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之後留下數億爛賬,最後是怎麼處理的?

Serena丶Du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政府戰敗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列強慢慢開始瓜分中國的行動。尤其實慈禧太后自取滅亡,向十一國宣戰,導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清政府又與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此條約要求中國賠償四億五千萬兩白銀,也就是一箇中國人賠償一兩銀子。



1912年宣統皇帝宣佈退位,標誌清朝覆滅。清朝雖然滅亡,但是數億賠償款並沒有被廢除。孫中山為了讓列強承認中華民國的合法地位,竟然打算繼續向列強付賠款,南京國民政府從1912年到蔣介石敗逃臺灣的1949年,總共賠款6億兩白銀左右。新中國成立,不承認與列強簽訂的任何不平等條約。


這裡最值得一提便是北洋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的《西原借款》,段祺瑞前前後後總共從日本借款1.45億日元,摺合白銀大約在一億兩,但是這筆欠款直到抗日戰爭爆發,中國也沒有歸還日本。

因為段祺瑞主要以東北權益為抵押,而東北王張作霖又是個硬骨頭,一直找各種理由拖日本。張作霖一方面承認這些條款,一方面又是各種推辭,總之就是沒給日本人一點好處。


麥地傳奇


國際上沒有明文規定新朝要為前朝償還債務,清朝滅亡時,留下了數億的債務,民國成立後,孫中山為了獲得外國列強的支持,答應為前清償還債務。說實話,民國這時由於戰爭早已千瘡百孔,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繼續過著借款過日子,孫中山有鑑於此,他才決心搞實業救國,把黨務交給了宋教仁。



不論是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還是孫中山的南京政府,他們都離不開向洋人借款,一但不能及時償還,唯一辦法就是出賣國家主權,割地賠款開通商口岸,出賣土地,出賣鐵路和通信基本權利,這樣一來,列強就會逐漸控制中國,進而劃分和瓜分中國。

民國一直在償還債務,在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以來,中國止了對日賠償,儘管如此,中國已經共賠款白銀6.532億兩。



接下來蔣介石政府又向外國列強借了許多債,用於內戰。民國舊債沒還清又添新債。新中國成立後,對前朝所欠的債務一律不承認,毛主席有骨氣,不指望向外國人借債,中國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國家。外國列強氣的牙癢癢,但也無可奈何,畢竟在朝鮮戰爭中和17國聯軍真刀真槍的交過手,外國人不服不行。


秉燭讀春秋


作為社會人都知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說的就是一個人的信譽好,那麼他在社會上就會有種種便利。如果信譽敗壞,那麼他在社會上將處處碰壁。——一個人如此,國家也是這樣。


如今的馬來西亞換了個政府,就提出要中止中國、新加坡投資的幾個大項目,既然要中止,那就要按照合同賠償。如果馬來西亞宣佈一概不承認前任政府簽署的任何協議,那麼中國、新加坡就要虧大發了——但與此同時,馬來西亞的國家信譽就徹底完蛋了,以後不會有任何國家、任何個人敢在馬來西亞投資,也不敢有人和他做生意,即便有人願意做,也必須採取方式降低風險,比如要求預先支付資金,要求馬來西亞國家保險公司為此承保,要求以馬來西亞在國外的資產作為抵押等等。

新當選的馬哈蒂爾試圖否決前政府簽訂的中馬商務項目,涉及資金可能最高達1500億。


當年中國給委內瑞拉500億美元的貸款,假設委內瑞拉發生革命或者政變,新政府一概不承認國際貸款,會導致什麼後果?後果就是此後再沒人敢給委內瑞拉貸款,再沒人敢和委內瑞拉做生意。

如果委內瑞拉政府拒絕償還中國500億貸款,後果會怎麼樣?


同樣的道理,當初民國政府繼承了清王朝,併為世界各國所承認,那麼就只能擔負起清政府的留下的爛賬,不然就得做好被人報復的準備。

這種報復分為兩種,一種是經濟上的。民國政府,無論是北洋政府,還是後來的國民政府,因為軍閥割據,所以稅收一直難以保證,再加上戰爭所需,都非常依賴外國貸款,如果敢否認前清爛賬,那麼就要做好貸不到款子的準備。再說,前清的很多借款,都是以政府的名義向外國民間發放國家債券籌集的,那麼外國的法院就有權扣押中國政府的海外財產來賠償這些債主。

這是清政府通過外國銀行向國外普通民眾和商人發行的債券,如果突然之間變成了廢紙,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第二種是武力和外交上的,這一點不多說,民國政府肯定是受不了外交和武力壓力的。


當初新中國政府成立之後,否決了一切民國外債和不平等條約,結果如何?

