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移動支付巨頭誕生,背靠年收4300億的大山,已獲得央行審批

又一個移動支付巨頭誕生,背靠年收4300億的大山,已獲得央行審批

說起移動支付我們不得不提的就是互聯網了,因為移動支付是在互聯網的浪潮下產生的結晶,這幾年互聯網發展迅速,在互聯網的帶動下萌生了很多產業比如電子商務、社交通訊、智能手機等等。一些赫赫有名的企業家也是因為互聯網起家的,不少人讚歎他們改變了時代,像馬化騰改變了我們現在的社交方式,如果沒有馬化騰你可能還在發著一毛錢的短信。馬雲改變了我們的消費習慣,馬雲當年掀起電子商務的浪潮,改變了我們的消費習慣,如果沒有馬雲你可能還在滿大街的掃貨。我想不光是他們改變了我們也是互聯網改變了他們。最近今年兩家巨頭都在同一領域下注,移動支付是電子商務滋養出來的產業,說到移動支付可以說現在是最高效便捷的支付方式,也衝擊了現金的交易,現在我們出門都可以不用帶現金,只需要在一部智能手機上下載一個第三方支付就可以了,像平時的日常需求都可以用手機來支付。說到移動支付行業很多人都會想到支付寶、微信。這兩家巨頭是市場的最受歡迎的方式,但是市場絕不允許被壟斷,中國銀聯來了,推出雲閃付來攪亂市場格局。聽說雲閃付今年拿出20億來吸引流量。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其實還有一家巨頭行業早已進入移動支付,目前已經獲得央行審批了。

又一個移動支付巨頭誕生,背靠年收4300億的大山,已獲得央行審批

這家機構比微信還早上線的支付產品,背後有中國電信撐腰。到底是何方神聖呢?可能有的小夥伴也使用過,這個平臺叫做翼支付。翼支付是中國電影旗下的子公司,是在2011年單獨成立的移動支付板塊的。我們都對中國電信十分熟悉,中國電信作為中國三大運營商人人皆知,我們都十分喜歡用電信的寬帶。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中國電信發現電子商務熱潮正在撲面而來,我們知道電子商務需要支付軟件,電信也照著支付寶的樣子做出了翼支付。由於自身原因沒有趕上移動支付市場的快車,最後導致只能被支付寶、微信搶佔了先機。但是最近翼支付動作頻頻,1月14日,中國電信翼支付宣佈,其A輪引戰增資結果正式獲得央行審批通過。據翼支付相關負責人透露,A輪引入前海母基金、中信建投、東興證券和中廣核資本等四家戰略投資人,正式邁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關鍵一步。看來翼支付也正在瞄準移動支付這塊肥肉,要說移動支付市場有多大,根據調查機構顯示預計2019年用戶規模有望達7.07億人。

又一個移動支付巨頭誕生,背靠年收4300億的大山,已獲得央行審批

數據還顯示2018年二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超39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支付寶與微信分別以53.62%、38.18%的市場份額位居首位和第二位。其他的第三方機構只能在夾縫中生存,儘管在蛋糕越來越小的情況下,翼支付還是選擇了埋頭苦幹,目前翼支付已經以超過5億的用戶量躋身國內第三大個人支付平臺。已經覆蓋到全國接近400個主要城市,月活用戶數超過4000萬,累計發展1000萬商戶。翼支付已經“覺醒”,正加大資源搶佔移動支付市場,背靠中國電信這座大山,翼支付能否突圍成功呢?

又一個移動支付巨頭誕生,背靠年收4300億的大山,已獲得央行審批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電信年收入規模超過4300億元人民幣,在世界五百強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但是中國電信選擇了一個不是自身擅長的業務,到底會不會改變現在的格局呢?小編認為不太可能,因為支付寶和微信移動支付行業裡越來越完善了,而且像翼支付這種只是單純的第三方業務肯定是不行的,翼支付和雲閃付十分類似,但是微信和支付寶都是和相對的業務掛鉤的,翼支付突圍特別的難。廣大網友有什麼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