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中的滕王是誰?能不能介紹一下他的生平?

司馬長史


初唐才子王勃的一首《滕王閣序》流傳千古,李元嬰便是滕王閣的修造者。李元嬰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二子,貞觀十三年被兄長李世民封為滕王。

作為帝子,李元嬰一生的行為是紈絝子弟的最好詮釋。

貞觀十三年李元嬰受封為滕王,食祿在山東滕縣。他初到山東封邑時,驕奢淫逸,大興土木修造亭臺行宮,在當地百姓眼中就是一個無法無天的二世祖。唐太宗很縱容他由他胡鬧,但到了唐高宗時李治實在受不了這位皇叔的行為了。

因為李元嬰實在不像話。

“不遵軌轍,逾越典章”,他常糾集手下觀賞舞樂雜技,無視城禁制度,夜裡城門不關以方便自己隨時出入。他經常下基層“巡省百姓”,不過他的“巡省百姓”不是去體察民情而是帶人到處徵借獵狗和禽網來打獵遊玩。更是在農忙時節,拿著彈弓肆意射打農民,以觀看農人四散躲避逃跑為樂。他還不顧皇家帝子身份,與府中的倡優賤隸一起摔跤搏鬥,且縱容奴僕戲侮前來辦事的官員。他甚至在唐太宗喪期中,不知法度繼續以歌舞為樂。

唐高宗李治下旨嚴厲指出他的罪行,希望他能改正,但他仍我行我素。實在沒辦法唐高宗將他趕到蘇州當刺史,不久又趕到更偏遠的南昌任都督。從山東到蘇州再到南昌,他一路走來沒有忘記把歌舞樂伎帶著。到了南昌之後他終日在府中飲酒作樂,後來更是臨江修建了舉世聞名的滕王閣,專供他玩樂。

不僅如此,在南昌他還經常強搶下屬妻子,有一次遇到一個下屬妻子寧死不從,被她用鞋打破了臉,弄得狼狽不堪。此舉大傷皇家顏面,被唐高宗治罪貶斥滁州,不過他仍不知收斂。

李元嬰上述的這些行為,完全就是一幅“惡少”的形象,仗著皇子身份為非作歹,作奸犯科。

在正常人的眼中,李元嬰絕對是一個混蛋,他的行徑是催命符,恨不得他早死。

但在帝王眼中,李元嬰只不過是一個毫無威脅的無能之輩,他的行徑卻是保命符了。

真正的催命符不是他的行為,而是他帝子的身份。身為帝子,卻行為放蕩煩擾百姓,這行為反倒是保命符了。

看看李唐宗室那些王爺的下場,你就知道滕王李元嬰是多麼走運了。

唐太宗的十四個兒子中,三個早夭,第九子李治繼位,剩餘十個兒子中有九個死於非命,只有第十三子趙王李福因庸碌善終。

而唐高祖的二十二個兒子中,五個早死六個病死,除了二哥李世民,只有他一人得以善終。

到武則天時期,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兒子很多被以謀反罪殺害,而一生品行不端,違法亂紀的滕王李元嬰卻被武則天加開府儀同三司兼梁州都督,他不但沒有被打擊迫害而且被升官重用。壽終正寢後被贈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獻陵。

李元嬰是真的品性敗壞,還是有意如此?恐怕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唐高祖和唐太宗的皇子中不乏有像李元嬰一樣行為頑劣,放蕩不羈的,但只有他一人沒有被牽連進謀反大案,可見他放蕩的背後透著智慧。

從李元嬰的兄長和侄子的下場來看,李元嬰無疑是最幸運的,至少沒有死於非命和禍及子孫。


微史春秋


滕王閣序中的滕王,是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的弟弟。

滕王李元嬰,是李淵第二十二個兒子,李淵最小的兒子。李元嬰生於貞觀四年,當時李淵已經被李世民在玄武門之後逼迫退位四年。李元嬰的年紀,比李世民的多數子女都還小。


(滕王李元嬰)

唐朝初年,皇子成年後一般會出任州刺史。接任不了皇位的皇子,一生的主要職業經歷就是做幾個地方的州刺史。李元嬰的人生軌跡也如此。

李元嬰年齡大點後被封為滕王,封地在山東滕州。李元嬰驕縱不法在滕州民憤很大,被唐高宗李治調任過蘇州,擔任蘇州刺史,後來又轉任洪州都督。洪州就是現在的江西南昌,滕王閣就是李元嬰在洪州都督任上修建的。

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就是為滕王李元嬰在南昌修建的滕王閣所做。

在當時的唐朝王爺中,李元嬰是名聲很差的一個。李元嬰貪財好色還經常大興土木,給當地人民造成很大復旦。除了南昌,李元嬰任職過的其它地方,也大興土木修建亭臺樓閣。李元嬰後來擔任隆州(今四川閬中)刺史,在嘉陵江邊修建了規模很大的行宮,被稱為閬中滕王閣。李元嬰最初的封地滕州,自然也有規模很大的修建。

