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丨史馨宇:供應鏈金融痛點的“雲鏈”破題路徑

2018年,金融科技成為了行業內最火熱的詞彙之一。傳統金融機構紛紛擁抱金融科技,謀求轉型之路,而互聯網巨頭們則利用場景、流量及技術等優勢,成為了傳統金融機構有力的賦能者。

在機構紛紛發力金融科技的同時,北京市恰好出臺《促進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8年-2022年)》和《關於首都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兩份文件, 明確指出,推動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是首都金融的戰略選擇。力爭到2022年底,湧現5-10家國際知名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

12月21日,在由北京商報社、北京品牌協會主辦的2018年度(第四屆)北京金融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上,我們邀請了五位在金融科技方面有所建樹的企業相關負責人,他們分享了各自企業的樣本案例。

中國民生銀行北京分行交易銀行部副總經理

史馨宇

案例分享丨史馨宇:供應鏈金融痛點的“雲鏈”破題路徑

供應鏈金融痛點的“雲鏈”破題路徑

今年4月18日,商務部等八部委下發了《關於開展供應鏈金融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推動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鼓勵供應鏈金融的創新發展。旨在通過創新供應鏈技術和模式,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助力供給側改革。

民生銀行將供應鏈金融業務定位為公司業務轉型的突破點,作為全行改革轉型3+3重點業務板塊佈局之一。民生銀行也是第一個在總行設立供應鏈金融專業部門的銀行。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有資金有限、無法滿足融資規模持續增長要求、傳統授信模式難以滿足核心企業及供應鏈的要求等是供應鏈金融的痛點和難點。中企雲鏈(北京)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企雲鏈”)是由中國中車聯合多家央企、金融機構、地方國資、民營企業,經國務院國資委批覆成立的一家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主要通過建立信息服務平臺,以核心企業開立“雲信”,作為向上遊供應商的付款結算方式。通過引入金融機構,為持有“雲信”的企業提供包括融資在內的金融服務。

中企雲鏈核心企業數量從2015年初成立之時的不足10家增長至2018年6月的150家;供應商數量從2015年的不到100家增長至超過1.8萬家。從行業來說,傳統授信模式難以滿足核心企業及供應商的要求;全線上化的融資對銀行各系統的聯通配合提出了較高要求;而“雲信”融資需求主要集中在多手流轉後的持有人,所以其法律關係的認定無論是保理還是債權轉讓,抑或票據轉讓,均存在一定難點。此外,由於中企雲鏈這個項目本身作為一個平臺,自有資金有限,無法滿足資金規模持續增長需求,單純的再保理融資模式受制於保理公司資本約束,未來存在一定的不可持續性也成為其發展痛點。

因此,應當藉助科技平臺、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創新技術手段解決供應鏈金融中的痛點和難點,實現科技賦能。具體來看,運用供應鏈金融服務方案,提升產業生態競爭力,以整合、聯通、協同技術為基礎,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全面數字化管理;此外,運用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技術實現數據分析的深度應用 ,包括精準客戶營銷、數據化批量評審模型,為客戶批量深度開發、客戶下沉提供技術支撐;構建完善的數據化風險監控體系,實時監控、實時預警 。通過業務功能的組件化靈活配置,實現敏捷、高效的行業解決方案開發能力;通過開放平臺服務能力,實現總分聯動的敏捷、協同開發機制;通過智能交互技術的運用,實現更加便捷、流暢的用戶體驗。

2018年,中國民生銀行北京分行中企雲鏈新供應鏈金融系統正式投產開發。民生銀行為中企雲鏈提供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方案其實是一個框架的投入,針對核心企業在中企雲鏈平臺中對於同名劃轉的需求和交易資金流動的合規性,通過民生銀行與中企雲鏈銀企直連,由其向該行推送 “雲信”賬款清分信息,該行獲得核心客戶授權後根據劃轉明細將核心客戶在民生銀行開立的實體賬戶中的資金轉賬至“雲信”最終持有人的指定賬戶。

2018年10月,該系統進行開發和測試。2019年,將進入批量客戶開發、結算方案落地、融資方案優化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