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民國至今的遼寧省發展史

民國時期,為行省制時代。民國初期在遼寧地區設有奉天省,省下轄有道和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後,改奉天省為遼寧省,“遼寧”才成為本省的專名。省下設有3市、59縣、6旗。此外當時涉及遼寧地區的縣有熱河道的4個縣及“關東廳”的旅順市。東北淪陷時期,偽滿洲國在遼寧地區設有奉天省、錦州省、安東省、熱河省,省下轄有市、縣。

解放戰爭時期,遼寧的建置基本上是省、市、縣三級制。

概述民國至今的遼寧省發展史

遼寧的地方行政建置日趨完善,基本上為省、市(地區)、縣三級制。新中國成立初期,遼寧地區設遼東、遼西省和瀋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5箇中央直轄市,兩省共轄9市、1個專區、49個縣。

1952年11月,遼西省山海關市劃歸秦皇島市。1954年8月1日根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關於撤銷大區一級行政機構和合並若干省、市建制的決定》遼東、遼西省合併,成立遼寧省,原5箇中央直轄市劃歸遼寧省管轄;遼寧省設10個地級市、1個縣級市,36個縣。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定撤銷熱河省建置,將原由熱河省管轄的朝陽縣、建平縣、凌源縣、建昌縣、北票縣和喀喇沁左旗劃歸遼寧省管轄。

概述民國至今的遼寧省發展史

196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管轄。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遼寧省昭烏達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

至1985年末,遼寧省設置13個地級市,4個縣級市,40個縣(5個民族自治縣)和56個市轄行政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