結果首先就是各國長達幾十年不予承認、不建立外交關係,不發生貿易往來,也就是閉關鎖國。第二就是原來民國政府在海外的資產(客機、客輪、商務輪船、房產、海外存款)被當地政府扣押,以應對當地民眾發起的訴訟。一些民間訴訟、商務訴訟一直持續到中美建交時期——當時中國和美國互相扣押對方資產。美國凍結釦押了中國約8.05億美元的在美資產,中方則針鋒相對,扣押了美國公民在華約20億美元的資產。

到了中美建交前夕,中美才開始對這些資產進行商討。


武力和外交壓力是新中國政府不害怕的,因為新中國政府有這個底氣。更可況當時的新中國有蘇聯的大力支持,蘇聯給予中國大量貸款、援助,幫助中國度過了這個難關。



但民國政府既沒有新中國的底氣,也沒有超級大國的支持,更不敢得罪列強,只好老老實實承認了前清留下的爛賬。


象眼觀天下


毛主席說: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滿清政府留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清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世界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的歷史時期,滿清王朝卻固守封建迷信落後的體制,不願睜開眼睛看一看世界的發展和變化,不願通過改革而實現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從而滿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與世界列強差距越來越大。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一百年的屈辱歷史。



而伴隨著戰爭所帶來的戰爭賠款一直都透支著中國的財政和成為壓在中國百姓身上的負擔。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廢除了所有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真正的實現了推翻壓倒在中國農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即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壓迫!

中國民國北洋政府選擇繼承不平等條約

1912年,隨著辛亥革命的進一步發展和南方數省紛紛獨立,以及滿清政府最後賴以依靠的袁世凱與革命黨人舉行了和談。滿清政府在全國革命的槍炮聲中宣佈告別歷史舞臺。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在皇太后裕隆太后的監護下宣佈遜位!中國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正式的成為了歷史。一個以民主共和制為國體的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然而為了促成袁世凱同意民主共和制,同意將清王朝送進墳墓的前提是:南方革命黨人願意將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一職讓給袁世凱。這在南方革命黨與北洋軍閥袁世凱的和談代表協商時便已經確認。

隨後位於南京的孫中山先生宣佈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職。並且推薦北洋軍閥,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隨後在一場形式主義下的民主選舉中,袁世凱正式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

然而中國從一個封建王朝過渡到一個初步有了民主共和樣子的國家,這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的關注。而為了獲取西方列強國家承認中國所發生的這一切變化。為了使西方列強承認以袁世凱為總統的民主共和制的中華民國政府。袁世凱決定維持滿清政府與西方列強曾經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和維持西方列強在中國所擁有的種種特權。就這樣袁世凱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才得到了西方列強的認可和支持。



曾經滿清政府因戰爭失敗而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均被袁世凱繼承了下來。其中包括1901年,滿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中規定滿清政府要向西方列強11國賠償白銀共計4億5000萬兩。這筆戰爭賠款分39年進行,算上利息總共需要賠償西方11個國家共計9億8000萬兩。這筆賠款在滿清政府1912年宣佈退出歷史的舞臺時依然沒有賠償完。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依然存在不平等條約

隨後以袁世凱為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繼續向西方列強賠償戰爭賠款。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以勝利國的身份,結束了對一戰中戰敗國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賠款。隨後1917年,沙俄爆發了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蘇聯繼承了沙俄在華的利益,但是1924年,蘇聯宣佈放棄《辛丑條約》中的剩餘賠款。

其他幾個國家隨後也都開始選擇放棄,或者將賠款用於中國留學生的留學經費。而美國一直到1941年,為了促使中華民國能夠在亞洲戰場投入更大的兵力,來拖住日本的有生力量而宣佈放棄戰爭賠款。

值得一提的是,在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之後,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這期間中華民國雖說與日本之間劍拔駑張,日本的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但是中華民國依然中國外國銀行向日本進行著戰爭賠款。直到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的爆發,中華民國才徹底的撕毀了對日賠款條約。

