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市民理性消費 投訴同比下降

昨天下午,記者從市工商局12315中心繫統平臺數據統計瞭解到,2018年元旦假期受理的消費投訴、舉報、諮詢共82件,其中投訴2件,舉報0件,諮詢80件,受理總量與2017年相比下降45.7%。

值得關注的是,小長假期間,投訴熱點集中在電信扣費、家用電器修理的問題上;諮詢熱點集中在網絡消費、家用汽車消費、汽車修理服務等問題上,其中關於網購糾紛的諮詢就有14件。記者從中選取部分典型性消費維權案例,以增強消費者普法效果。

快遞取件未驗貨,啞巴吃黃連

上月31日,市民陳先生向市工商局12315中心反映20號在京東商城上購買了一臺666元的康佳品牌電視。20號當天京東就聯繫自己稱要送貨上門,但是收貨點離自己家很近,便提出自己到京東商城的柳州收貨點去取。當天下午陳先生沒有在京東收貨點拆箱驗貨就將電視機取回家了。但安裝使用的時候發現屏幕上有裂痕,立即聯繫了京東客服要求換機。但是京東客服答覆屏幕裂痕屬人為造成的損壞,不同意更換,但同意補償100元。陳先生不認可客服的處理結果,至今未與商家協商一致,故投訴至12315中心。由於商家歸屬地不在柳州,已建議陳先生向京東商城所在地的12315中心投訴。

交了高額培訓費,消費者感覺被騙

上月31日,楊先生向12315中心反映,去年7月一名自稱來自廣州傑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業務員通過微信聯繫了自己。對方稱公司可進行電商培訓,通過培訓之後在網上銷售每月可以收入過萬元。當時對方多次聯繫了楊先生,楊先生被業務員宣稱的高額收入給誘惑,微信轉賬12000元的培訓費到了該業務員的個人賬戶,沒有想到要求對方開一張公司發票。

交費後,對方陸續將培訓教學視頻發給了楊先生,但經過兩個月的學習,楊先生認為自己被騙了。他發現教學課程都是提前半年錄製好的,感覺教學質量及服務根本不值1萬多元。去年12月初,楊先生向業務員提出退款請求,但是業務員稱是楊先生自己放棄教學機會,不同意退款,而且不再回復楊先生的信息。

市工商局12315中心提醒消費者,市民網購商品收貨時應及時驗貨,面對陌生人的高收益誘惑應保持清醒,警惕商家虛假宣傳。消費者購物後應該索要正規發票,避免轉賬到個人賬戶。如遇到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應立即保留相關憑據,向商家或購物平臺所在地的相關部門投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