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現大額回購 招商蛇口擬逾20億回購股份

證券時報記者 張楊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A股公司股份回購規模(含擬回購)創歷史新高。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年,A股超過400家公司發佈股份回購案,涉及金額總計超過450億元。

隨著回購制度的不斷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熱情不減,未來股份回購行為將逐步常態化。

招商蛇口大手筆回購

1月16日晚間,招商蛇口(001979)公告稱,公司擬不低於20億元、不超過40億元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回購股份的價格不超過23.12元/股。若全額回購且按回購總金額上限和回購股份價格上限測算,預計回購股份數量為1.73億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2.19%。本次回購股份的資金中,公司自有資金的比例不低於20%,其餘資金來源於銀行貸款等其他合法資金。

公司表示,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政府和監管部門的政策導向,提升股東回報水平,增強投資者信心,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公司擬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

本次回購股份用途包括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債券,其中回購股份的50%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股份的50%用於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

截至2018年9月30日(未經審計),公司負債賬面價值合計約3236.99億元,佔總資產的比率約77.17%;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及應付債券賬面價值合計約965.91億元,佔總資產的比率約23.03%;貨幣資金賬面價值約511.11億元。本次實施回購不會對公司的財務風險水平產生重大影響。

大額回購頻現

事實上,由於市場波動明顯,為維護二級市場的穩定,去年一年A股市場股份回購浪潮不斷湧現,上市公司大額回購事件並不鮮見。

如2018年9月6日,陝西煤業(601225)公告稱,公司擬回購上限不超過50億。2018年10月22日,蘭州民百(600738)公告稱,公司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上市公司股份不超過5億。2018年10月23日,美年健康(002044)公告稱,收到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天億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提議公司通過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回購價格不超過17元/股,回購總金額不低於3億元,不超過5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10月底,2018年來滬深兩市共有8家上市公司完成了超過5億的大額回購。其中,美的集團(000333)、永輝超市(601933)、均勝電子(600699)2018年已經完成回購超過10億。

而在2018年10月26日回購新規落地至年末,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熱情更加高漲。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個月共有超過150家上市公司發佈股份回購預案。以回購金額下限來看,預計回購總額超過200億元(剔除未公佈回購下限的公司)。

回購新規發佈以來,披露股份回購董事會預案的上市公司中,74家公司的擬回購金額下限超億元,佔比近半,其中10家公司擬回購資金上限超過10億元,如恆力股份擬斥資10億元至20億元回購。此外,雲南白藥、海瀾之家、新希望、首航節能等擬回購金額不低於5億元。

從回購目的來看,絕大部分公司稱,因當前公司股價未能正確體現公司的實際價值和經營業績,看好未來發展而回購,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計劃等。

回購政策不斷落地

2018年10月26日,證監會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修法建議,就《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從修改內容來看,修改法律擴大了回購情形的範圍,簡化了回購的決策程序,增加了庫存股制度,有利於提升上市公司進行回購的積極性。

證監會主席劉士餘隨後表示,儘快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相關修法草案已經按照立法程序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證監會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工作,高效率支持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依法合規回購股份。

監管層面,關於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相關規定也進一步落實。

今年1月11日,深交所修訂發佈《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和《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業務相關公告格式》。深交所發言人表示,回購制度修訂,賦予上市公司更多自主權,使公司在維護公司價值、保障股東權益、推行長效激勵機制等方面有了更便捷、更市場化的選擇,有利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優化投資者回報機制,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