而在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又向西方列強不斷的借款,同時國內的經濟秩序被嚴重的破壞。

新中國真正廢除所有戰爭賠款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毛主席一個戰略家的眼光制定了新中國的外交政策。其中就包括一條:“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這便就是要將百年來中國各個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全部廢除。中國再也不是那個在大海上架起幾門炮,派出幾條船便可以欺負的國家!中國這才真正的實現了與其他國家平等的外交關係。


珞珈山的貓


清朝走向滅亡,不得不提及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與走上行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一個想靠洋務運動最後一哆嗦成就一番事業的“大清帝國”,此時的清朝官場腐敗,思想守舊,派系林立不和,崇尚政治鬥爭。

日本要跨過資本主義邁向帝國主義,就必須進行對外擴張,而朝鮮半島則成了試金石。1894年日本進軍朝鮮,挑起戰爭,波及大清。因李鴻章的對日本判斷有誤,導致北洋水師在毫無準備之下,掉進了日本人的全套。結局就是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清朝武裝力量受到重創,自此,清朝在國際中的大哥位正式被初出茅廬的小弟所取代,地位一落千丈,任人宰割。

這時的《馬關條約》賠款兩億兩白銀,加上日本方面以成色不足,匯率下跌,贖回半島,利息等原因,總共賠了2.7億兩白銀,分六年還清,也就是1900年。

日本作為背後有“大哥”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不費吹灰之力就吃了頓肥肉,這讓背後飢渴難耐的大哥們很是眼饞,於是也想“抓住青春的小尾巴”,積極謀劃著,希望能找到機會“狠狠地幹他一炮”。

於是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為由,集結了五萬人馬進軍北京,燒殺搶掠,簽訂了《辛丑條約》,賠款四點五億兩,意為向中國四點五億人口收取每人一兩的“罰金”。

因當時賠付日本馬關條約已經導致國庫空虛,所以應對新增加的四點五億賠款,只能分39年賠付,算上利息總共九億多兩白銀。

直到1912年,清政府對外賠款數額已經達到十三億,而清政府每年收入只有八千萬兩,即便清政府撤掉皇宮,軍隊,朝臣俸祿等等一切開支,也得需要16年才能還清,這無疑是讓早已積困的清政府雪上加霜。

後來,孫中山先生為革命急需一些國際支持,故而對西方列強稱,只要列強支持革命,新政府願意承擔大清的賠款。列強也樂意如此,畢竟新政府會帶來新活力,錢賠的也就快一點。

自此賠款就落到了北洋政府和民國政府身上。而這次賠款的轉折點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期間,中國作為戰勝國,得到了一些債務豁免。

首先就是德國的9000萬兩和奧匈帝國的4000萬兩直接不用還,畢竟這二者是戰敗國。再有就是作為戰勝國的蘇聯,因為當時正值十月革命,蘇聯需要鄰居搭把手,所以主動免除了中國賠款1.3億,當然條件就是必要時候要幫蘇聯一把。

更早一些的就是美國,在1908年時美國退回了一些庚子賠款,原因是當時國民價值觀導致的輿論壓力過大,所以美國決定以“文教”的方式退回庚子賠款,意思就是錢可以還給你,但是你只能用來辦教育,而且還得盯著你辦。

既然有人牽頭,自然也有人駐足關注,加之各國對未來世界格局的形勢判斷下,英、法、日等國家也都退回部分賠款,同樣是支持文教。

日本早期時卻有過退款,而且是“實報實銷”,因為帶頭大哥都發話了,自己也不好意思掉隊,所以也象徵性的資助中國留學生,編著《四庫全書》。

與其他列強不同的就是,日本在換了領導人後方針有所轉變,退款的事閉口不提,反而一直在收取當年的賠款,用來侵華,這是為西方列強所不恥的。所以在中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西方列強又退回一些賠款用於支援亞洲戰場。