李元嬰非常好色,妻妾眾多。李元嬰見到下屬妻子漂亮時,常以王妃召見的名義逼迫發生關係。有位下屬的妻子誓死不從,用鞋子打的李元嬰血流滿面。

唐高宗李治對這位比自己年紀還小的叔叔也非常不滿,多次下詔斥責。


仁勇校尉


《滕王閣序》中的滕王閣,在今天的江西南昌。初唐詩人王勃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讓滕王閣流放萬世。滕王閣的建造者,是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元嬰所建,李元嬰被封為滕王,故因此得名。

但是我們知道,李元嬰獲封的滕州位於山東,滕王閣為什麼會在江西南昌呢?這就要從李元嬰這個人說起了。

李元嬰生於公元630年,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嬰出生的時候,李淵已經做了4年的太上皇了。李淵老來得子,對這個老兒子還是非常寵愛的,唐太宗李世民對這個弟弟同樣恩寵有加,小小年紀就封為滕王。李元嬰自幼在宮廷當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特別是藝術方面的造詣相當高超。

李元嬰由於生在宮廷,長在宮廷,對民間的疾苦沒有任何概念,到了封地之後大興土木,驕奢淫逸,在地方引起很大的民憤。到了高宗時期,高宗李治無意繼續袒護這個皇叔,將他貶至蘇州任刺史。繼而任洪州都督,即今天的南昌。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李元嬰在贛江之濱,營建了一座樓閣,這就是王勃筆下的滕王閣。不務政事的李元嬰經常與一些文人墨客在樓閣之上遠眺江天一色,操練筆墨丹青。高宗聞之龍顏大怒,下旨拆掉了滕王閣,將李元嬰再貶至滁州,李元嬰依舊寄情山水,無意俗務。

679年,李元嬰任隆州刺史,即今天的四川閬中。在山清水秀,風景迷人的閬中,遠離了權利核心的爭鬥,看不到繁雜的是事務,李元嬰更加逍遙地沉溺於山水之間。他以皇子的氣派,在嘉陵江邊建起一處宏偉的行宮,這就是杜甫詩中的閬中滕王閣。

因此,除了最著名的南昌滕王閣之外,在山東滕州,四川閬中兩處。

684年,54歲的李元嬰走完了荒唐任性的一生,陪葬獻陵。

縱觀李元嬰一生,歷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武則天三朝,能夠自保且得以善終。不外乎是因為他本人無意於皇權和江山的爭奪,而是寄情山水,女色和藝術之間。因此儘管他本人驕奢淫逸,行止荒唐,卻不會對皇帝造成任何威脅,皇帝對他也不必防範,不加過問,任由其自生自滅。因此雖然一再被貶斥,卻沒有性命之憂。就連武則天稱帝后,大肆殺戮李唐宗室,李元嬰也能倖免於難,甚至被多次封賞。

從人性角度講,李元嬰或許比那些爭名奪利,迷失於權利漩渦當中,最後成了政治角逐的犧牲品的皇族要幸運的多。


建章未央


其實歷史上被封為滕王的有好幾個人,像隋朝的楊綸,楊詵和楊瓚;宋朝的滕王趙德秀,趙宗旦;還有金朝和北周……

但是最有名的也是滕王閣的修建者是李元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嬰九歲封王——滕王,這裡的滕王屬地是山東滕州。在滕州築一閣樓,謂之“滕王閣”。

滕王李元嬰後因驕縱失度,貶蘇州刺史,之後又任洪州都督,到南昌臨江畔又建一樓,仍冠之“滕王閣”——這是後來人熟知的滕王閣。🤔🤔🤔


邁克爾與貓


涉政之嫌整日尋歡作樂飲酒詩賦而壽終正老,做為一個王者的平常人是他身不由己的辦法。


璨若銀河1685


滕王,中國古代王爵封號之一。滕國(今 山東省滕州市)是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一。後世遂有以“滕”為號封王,始於北周。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三年春正月壬戌(公元574年2月7日)進封第十三弟滕國公宇文逌為滕王,為中國歷史上首任滕王。而後歷史中一共有16位滕王其中宇文氏1人,楊氏3人,李氏4人,趙氏2人,完顏氏4人,劉氏1人,朱氏1人。著名滕王為唐朝滕王李元嬰。


溜達雞的生活



漫遊天下客


若問滕王事,平生我不知。

歸鴻傳故友,度姐作良師。

帝子今何在?高樓獨自遺。

長天秋水共,名士暗迷離。


馬家那人


李元嬰,智者,名傳千古,壽終正寢。


用戶8106492757089


確是李元嬰,李元嬰在政治上無所做為,整日歌舞昇平,揮霍無度,醉生夢死,橫行霸道,也是以上種種行為,才得以使其是兄弟當中唯一一個壽終正寢的皇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