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人物向劉邦提了兩條建議,穩定了西漢200餘年,歷代都在模仿

劉邦是西漢的開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偉大的一位開國君主,很多人都覺得劉邦,整天騙吃騙喝像個小混混一樣,其實這是對他誤解,如果劉邦真的像今人解讀的那樣,是個小混混,只知道說大話,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跟他打天下,特別是張良、蕭何這些神一樣的人,他們都不是傻子,這隻能說明劉邦有他獨特的一面。

特別是用人這一塊,用評價李世民的一句話就是,劉邦是個善於納諫的人,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文臣武將,只要是對的他都聽都做,而且知錯就改,就這一點比歷史上絕大多數人都強。資治通鑑上就記載了兩件事,一個人去邊境當兵,路過洛陽,向劉邦提了條建議,讓西漢有了穩定的大後方,後來又提了一計,讓西漢有了一個和平的環境。

一小人物向劉邦提了兩條建議,穩定了西漢200餘年,歷代都在模仿

劉邦

當時劉邦剛剛打敗項羽之後,來到了今天的山東菏澤定陶一帶,在那裡被天下諸侯尊為皇帝,劉邦稱帝之後就開始一路西行來到了洛陽,打算把國都定在這裡。

大家都知道,西漢國都是長安,可是實際上,劉邦一直都想把都城定在洛陽,因為跟著劉邦打天下的都是山東人(這裡是山東指的殽山以東),他們都眷戀故土,捨不得離開,包括劉邦也一樣。

就在劉邦準備長期留守洛陽之後,有一個小人物過來了,這個人是齊國人,就是今天山東淄博、濰坊一帶,他當時是去大西北鎮守邊疆的,從東往西走正好路過洛陽。

婁靜下車之後穿著自己的破衣服就去找了自己的老鄉,說我有一件大事,需要和皇帝說,希望你能幫我引薦一下。你說這種事,放在哪個時期也是不可能的啊,你就是去見個縣令,看你穿的破破爛爛他也不讓你進啊,即使進了,也會被人打出來的。

一小人物向劉邦提了兩條建議,穩定了西漢200餘年,歷代都在模仿

西漢

可是劉邦不一樣,聽說有人獻策之後,他見了婁敬,而且賞給他一碗飯,讓他吃飽在說。史記的原文是:上召見,賜食。等婁敬吃完,劉邦問他你見我有什麼大事,婁敬說,聽說陛下要建都洛陽,難道是要和周朝比下興隆麼?劉邦說是的。然後婁敬長篇大論說了一頓,這個原文在史記和資治通鑑中都有,大概的意思就是,洛陽不如長安,長安是進可攻、退可守,而且關中地區是天府之國,建議把都城定在長安。

劉邦聽了婁敬的建議之後,覺得很有道理,就問大臣們的意見,可是幾乎所有的大臣都不願意西行,都想定都洛陽。這一點和當年的瓦崗寨很類似,當時有人建議李密帶領瓦崗寨的兄弟,攻佔長安,可是李密就說,手下兄弟都是山東人,不願西行,結果後來被李淵佔了。

劉邦在問張良,張良的意見也是定都長安,劉邦聽了兩位的分析之後,毅然決定繼續西進,定都長安。這是小人物婁敬幫劉邦提的第一條意見,劉邦欣然接受,定都長安這個方案實在太好了,正是有了這個大後方,七國之亂時,漢景帝才能放心平叛,如果定都洛陽,估計漢景帝每天過的也是心驚膽戰。

一小人物向劉邦提了兩條建議,穩定了西漢200餘年,歷代都在模仿

關中地區

因為婁敬的建議,劉邦給婁敬賜姓為劉,還給他封了官,也不用去西部守邊了。

如果定都長安這個計策,短期看不出成效的話,那婁敬的第二條計策,直接拯救了大漢江山還有劉邦的性命。

劉邦統一天下之後,國內的異姓王也除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最大的對手就是北方的匈奴。

天下都統一了,北方的匈奴又算的了什麼,所以當時的劉邦是有點看不起匈奴的。

兩軍交戰前,劉邦往匈奴派了十幾批使,回來都說匈奴可以打,唯獨改了姓的劉敬說不能打,他的理由也很簡單,兩軍交戰,應該展示強壯的一面,可以我去匈奴看到的都是老弱病殘,這仗不能打。

一小人物向劉邦提了兩條建議,穩定了西漢200餘年,歷代都在模仿

匈奴

劉邦當時興致正高,聽到劉敬的彙報破口大罵,你這個齊國的死囚,仗著自己的兩片嘴皮當了官,今天居然敢胡說八道,擾亂軍心,說完直接下令把婁敬關了起來。

劉邦的結果都知道,在白登被圍了七天七夜,西漢差點就提前結束了,還是靠陳平的計策逃了出來,劉邦出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赦免劉敬,向婁敬道歉,還封婁敬為關內侯,這就是劉邦的氣魄,袁紹為什麼打不過曹操,因為袁紹遇到這樣的事,直接把謀士殺了。

出獄之後的劉敬給劉邦獻了他一生的第二條,影響西漢國運的計策,就是和親。

一小人物向劉邦提了兩條建議,穩定了西漢200餘年,歷代都在模仿

和親

劉敬的理由也很簡單,已經打了這麼多仗了,老百姓和士兵都很疲憊,需要休養生息,對待匈奴這樣的蠻族,用仁義是說服不了的,我們需要把眼光放長遠,讓他的子孫向中國屈服,具體怎麼做呢,就是和親,把我們的公主嫁給冒頓,生的子孫就是下一任的匈奴首領,我們在派一些能言善道有教養的人,常去指導下,讓他知道一些中國的禮節,等陛下的外孫繼承了王位,有誰聽說過,外孫和祖父打仗的,這樣不經過戰爭,兩國就可和好。

和親有沒有用,我覺得很有用,如果沒有西漢前期的和親,漢武帝哪有這麼大的能力反擊匈奴,和親這個政策,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歷代都在模仿,唐朝和清朝的和親更是達到了極致,不僅保障了邊境和平,還能讓他們幫中原王朝打仗。

婁敬的這兩條建議,一條讓西漢有了穩定的大後方,另一條讓漢朝維持 了邊境和平,為西漢日後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讓西漢平穩度過了200餘年,這都是婁敬這個小人物的功勞,從這也能看出劉邦的用人之道。

除此之外,劉敬還給劉邦出了一個計策,就是把天下的貴族富豪都遷到陝西,一方面讓首都地區有了人力物力,發生戰爭可以應對,另一方面削弱了地方的勢力,鞏固了中央權力。

本文內容 來自史記和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