梁宇航


在清朝滅亡之後,清朝確實給民國留下了很大一筆的爛賬,而這筆爛賬的主要來源則是八國聯軍侵華時所留下的庚子賠款。


在1900年的時候,因為清朝本身權力鬥爭的緣故,導致慈禧太后在受到矇騙後向西方的列強們作死地宣了戰。

不過慈禧在當時雖然向西方列強們宣了戰,但是她還是保持著一絲理智的,她不敢徹底地得罪列強們,所以她就想到了一個借刀殺人的方法。

在慈禧太后的操控下,原本被牢牢阻隔在北京城外的義和團成員被放入了北京,然後進入北京的義和團就開始對身處在北京的洋人百姓們以及許多無辜的北京百姓們進行了大規模的殘殺。

雖然慈禧後來向西方列強人服了軟、求起了和,但是義和團的事情卻深深激怒了這些西方的國家。

他們對慈禧所做的小動作看得很清楚,所以在出了這檔子事情之後,他們就開始以此作為把柄,糾結大軍從天津登陸,然後進攻佔領了北京。

在八國聯軍佔領了北京之後,他們對義和團展開了大規模清剿,不過為了利益著想,他們卻沒有對清朝趕盡殺絕,他們後來把北京還給了慈禧,但是與此同時換來的代價卻是高達4億多兩白銀的庚子賠款。

清朝對列強們的賠款數額

八國聯軍時期留下的這筆賠款就是我們上面所說到的那筆爛賬。

清朝當時是沒有那麼多白銀賠給西方列強們的,那這筆賠款後來又是怎麼解決的呢?

其實這些錢並不是從清朝的國庫裡掏出來的,而是用清朝當時的各種海關關稅以及高昂的鹽稅當作抵押支付的。

也就是說這些賠款是清朝後來通過一筆筆的稅款賠給西方列強們的。

在當時他們簽訂了一個分期付款的協議,計劃通過39年的時間賠完這四億多兩白銀的本金。


而這39年時間中所產生的利息也非常之高昂,原本四億多兩的本金加上利息的話,清朝最終要給列強們賠付9億多兩的白銀。

這筆賠款是從八國聯軍之後的第二年開始賠償的,按照原本的賠償協議,清政府要一直到1939年才能把這些賠款全部賠完。

分別繼承了清朝爛賬的北洋軍閥和蔣介石

但是我們也清楚清朝在1912年的時候就已經滅亡在了歷史之中,那這些賠款後來是怎麼處理的呢?

這些賠款在民國成立之後,實際上大多數是由北洋軍閥們和蔣介石負責承擔起來的,他們成為了清朝遺留下來的債權人。

中華民國這個概念是孫中山提出來的、他也是民國的首位臨時大總統,但是孫中山開始時的實力非常弱小,他當時的實力與繼承了清朝大部分力量的袁世凱是根本無法相比的。


所以在袁世凱按照承諾逼迫清朝退位後,孫中山就把民國的總統大權交到了袁世凱手中。

於是接下來袁世凱以及眾多北洋軍閥們,就開始獲得了絕對正統的名義,成為了民國早期的中央政權。

作為民國早期中央政權的他們,在獲得其他軍閥們無法獲得的好處時,同時也被西方列強們視之為了清朝的繼承者,然後在他們不敢得罪西方列強的情況下,自然就乖乖向西方列強賠起了款。

在北洋軍閥統治了民國多年後,蔣介石和其他的國民軍閥們通過北伐戰爭擊潰了北洋軍閥,然後接下來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就成為了民國後期的中央政權。


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蔣介石就開始成為了庚子賠款的負責者,負責起了庚子賠款的賠付。

第一個退還賠款的是美國

不過我們也要清楚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些錢雖然後來北洋軍閥們和蔣介石一直按照協議賠償著,但是歷史中總共賠給西方列強門的賠款實際上只有5億多兩白銀。

原本的9億多兩白銀有4億多兩白銀後來是被列強們退還回來或者是直接不要的。

退還賠款的做法美國人是第一個實行的,清朝末年的時候,在清朝外交官發現美國當年庚子賠款中的一個數據漏洞後,經過商談,於是就出現了美國人退還庚子賠款的做法。

當然美國人退還庚子賠款可不是白白退還的,這些錢在他們的指定下,要被用在許多有用之處上。

比如清朝末年以及民國時期很多修建現代醫院、教堂、學校以及各種公共設施的錢都是來源於這些賠款的退還,清華大學和協和醫院就是由這些退還賠款的金錢修建而成的。



而在美國人退還賠款指定的眾多用途中,就包括了強制清政府和民國用這些退還賠款送留學生到美國留學的規定。

美國退還賠款的主要目的

而他們之所以會退還這些賠款,主要跟他們想在文化上侵略我們然後繼續謀取某些方面的利益有關。

因為他們退還的賠償金確實在當時起到了很積極作用的原因,所以他們收穫到了第一個想要的效果,那就是直接消除了很多來自於我們國內的敵意。

這為他們想在文化上滲透我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還有就是很多前往美國留學的學生,他們的存在就是美國人的第二個目的。

