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甲午战争:一仗打回原形,所谓的意义都没意义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三场战争之一,对我们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我们今天对这场战争的结果痛恨、惋惜,其实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总结教训。

原本让李鸿章瞧不起的日本,即便是打败了他一手创建的淮军,也没让李鸿章觉得日本多了不起。淮军的失败,至少有一半是因为光绪瞎搞。

要论国家底子的话,大清的底子可比腥风劣土的日本强多了。大清自1860年搞洋务运动,35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让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走完了西方上百年的道路,步入近代化的行列,怎么看怎么牛逼。

而日本明治维新,只用了27年的时间,掀翻了大清成为了世界第一。建立了让李鸿章羡慕的君主立宪政体,虽然李鸿章不敢说,但是他是知道君主立宪的好处的。

甲午战争:一仗打回原形,所谓的意义都没意义

甲午海战绘画

大清人不理解啊,这是为什么?日本要资源没资源,要市场没市场,收入也就是大清的一个零头,凭什么打败大清?

人们的第一反应,这里面肯定是奸臣作祟。这个奸臣,一定是李鸿章。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不敢指责光绪帝,不敢指责老太后,那只能指责李鸿章。所以签完《马关条约》后的李鸿章,被朝廷革职,成为了闲散人员。

李鸿章不辩解,皇帝没杀他,也算是看老太后面子了。想想当年李鸿章的老搭档完颜崇厚在俄国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回国就被判了斩监侯。而《马关条约》的性质比《里瓦几亚条约》恶劣多了,李鸿章没死,已经感念皇恩浩荡了。

李鸿章被革职,人们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办了李鸿章,大清就能好吗?这仿佛不是一个人的问题。甲午战争不是李鸿章指挥的啊,问题的症结就仅仅是一个汉奸误国吗?心念国家的大清人,陷入到了思考当中。

当然位置不同,思考的方向也不同。从狼窝回来的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更加深刻。看来日本是奔着灭亡大清来的,还有个细节让李鸿章担忧不已,那就是国家称呼问题。

自古以来,我们只有朝代号,没有正式国名。我们今天经常说大清帝国、大明帝国、大唐帝国等等吧,并不是当时就叫这个名称,是后人的称呼。其实清朝就叫清,明朝就叫明。因为自古以来,我们没有正式国号,只有朝号。而“中国”这个词,其实更贴近“中原”这个词,就是个地名。

甲午战争:一仗打回原形,所谓的意义都没意义

签完《马关条约》的李鸿章,被朝廷革职

一直到1689年,清朝与俄罗斯帝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我们才正式用“中国”这个国号。自此以后,中国就是我们的正式称呼。包括后来的《恰克图条约》、《布连斯奇条约》、《江宁条约》、《北京条约》等等所有条约,大清的官称都是中国。唯独签《马关条约》的时候,日本宁死不让李鸿章写中国,得写清国。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的野心暴露。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就号召反清复明,号召各地独立,号称“崖山之后无中国”。那中国去哪了?按他们的意思,日本才是中国。

由于日本的野心被李鸿章洞察,所以革职后的李鸿章才积极促成了《中俄密约》的签订。这份《中俄密约》对于近代中国来说非常的重要,表面上看是清廷利用俄国对抗日本。结果在未来历史的发展中,没想到最终的结果是清廷利用日本对抗了俄国。在两只饿狼中间讨生存,这是一步险棋。好在结果差强人意,帮我国收回了东三省,这是后话,以后会讲到。

《马关条约》签订后,下面就是割台的问题了。其实对于大清来说,都被俄国割走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了,再割一个小小的台,并不算什么。但是,自大清割地以来,从来没有过像割台这样,引起了全国性的大反对。

你说这是台比外东北、外西北重要?那也不是。之所以全面反对,那是因为洋务运动以来,最大的成绩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清人的蒙昧状态。那时候有报纸,人们的消息不再闭塞。报纸也不是朝廷办的,所以朝廷的卖国行为无法藏匿。再者,日本还是没有沙俄狠,外东北的几乎被沙俄给祸害绝了。

甲午战争:一仗打回原形,所谓的意义都没意义

沙俄军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1895年春,正好赶上天下举人们来京考试。在台的读书人好不容易该翻身了,结果成日本人了,这让台举人受不了,四处散播消息,大声疾呼。

当然我们中国人是了解中国人的,大家私底下嚷嚷是没问题,其实并没有人敢出头去上书朝廷,后来康有为搞的“公车上书”其实另有隐情。

总之呢,在洋务运动开展的时候,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就发现了不改制度只改器物是没用的。这次甲午战争的结果,印证了这些人的观点。所以甲午战争对我国最大的遗产,就是引起了人们对制度的思考。

我记得传统观点是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这句话吧,也对。但是要注意的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客观上促进了洋务运动的深度进行,而不是从此让清廷抛弃了洋务运动。

