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失败,慈禧为一大臣背了上百年的黑锅,真相其实是……

1894年,是决定中日两国谁能赶上帝国主义最后一班末班车的决胜之年。一方是经历洋务运动,有了中兴气象的大清国,一方是经历了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日本国,遗憾的是,这两个新兴强国之间的终极较量,最终还是日本国侥幸胜出。

甲午战争的失败,慈禧为一大臣背了上百年的黑锅,真相其实是……

对于甲午战争的失败,当时的四万万中国人都把口水吐到了慈禧的身上,认为是慈禧挪用北洋舰队军费,修缮颐和园所导致。但殊不知,在晚清时期,大清国累计投入海军建设的军费共计一亿两白银,而慈禧所谓的挪用颐和园的经费,却仅仅八百万两罢了,还不足海军军费总额的一成。更重要的是,就连这八百万两白银,都算不上是北洋海军的军费,而是当时各地督抚孝敬给慈禧过大寿的孝敬银,只是没个光彩的名目,所以才挂在海军军费名下罢了。

那既然如此,甲午战争的失败又该归咎于谁呢?还且听小编我细细道来。

甲午战争的失败,慈禧为一大臣背了上百年的黑锅,真相其实是……

就在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落入下风,陷入日本海军的包围时,清廷紧急调遣离战场最近的南洋舰队火速驰援,但南洋舰队却以装备落后为由拒绝驰援。最终,北洋舰队在孤立无援之中弹尽粮绝,以致全军覆没。

因此可以看出,甲午海战纵然刚开始遭逢失利,陷入下风,有装备落后、力量分散的缘故,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当时的北洋舰队未必就没有反败为胜的希望。假如南洋舰队策划得当,指挥有数,与友军北洋舰队里应外合,前后夹击,那么日本最终未必会胜,中国也未必会败。但就是南洋舰队坐视友军北洋舰队陷入死地而不救,才彻底葬送了甲午海战的最后希望。

甲午战争的失败,慈禧为一大臣背了上百年的黑锅,真相其实是……

那么就会有读者好奇,无论南洋北洋,大家同是大清国海军,大家一个皇帝,为何当时南洋舰队就见死不救呢?其实说起来还是李鸿章自己种下的苦果。

众所周知,当年太平天国时期,李鸿章和左宗棠就同在曾国藩的手下共事,一起为清廷扑灭太平天国起义,平定天下。后来曾国藩曾国荃两兄弟兵临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城下,誓要独占平定太平天国的首功头功。而李鸿章和左宗棠他们也不敢跟当时如日中天的曾国藩兄弟抢功,所以就各自带着自己的兵马躲得远远的,每日以剿灭自己管辖区的匪乱为己任。但是后来,曾国藩兄弟围困南京多年,却始终久攻不下,这让慈禧极为不满,怀疑曾国藩兄弟是在养寇自重。为了制衡曾国藩兄弟,慈禧严令李鸿章率领淮军,助阵曾国藩攻下南京。而李鸿章明白,这是慈禧在挑拨他和曾国藩兄弟的关系,让李鸿章去分抢曾国藩的功劳。但狡猾的李鸿章可不上当,他找了个借口推辞,而这个借口最终让李鸿章和左宗棠两人交恶了。

甲午战争的失败,慈禧为一大臣背了上百年的黑锅,真相其实是……

话说在朝廷的接连下旨逼迫下,李鸿章以左宗棠坐镇的浙江“匪患正盛”为借口,出兵浙江,与左宗棠抢他辖区剿匪的军功。对此,惹得左宗棠是直接破口大骂,骂李鸿章不厚道,平时朝廷的军饷补给李鸿章没补给他左宗棠也就算了,拖了他一年的军饷,现在更过分,直接跑到他碗里抢饭吃了,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这两人就这样彻底结下梁子,再也无法解开。

甲午战争的失败,慈禧为一大臣背了上百年的黑锅,真相其实是……

后来,李鸿章掌管北洋舰队,左宗棠则掌管南洋舰队,但由于两人之间的交恶,所以连带着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之间都关系恶劣,相处不善。左宗棠于1885年去世后,李鸿章就厌屋及乌,把对左宗棠的厌恶都统统转移到南洋舰队的身上,不仅处处刁难南洋舰队,还时常拖欠克扣他们的军饷军费。可以说,失去了左宗棠庇护的南洋舰队,简直是落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心中对北洋舰队的憎恶可想而知。所以等到北洋舰队深陷日本舰队重围的时候,南洋舰队不去驰援也就不难理解了。

甲午战争的失败,慈禧为一大臣背了上百年的黑锅,真相其实是……

因此,若真要追究甲午海战失败的责任,那么李鸿章才真是难辞其咎,慈禧不过是给李鸿章背了黑锅罢了,而且一背就是一百多年。另外话说回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就在甲午海战结束五年后的1900年,慈禧冒天下之大不韪向世界列强宣战,最终引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就是李鸿章最后出来给慈禧擦的屁股,签订的《辛丑条约》也让李鸿章被骂了上百年。现在想来,这慈禧和李鸿章两人,还真是历史的一对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