這些留學生都是我們國內沙裡淘金掏出來的精英,他們後來有一大部分人留在了美國,投入到美國的各種行業中推動起了美國的發展。

而另一些回到國內發展的留學生對美國人來說也有著他們自己的作用。

因為這些留學生後來影響力都很不一般以及他們本身受過美國教育對美國擁有好感的原因,所以在他們對美國的這種特殊態度下,就達到了美國人想在我們國內培養親美勢力的目的。

通過民國後來的許多事情證明,美國人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們確實達到了自己相關的目的。

日本是所有列強中唯一不做任何改變的國家

正因為看到了美國人這種想法的實現,所以後來的許多西方列強們也開始走向了退還賠款的道路,於是接下來很多的西方列強就陸續向我們退還起了賠款。

而這其中又有幾個列強是特殊的,其中德國和奧匈帝國因為是一戰戰敗國的原因,所以他們後來是直接不要這筆賠款的。

俄國雖然沒有退還賠款,但是他們的繼任者蘇聯在和孫中山展開了合作後,因為需要達成某些目的的原因,也直接撤除了這些賠款。

而剩下唯一一個不做任何改變的國家就只剩下了日本。

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繼續給日本陪著款。

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在前幾個月時間中繼續給日本賠著款,不過在過了幾個月後,因為蔣介石不想再繼續資助日本人進行侵華戰爭,所以他就想到了另一個賠款的方法。


那就是把這些賠給日本人的錢全部匯到歐洲的銀行中,打算等到什麼時候中日戰爭的結束,再通過這些歐洲銀行的手把這些錢交給日本人,這樣既避免了資助敵人,也維護了他蔣介石在國際中的名聲。

所以說這就是清朝爛賬的最終處理方法,這些爛賬後來全部由民國的中央政權給承擔了。


孤客生


慈禧太后一怒之下向西方列強發出挑戰書,西方列強給足了慈禧面子,帶著船堅炮利來到中國,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紫禁城,,慈禧西逃,1901年9月大清與11個國家簽訂了《辛丑條約》,總共需要賠償4.5億兩白銀,共計利息9.8億,分39年還清,這就是大清留下來的爛攤子——“庚子賠款”。

這是清政府賠償俄、德、法、英、美、日、意、奧八國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國"的軍費,這筆超額賠款在當時按人口算下來,幾乎每人都需要大概一兩銀子,可實際上百姓不會出,也沒有銀子,那麼這筆鉅款最後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美、英、法、俄、意、比、荷)紛紛退還庚子賠款

由於這筆賠款金額太過龐大,1904年,當時有個駐美公使,叫梁誠,他在一次和美國國務卿海約翰談判是用黃金還是白銀付款時,隱約聽見了海約翰的一句話“庚子賠款實在太多!”梁誠利用這一點,一直在爭取減少賠款,說當時簽訂的賠款項有很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1906年,美國伊利諾大學校長愛德蒙·詹姆士向總統羅斯福說了一件事,那就是想要美國政府必須想辦法讓中國學生前來美國留學,據調查,偌大的中國在美留學生竟然還不如其他小國家。同年就有人建議羅斯福用庚子賠款來支持中國知識分子前往美國留學。

所以美國人用庚子賠款來要求中國人,必須每年送一百個留學生到美國,這些退款也用來在中國舉辦學校,支持中國文化教育事業。

之後的英、法、俄、意、比、荷等國家也競相效仿,用庚子賠款辦起了大、中、小學,甚至幼兒園。

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

宣佈對德停止賠款

一戰爆發後,英、法、俄要求中國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中國藉此機會要求延緩庚子賠款十年,日本、意大利、俄國等國家也表示同意。1917年開始停付庚子賠款,1919年德國凡爾賽和約宣佈德國的賠款即日終止。

