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小吃粉雞

粉雞作為本地小吃之一,可謂源遠流長,至於追溯到何朝何代,已是無從考證。在我有記憶之時,已知道此物,且大多出自回民家庭或回民聚居地附近小吃群。記憶最深之處,是八十年代中期,一次中午被一大款同學請吃,所謂的大款同學,唯一標準就是兜內經常有十元大票閃現,是時估計要佔父親月工資的四分之一,母親月工資的二分之一。一碗粉雞,兩碗米飯,大約是兩元五角,在那個雞蛋論分的年代,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餐費。所以至今未能記清其味,只記得那個不菲的價位。

隨著年齡的增長,除了食遍本地的粉雞小吃點外,便開始嘗試親手製作,經查詢百度基本做法是將雞脯肉切成條狀,加入鹽,也可以打一雞蛋清,加入紅芋澱粉,充分摔打揉搓,讓肉和澱粉充分粘和。放半小時後,把雞湯煮沸,將做了雞條放入鍋內輕輕攪拌,並用電火煮十分鐘即可。於是如法泡製,然而皆非我所見,不是一鍋糊凃湯,就是雞條半生不熟形如軟麵條,不僅僅難以下嚥,且腥氣撲鼻,為此不知浪費了多少隻雞。在無數次的失敗和不恥下問中,終於找到了兩條至關重要的方法,所謂綱舉目張。一是雞肉儘量切細條;二是用之前控下水;三是攪拌是加入熟油及蛋清,其他諸如使用澱粉一定要用紅芋原料的,以衣一定要在成型後不斷摔打,越摔越有勁道之類的,已是公開秘密,並非做出可口味道之決竅。感慨隔行如隔山,更感嘆密不外傳的商家技巧。這正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萬事萬物皆不能超越其理。

感覺最好吃的粉雞店即不是來自於回民聚居地,也不是回民,且無名無牌。佇立本市南門的一個巷口,僅提供早餐。用阜陽話,每天就早上一“林子”。幾年前,如果到了九點,估計連湯也喝不到。最近似乎擴大了經營,可以供應到十點,除此時間之外,關門大吉。每天早上六點半以後,便是此店的黃金時刻,門前車水馬龍,小桌椅上的食客如過江之鯽,換了一撥又一撥。以至於由於食客隨意停車造成的堵車,一個時期以來,交警不斷來此拍照留存,但似乎無濟於事,嚴法未能擋住食慾。無獨有偶在本市老城區的鼓樓處,此處近兩年挑了個邊記粉雞招牌,每天僅做夜市,與其遙相呼應。其實從前是做另一類名吃豆腐泡茶雞蛋(關於這個小吃,筆者有空會專題介紹)的延伸業務,可能是豆腐泡茶雞蛋的利潤空間不大所致。這兩處粉雞有兩點相似之處,一是價格不菲,底份十元左右;二是粉雞滑而不膩,勁道十足。伴隨著粉雞的熱度,輔食鍋巴也倏然走俏,以及傳統小菜醬豆,調製的更是讓人垂涎欲滴。以至於食過的人,專門去十元二十元的登門採購。生意做到這個份上,怎一個牛叉而言!

阜陽小吃粉雞

阜陽小吃粉雞

阜陽小吃粉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