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機器人做手術放心嗎?

讓機器人做手術放心嗎?

經常聽說機器人手術,老百姓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哇,機器人做手術,那外科醫生幹嘛呢?把手術交給機器人做,能放心嗎?

其實,所謂的機器人手術,是外科醫生通過機器人系統完成手術,說到底,機器人只是工具,完成手術的還是外科醫生。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機器人手術系統。

機器人手術系統起源於美國,目前已有國產品牌研發成功。最有名的機器人手術系統是達芬奇機器人,由三部分組成:外科醫生控制檯、床旁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簡單地說,達芬奇機器人就是更高級的腔鏡系統。

讓機器人做手術放心嗎?

機器人手術系統三大部分

機器人手術過程中,和傳統手術的畫面不太一樣。主刀醫生不需進入手術檯旁的無菌區域,而是靜靜坐在房間角落頭的外科醫生控制檯旁。主刀醫生不用清潔洗手,也不用穿無菌手術衣,不用戴無菌手套,通過一個三維高清內窺鏡成像系統觀察手術野的情況,使用雙手(通過操作兩個主控制器)及腳(通過腳踏板)來控制器械操作,手術器械尖端與外科醫生的雙手同步運動,這樣的系統還可以通過遠程操控完成手術,是不是很神奇啊?。

助手在手術檯旁,完成皮膚切口、機械臂安放、手術過程中更換手術器械、完成機械切割縫合等工作,協助主刀醫生完成手術。可以這麼理解,在一臺機器人手術中,助手就是主刀和機器人之間的聯絡人。

讓機器人做手術放心嗎?

機器人手術示意圖

目前的機器人手術已經成熟應用到心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及婦產科等領域,幾乎所有腔鏡微創手術都可以通過機器人系統完成,手術過程需要用到的切割縫合器等耗材與傳統腔鏡手術是一樣的。

那麼,機器人手術有何優缺點呢?

外科手術機器人的內窺鏡為高分辨率三維(3D)鏡頭,對手術視野具有10倍以上的放大倍數,能為主刀醫生帶來患者體腔內三維立體高清影像,使主刀醫生較普通腔鏡手術更能把握操作距離,更能辨認解剖結構,提升了手術精確度。同時,機器人系統的“內腕”能360°轉動,減少手部顫動,操作穩定,能夠在有限狹窄空間工作,使術者在輕鬆環境工作,最大程度降低主刀醫生的手術疲勞感。

讓機器人做手術放心嗎?

機器人手術主刀醫生

換句話說,機器人系統使外科醫生的眼睛看得更清楚、手頭功夫更全面、手術更輕鬆、效果更滿意。機器人手術是令人放心的!

機器人手術的缺點在哪呢?

目前最大的缺點還是在於全套設備費用昂貴、單次開機使用費用較高(各地醫院不同,一般每次總費用需增加3~4萬人民幣),不能普及應用。

讓機器人做手術放心嗎?

機器人手術機械臂

最近,已有最新一代單孔機器人系統在美國FDA獲批通過,這意味著通過一個小孔完成複雜手術變得更加輕鬆可行,“螺螄殼裡做道場”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