宣佈對奧匈帝國停止賠款

奧匈帝國解體成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國的賠款也分別於1919年和1920年停止賠款。

俄國放棄庚子賠款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中國開始停付,1920年蘇俄取消內外國債,1924年蘇俄放棄賠款。

日本

要麼說是世仇,各國都紛紛放棄賠款,唯獨日本一直堅持索要,直到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都還在賠付庚子款給日本,據庚子賠款的記載,日本的退款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團體申請到了這項補助,只有少部分用來支持日本留學生,還有一小部分用來建立學術研究機構和中日文化交流。

直到1937年9月,國民政府宣佈不再向日本賠付庚子款,後來因為英美日等國在中國的利益尖銳化,中國也無力償還庚子款,也就是說從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留下這個數億兩的爛攤子,到1938年才徹底結束賠款,至此中國賠償的庚子款已經有6.532億兩。


羽評郡主


關於一個國家改朝換代之後 如何處理前任政府留下來的債務?大多數國家會選擇乖乖還。比如說德國在前幾年才還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賠款。對沒錯,一戰的不是二戰,二戰的,還早著呢。

再比如說,在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政府依舊在為甲午中日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日方賠款頭疼。就是打起來了,都照樣得還。

另一種嘛,那就是賴掉,很少有國家選擇這種情況,因為這,就代表著你和國際社會的徹底決裂。比如說蘇聯以及我國的革命政府建立以來,都是不承認之前政府的一切戰爭債務以及戰爭賠償。全力發展本國經濟。(賴掉債務是柄雙刃劍。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體諒,讓你自己能夠維持生存的話,那無異於自殺。)

並且其他國家為了讓自己的錢能撈回來,很有可能再發動一場戰爭。...所以說想賴賬都得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本錢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清朝從乾隆皇帝當政的後期開始就慢慢的在走下坡路了,等到乾隆撒手而去之時國庫都已經虧空的差不多了,而且在乾隆時期還進行了最要命的閉關鎖國政策,只開放廣州一口,就僅僅這一個關口還受到了十三行的壟斷,原本在雍正的良苦用心下已經幫助乾隆打好了基礎,而上位後的乾隆雖然在初期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但是因為閉關鎖國,沒有及時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就導致清朝越來越落後了。



但是那時候還出了一個富可敵國的大貪官和珅,可想而知,已經腐敗到了什麼地步。1799年,乾隆離開,當了三年假皇帝的嘉慶終於拿到了實權,但是那時候的國家已經不再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國家,貪汙腐敗,等等嚴重的問題,拿到實權後的嘉慶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和珅給辦了,雖然嘉慶上任之後態度很堅決,但是縱觀其一生,非但沒有徹底改變當初的貪汙腐敗,因為他的手段有限,反而讓事情變得更加嚴重了,甚至還衍生出了其他的社會問題。



嘉慶沒有力挽狂瀾,到了道光也是如出一轍,甚至還不如嘉慶,道光雖然勤儉節約,但是資質平平的他也改變不了現實的趨勢,之後幾個都是傀儡皇帝了,因為後來的慈禧掌政之後,整個大清朝就成了她家,每次打不贏了就是賠款割地,可謂是是出手大方!加上平時過著神仙一樣的生活,就是了死了還要把這個滿目蒼夷的大清國折騰一番,死後的陪葬品還有人力物力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這麼腐敗的清朝欠下了很多的爛賬,道光時期的《南京條約》,賠款割地開放港口。後來因為英法聯軍的入侵,還把圓明園給燒了,搶奪一番之後,還要清政府賠償他們在入侵過程中消耗的子彈大炮的軍事費用,但是那時候的清政府實在是沒有錢了,於是洋人就跑去搞了個海關總稅司,你還錢還不起沒事,我直接撈你的稅不就行了,經過幾年時間倒是還清了。



但是還有甲午戰爭戰敗賠款、《馬關條約》賠款、《辛丑條約》賠款等等都是數額巨大的,其中只有《辛丑條約》因為分期的原因,沒有還清,除了這些明面上的硬帳,就是那些當年給洋人的權益了,這才是幾輩子都還不清的,最後這些爛賬的解決辦法第一就是不承認,第二就是用槍桿子說話,你不服就直接打,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實力也逐漸恢復,這些列強都紛紛退出了中國,不在有任何的奢望。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清政府留給了北洋政府一個疆域還算遼闊的國土的同時,還留給了他們一個需要每年支付四百萬兩銀子的不廢尊號的小皇帝,以及一系列割地賠銀的“不平等條約”。

