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散养”与“自养”


“圈养”、“散养”与“自养”


在和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其他学校的教育是“圈养”,而二中的教育是“散养”的说法,大家似乎是在褒奖二中的教育,觉得“散养”教育能够让孩子获得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我告诉他们,教育没那么简单,不是简单地“圈养”和“散养”能够概括准确的,严格意义上说,二中的教育既不是“圈养”也不是“散养”。那么二中的教育到底是什么?

人们常说的“圈养”,就是在学校严格规章约束的环境中,在学校统一的教育内容、统一的教育方式、统一的教学这种环境中,学生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事事处处体现着服从意识,结果就是在严格的管控中,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都没有任何张扬和展示的空间,学生只能生活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有一次,我到一个学校参加校庆,5000多人学校,课间操时所有的学生都在音乐的节拍中,踏着整齐的步伐从教室走到操场,然后做完操后又踏着音乐的节奏回到教室,很多人啧啧称赞,而我却感觉到了悲哀。让孩子只能按照成人所设定的规矩和要求去做事,把升学和分数作为唯一目标,学生每天的生活就是听课、作业、考试,活动空间就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这是典型的“圈养”。“圈养”教育,就是基于对于学生的不信任,以控制和约束为主要方式,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培养的孩子没有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不敢越雷池一步,中规中矩,喜欢服从。

所谓的“散养”,就是学校完全不约束和控制学生,放任孩子自己去生活,学校有学习的内容,也会有一些学生兴趣发展的机会和自发的课外活动、社团及其他校园生活。毫无疑问,这样的环境比较自由和宽松,学生有自由自在的活动机会和空间,有个性发展的机会。没有太多约束的自由环境,并且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可能是“散养”比较显著的特点,这也比较符合孩子的天性,更容易彰显每个孩子的自在的潜质。在许多成人眼中认为没有规矩的约束的“散养”,其实就是担心这种教育容易让孩子缺少规矩,缺少规则意识。虽然孩子可能具有一些自发的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但是总是因为容易放纵孩子而受到家长和社会的置疑。

其实青岛二中的教育既不是“圈养”,也不是“散养”,而是“自养”。“自养”就是学校提供资源和条件支持,进行引导和组织,在坚守教育底线的基础上,放手让每个孩子决策和设计自己的未来,寻找自己发展的方向,彰显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质,实现每个学生最充分最全面最独特的发展。“自养”是以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充分去经历,去探索,去面对挑战,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充分激活。“自养”以激发学生为基本追求,既是由外而内的激发,也是由内而外的激发,更是内外结合的激发。我认为“自养”教育应当具有以下特点和条件:

一是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人的生命最重要的就是尊严,尊严感是激发人非常重要的动力源泉。人既是自在的、自为的,也是自主的、自觉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客观存在。青岛二中的教育始终坚守一个前提,就是尊重学生。教育是关于人的事业,任何好的教育如果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心灵,那就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和设想。尊重学生不仅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创造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更要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有自我决策的条件,有自我实现的机会。教育只有理解了学生,才能实现自主发展。“圈养”没有给学生应有的尊重,因而学生只能是循规蹈矩地服从;“散养”缺失对于学生应有的关注,因而学生的发展处于“无序”状态,它也并不是真正的尊重。

二是给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引导。给学生发展应有的尊重,必须创造真正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因为每个学生生来并非是一张白纸,而是都有自己内在的发展潜质,具有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所说的“多元智能”。学生的潜质,并非自然而然地就彰显出来,只有通过一些必要的平台和机会才能引导和激发出来。这就要求教育不能只进行“散养”,而是要通过引导,让每个学生认识自己的发展潜质,进行潜质的最大激发,实现自己最好的发展。不仅如此,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提高学生个性发展的水平和层次,更需要学校创造开放的环境和平台,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业和应试的负担中解放出来,通过校本课程、社团创造、社会实践以及科技创新等,不断开阔视野,发现自我。“圈养”式教育完全没有给孩子任何机会,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去寻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散养”式教育,形式是放开的,但是却缺少引导和激发的平台和机会。

三是聚合资源,满足需要,实现最好发展。面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学校教育应当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实现学生的充分发展。聚合教育资源的能力,是时代教育中学校最重要的能力。学校应当根据学生各种潜能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高校资源、家长资源、社会的生涯规划资源、学生的研究资源、校内的教师资源等等,让各种资源成学生完善人格品质、提升视野境界、培养创新素养、实现个性发展最充分的支持者。

四是控制底线。“自养”的教育追求的并不是去简单地规范和约束学生,更不是扼杀学生的自由和创造力,而是要让学校变成为自由翱翔和快乐成长的空间,给孩子提供更加开阔和开放的发展环境,以真正解放学生。所以,二中的教育追求的是严格的管理与发展环境的统一、高效益的课堂与素质教育的统一、为了学生的明天和更为学生的今天的统一。由此决定了二中的教育始终是有效地控制底线,充分地开放空间,即控制好道德文明的底线、法纪的底线、健康的底线和安全的底线。学生的任何行为只要不越过四条学校的底线,任何教育行为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校就会全力支持并且提供最大的帮助,而不是用简单的制度与纪律加以限制,让学生缩手缩脚、无所适从。

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因而也只有从人出发,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潜质,发挥每个学生自我的内在动力,才能让教育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为每个学生的未来提供最好的支持。这也就是“自养”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