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去“溼氣”,有四種方法,適用情況各不相同

對於“溼”,中醫一貫以來都非常重視,因為“溼氣”有“溼邪入內,首先犯脾”的特點,所以歷代中醫針對“溼邪”歸納了“利溼、化溼、滲溼、燥溼”四種治法。看上去基本相同也就一字之差而已,但具體細節還是有點差別的。為了幫助大家瞭解“溼氣”,今天就大致介紹一下這四種祛溼的方法:

中醫去“溼氣”,有四種方法,適用情況各不相同

1、利溼

顧名思義,“利”就是通利的意思,所以“利溼”就是用通利的方法,把體內的溼氣去掉。中藥裡也有一類“淡滲利溼”的藥,如何區分滲溼和利溼,這個疑問放在“滲溼”一節中討論。比如“車前子、豬苓、澤瀉”這類中藥,都是可以“利溼”的。

什麼情況下適用“利溼”?一個大致的範圍就是有“小便不利”就更適用“利溼”。比如水溼停滯引起的全身浮腫,這種情況多數伴有相對的小便不利,此時在治法中加入“利溼”是非常不錯的方法。我們可以用“開閘放水”來形象地理解利溼。

中醫去“溼氣”,有四種方法,適用情況各不相同

2、滲溼

滲,就是滲透,比如小河小溪裡,儘管用砂石截斷水流,而砂石的下游依舊有水流動,這些水就是“滲”過去的。中醫的“滲溼”其實利用的就是這個道理,和“利溼”只是程度上的區別,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利溼”的力度更強大,也能看得見“水流”;“滲溼”的力度稍弱,相比之下就有一種“緩緩圖之”的感覺。

《素問·五常政大論》:“其氣滯,其用滲洩”。就是“滲溼”這個說法的起源。哪些情況會用到“滲溼”呢?因為“淡滲利溼”的藥多數伴有健脾的功用,比如茯苓、薏苡仁。所以,水溼內蓄伴有輕微的脾胃不健,似乎更適用這個方法。當然,水溼下注引起的下身瘙癢、溼疹等等,都可以“滲溼”。需要注意,甘淡滲溼的藥有時候會損傷脾胃,應避免長期大量使用。

中醫去“溼氣”,有四種方法,適用情況各不相同

3、燥溼

這個名詞很好理解,土地溼潤過頭了,就會成為泥濘,這時候咋辦?以前最簡單的處理就是撒煤灰,爛泥路撒上煤灰,不出半會馬上就改善了。“燥溼”去溼氣也同理,不過使用的藥物大多都是“苦溫燥溼”的藥比如白朮、蒼朮、苦參等等,也有黃連黃柏這類苦寒燥溼的。

哪些情況會用到“燥溼”呢?外界有“爛泥路”,人體有“拉肚子”。尤其夏季貪涼冷飲,空調冷氣衝著肚子吹,然後就使勁拉肚子,還有種拉不完的感覺(裡急後重),甚至大便裡還有“果凍”,這時候就得用燥溼的方法了。而“苦溫燥溼”或者“苦寒燥溼”的藥,這時候就相當於去溼氣的“煤灰”。

中醫去“溼氣”,有四種方法,適用情況各不相同

4、化溼

中醫理論,有很深的“道”學影子,所謂“大道無形”,用在這個“化溼”上就特別合適。因為“溼氣”對人體而言,在沒有形成水腫或者大便拉稀之前,幾乎就是無形的,只能感覺到有溼氣,卻看不見摸不著。化溼的治法也正是追究其源,你溼氣無形是吧,那我就把你消化在無形之中,這就是化溼。

化溼的中藥,多屬於“芳香化溼”,也就是說有很濃烈的香氣。比如藿香、佩蘭、砂仁都屬於這類。常用於吃飯不香,飯後腹脹很不舒服。會有口渴卻不想喝水,個別人還有呃逆嘔吐,就是吃進去的食物往上湧的意思。這類人大便一般也會比較稀溏,飲水後較長時間還會有“水在肚子裡晃盪”的感覺。

中醫去“溼氣”,有四種方法,適用情況各不相同

這就是溼氣在脾胃,也就是“溼阻中焦”。溼在脾胃,就導致脾胃的運化功能受到影響,不思飲食,即使吃進去也不易消化,喝進去的水也不能很好地吸收輸布,這種中焦脾胃溼盛引起的“水溼”就適合“化溼”的方法了。

總的來說,滲溼和利溼差不多,只是程度上的差異,燥溼和化溼比較接近,如果把燥溼比喻成“烤衣服”,那化溼最多也就是“自然晾乾”。以上就是中醫祛溼的四種治法介紹,希望能幫助中醫愛好者增加理解,如果您還有其它更好的經驗心得,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