為了獲取國際世界的承認,避免不必要的紛爭,北洋政府認領了這一切。

但北洋政府為了廢除這些不平等條約,也進行了切實的努力,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寶貴的機會,先後成功收回了郵政主權、海事主權和部分領事裁判權與租界。

對於清政府留下的財政包袱,最大的就是當年與八國聯軍背後的各國政府簽訂的《辛丑條約》,這種賠付義務,北洋政府也必須遵行下去。

就像一個大家子的家長死了,兩個兒子爭房子爭地,一定是向外界宣佈他繼承財產的同時,也會償還親鄰的債務,這樣才會獲得親友的支持。反之,那個不肯承認的一定會被親友唾罵、威脅。從當年的形勢上看來,不管是情願還是非情願,北洋與民黨這兩個子嗣表面都還是爭著承認這些既成事實的,哪怕先搶來正統再說呢不是?

當然,對外必須妥協,對內嘛。。。小皇帝很快被趕出了紫禁城,優撫待遇生變。

《辛丑條約》裡規定的賠款是四億兩白銀,但由於簽訂的是長達三十九年期的賠付合同,加上利息,實際上本息相加是9億8千萬兩。

由於當年清政府是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抵押,這些稅收多半是掌握在外國人的手中進行管理,所以不管龍椅誰坐,國際上只管踏實收錢,再窮不能窮賠款,再苦不能苦“

友邦”,自1912年清帝遜位後,這項賠款義務一直北洋政府履行的不錯。

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成功,江山易統,國民政府仍然履行這項義務。

為什麼國民政府也一直認賬?

一是在清末到北洋政府統治期間,各國對待庚子賠款的態度有了明顯變化,美國率先表態,已收的半數退還,未收的屆時全額返還,這筆錢用來襄助中國的教育文化事業。在美國的帶動下,除了日本,其他國家都積極響應,英、法、意、比、荷等國家都宣佈了各自的退款方式。

這其中,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庚子賠款被北洋政府已於一戰期間宣佈停付,俄國革命後,新生的蘇俄政府也已經宣佈放棄。

唯獨日本,卻提出了與中方合作辦學、辦醫療機構等繁複、不透明也缺乏操作性的退還方案,總之分文現金沒有退還。

以上這些交涉談判的過程大部分發生在北洋政府時期,國民政府上臺接盤後,鑑於這種狀況,也不可能發飆撕毀從《辛丑條約》到北洋政府與列強簽訂的這一系列“相對友好的”返還條約。更何況國民政府也面臨著國際地位問題,一樣需要國際世界的承認,只有這樣才能融入國際世界,而不是被聯合打壓。

不管怎樣,對清朝簽訂的那些不平等條約,國民政府也進行了各種談判各種爭取,結果是,除了跟沙俄簽訂的那些涉及土地割讓的條約實在沒法逼迫人家吐出來,其他諸如領事裁判權、租界這些,基本做到全部收。香港這個小尾巴在抗戰期間也差點被國民政府揪住,可惜戰爭風雲再起,錯失良機。

回頭再來說《庚子賠款》的釘子戶日本的賠付過程。

1917年底日本在北洋政府據理力爭和國際壓力下,同意中國庚款暫緩支付5年。五年過後,從1923年到全面抗戰爆發的1937年,一共十四年的時間內,賠款數額基本照付(達到了99%),所謂返還數額用在中國人的部分核實僅佔19%。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對涉日賠款也進退兩難,不付吧,兩國別看在戰場上已經開火,但根本沒有宣戰,沒有斷交;再加上對未來戰爭形勢如何演變還沒有一致意見和前景,全面戰爭並非唯一答案;當時還有一種擔心是沿海的海關機構都在日軍兵峰炮火覆蓋之下,萬一生變,損失太大。

直到戰爭不斷激化深化,1937年9月,國民政府才下令財政部停止支付對日庚款,也就是說,實際支付是到了1937年八月底,此時已經距離七七過去近兩個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