对于朝廷而言,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光绪帝清洗了慈禧最大的帮手李鸿章,摁住了张之洞不得升迁,让翁同龢把持了朝政。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慈禧就离光杆不远了。

这个时候,慈禧只用了一招,就起死回生。老太太拦不住光绪革职李鸿章,就借恭亲王之口,调九门提督荣禄任兵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老太太说话还得让光绪服气,咱大清的淮军不行了,看来靠这些地方团练是不能保卫大清的,得搞咱们自己的新军。翁同龢不会练兵吧,让荣禄来训练新军。

荣禄身份特殊,想当年他是工部尚书,因得罪慈禧、醇亲王,被撵出京城,任西安将军。但是,这个人又和二代醇亲王载沣是儿女亲家,未来宣统皇帝的亲姥爷。

那你说荣禄是慈禧的人还是光绪的人?面上看不出来。仿佛论亲疏,荣禄和光绪的关系更近一点,调荣禄练兵,帝党成员不会反对。

但是,荣禄的真实身份,是慈禧的杀手锏。早在1894年,慈禧启用恭亲王对抗翁同龢的时候,就捎带手把荣禄调回北京接任九门提督。这次荣禄负责练兵,就调来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宋庆等将领一同练兵,新军的番号叫武卫军。

甲午战争:一仗打回原形,所谓的意义都没意义

大清新军

在甲午战争之初,光绪斩了原驻防天津的淮军大将卫汝贵,让慈禧没有安全感。这次荣禄练兵,主要班底还是淮军。淮军将领多被处决后,聂士成是淮军中最大的官,官拜直隶提督。所以荣禄调聂士成的武毅军为武卫前军,驻唐山。袁世凯光杆前来,亲自招募军队编为武卫右军,驻天津小站。宋庆的毅军改变番号,为武卫左军,驻山海关。董福祥的甘军改变番号,为武卫后军,驻天津蓟县。荣禄抽调八旗兵精锐,组成武卫中军,驻大兴。

这些军事要地被慈禧的人牢牢占据,让权力的天平又向慈禧这边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光绪和翁同龢必须采取反制措施抓兵权。那么怎么抓兵权?光绪和翁同龢的手段高了。甲午战争都结束了,而这场帝后权力争夺战反而愈演愈烈。

那么说清廷对甲午战争总结到的教训是什么呢?清廷认为战败是因为洋务运动不够深入。换言之,清廷依旧认为是武器出了问题。所以在这次练兵的时候,荣禄让袁世凯和聂士成聘请德国教官,按照德国练兵的方式重新编练新军。在甲午战争中,清军吃尽了武器口径不统一的亏,所以这次武器尽量做到统一,比如聂士成的前军,统一使用Gew.98毛瑟步枪、马克沁机枪、克鲁伯75速射炮、格鲁森57速射炮等。

另外,学习德国设立桥梁队、地垒队、雷电队、修械队、测绘队、电报队、战地医院、教练队、地雷队,训练武器和实战武器分开。骑兵部队配备Gew.98毛瑟步枪和温切斯特双管霰弹枪。袁世凯的右军甚至有了专业的侦查局,士兵配备左轮手枪。

但是,武卫中军、左军、后军依然沿袭旧制,除了武器更新之外,和以前只有名称的差别。

此后,各地清军以武卫军的前军和右军为蓝本,也在编练新军。慈禧和光绪居然还以为只改武器和训练方式,就能有战斗力。太天真了,这支被德国人誉为不亚于德国军队的武卫军,在八国联军面前表现的啪啪打脸,这是后话。

总之,甲午战败,清廷认为是装备出了问题,人们认为是汉奸出了问题,开明人士认为是制度出了问题。

甲午战争:一仗打回原形,所谓的意义都没意义

清朝武卫军图画

在国际上,最亲密的藩属朝鲜在甲午战争后,脱离了大清的宗藩体系。自此以后,大清的宗藩体系基本瓦解。甲午战争结束的第二年,英国占领缅甸全境,签署《缅甸条约》,承认英国在缅甸的特权,英国承认缅甸依然是大清的藩属,依然每十年向大清进贡一次。英国给足了大清面子,但是缅甸都没了,这个朝贡关系,也就名存实亡了。自此以后,大清的藩属,仅仅剩下一个廓尔喀。其实我们应该感谢廓尔喀,是他们的顽强,成为了西藏的屏障。

由于清朝之前和英国、法国、美国、俄国签署过“一体均沾”的条约,所以允许日本在华建厂,那么也得允许英法俄美在华建厂。既然洋大人都能建厂,那么大清人也能建厂。所以在甲午战争之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兴起。

然而这并不是接下来中国历史的重点,接下来的重点,是一场变法。而对于这场变法,我们的误会实在是太多了。到底这场变法是怎么回事,我们下回,细细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