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小吃粉鸡

粉鸡作为本地小吃之一,可谓源远流长,至于追溯到何朝何代,已是无从考证。在我有记忆之时,已知道此物,且大多出自回民家庭或回民聚居地附近小吃群。记忆最深之处,是八十年代中期,一次中午被一大款同学请吃,所谓的大款同学,唯一标准就是兜内经常有十元大票闪现,是时估计要占父亲月工资的四分之一,母亲月工资的二分之一。一碗粉鸡,两碗米饭,大约是两元五角,在那个鸡蛋论分的年代,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餐费。所以至今未能记清其味,只记得那个不菲的价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食遍本地的粉鸡小吃点外,便开始尝试亲手制作,经查询百度基本做法是将鸡脯肉切成条状,加入盐,也可以打一鸡蛋清,加入红芋淀粉,充分摔打揉搓,让肉和淀粉充分粘和。放半小时后,把鸡汤煮沸,将做了鸡条放入锅内轻轻搅拌,并用电火煮十分钟即可。于是如法泡制,然而皆非我所见,不是一锅糊凃汤,就是鸡条半生不熟形如软面条,不仅仅难以下咽,且腥气扑鼻,为此不知浪费了多少只鸡。在无数次的失败和不耻下问中,终于找到了两条至关重要的方法,所谓纲举目张。一是鸡肉尽量切细条;二是用之前控下水;三是搅拌是加入熟油及蛋清,其他诸如使用淀粉一定要用红芋原料的,以衣一定要在成型后不断摔打,越摔越有劲道之类的,已是公开秘密,并非做出可口味道之决窍。感慨隔行如隔山,更感叹密不外传的商家技巧。这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万事万物皆不能超越其理。

感觉最好吃的粉鸡店即不是来自于回民聚居地,也不是回民,且无名无牌。伫立本市南门的一个巷口,仅提供早餐。用阜阳话,每天就早上一“林子”。几年前,如果到了九点,估计连汤也喝不到。最近似乎扩大了经营,可以供应到十点,除此时间之外,关门大吉。每天早上六点半以后,便是此店的黄金时刻,门前车水马龙,小桌椅上的食客如过江之鲫,换了一拨又一拨。以至于由于食客随意停车造成的堵车,一个时期以来,交警不断来此拍照留存,但似乎无济于事,严法未能挡住食欲。无独有偶在本市老城区的鼓楼处,此处近两年挑了个边记粉鸡招牌,每天仅做夜市,与其遥相呼应。其实从前是做另一类名吃豆腐泡茶鸡蛋(关于这个小吃,笔者有空会专题介绍)的延伸业务,可能是豆腐泡茶鸡蛋的利润空间不大所致。这两处粉鸡有两点相似之处,一是价格不菲,底份十元左右;二是粉鸡滑而不腻,劲道十足。伴随着粉鸡的热度,辅食锅巴也倏然走俏,以及传统小菜酱豆,调制的更是让人垂涎欲滴。以至于食过的人,专门去十元二十元的登门采购。生意做到这个份上,怎一个牛叉而言!

阜阳小吃粉鸡

阜阳小吃粉鸡

阜阳小吃粉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