同时,这样做也有利于学校管理。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绝大多数教师本身就是自觉的、守纪的,所以有无制度对他们都没有影响,只是一少部分教师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些"条条框框"成了"精神桎梏",限制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

笔者以为,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对教师管理采取"笼养"的方式是不符合实际的。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真正调动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为教书育人重在用心,重在自觉——管住人,不一定就管住了心。而如果要采取"散养"模式,学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校长要营造良好的氛围,用文化引领教师,用情感温暖教师;同时,教师要有较高的行为自觉和职业素养,视教书育人为终身事业,倾注爱心和汗水。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提出,要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则指出,校长要将教师作为学校改革发展宝贵的人力资源,尊重、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尊重教师职业特点和专业发展规律,注重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两个《标准》为学校在新时代开展教师管理提供了依据。因此,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应结合学校实际,体现教师职业特性,遵循教育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关规律,在重视学校必要的、科学的制度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以师为本、人文关怀和情感温暖,使施行的教师管理制度既体现科学性,又能彰显人文性、激励性,积极探索一种"制度+人文"的新型教师管理模式。


“笼养”还是“散养”:学校管理如何激发教师工作的创造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