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和果汁導致尿酸高和痛風,真的嗎?

水果和果汁導致尿酸高和痛風,真的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今日份心靈雞湯。


我真的很恨寫今天這篇的,真的,真的,不騙你們。因為我是個超級,不,超超級水果愛好者。如果有人問我最愛吃什麼,不用過腦子第一個冒出來的一定是魚,第二個一定是一堆水果:大芒果、大榴蓮、大西瓜、大蘋果、大鳳梨、大橙子、大柚子、大車釐子、大山竹、大草莓、大……嗯,數不過來,反正你們記住:不要請我吃飯,吃水果就好啦。

然而,我歲數大了,越來越不敢狂吃水果了,因為:它們真的很長肉啊!

雖然它們很好。

然而,這世上,所有美味的食物,都有它不為人知的一面,水果也不例外。比如,前幾天有朋友拿著被很多公號怒轉的一篇關於水果/果汁與高尿酸血癥/痛風的文章,驚恐地跑來問我:這,是不是有點兒太危言聳聽了?至於嗎?


水果和果汁導致尿酸高和痛風,真的嗎?


待我慢慢分析……

▍果糖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果糖是一種單糖,它是葡萄糖的同分異構體,以遊離狀態大量存在於水果的漿汁和蜂蜜中。果糖與葡萄糖結合的產物是蔗糖。

果糖是目前加工食品及軟飲料中最主要的含糖添加劑。

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7~1.8倍,是所有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糖,堪稱天然糖裡的”甜霸“,所以在同樣的甜味標準下,果糖的攝入量可以僅為蔗糖的一半。既往,人們認為:在加工食品中用果糖來代替砂糖,可以在相同甜度下減少熱量攝取,外加果糖的升糖指數(GI)很低、且具有良好的吸溼性溶解度低冰點等特質(天然適用於糕點、糖果、罐頭、蜜餞、飲料等的加工保存增味),所以被大量用於食品加工業和對糖尿病的預防控制中。

然而,凡事都怕“但是”二字!


水果和果汁導致尿酸高和痛風,真的嗎?


▍甜甜的果糖給人們帶來了怎樣的健康隱患?

過去,人們發現:果糖代謝不會直接引起血糖升高,或者說即便升高也有限,絕對比不上糖類家族裡的葡萄糖和蔗糖,因此認為果糖在預防和控制糖尿病中優於蔗糖,被稱為“健康糖”。

但是,果糖在人體內的代謝跟葡萄糖不同,說起來很複雜,屋主用3個字簡單總結就是:沒人管!——它的代謝既不受ATP的負反饋調節,也沒有限速酶,且不受胰島素和瘦素調節,可以繞開食慾控制的機制,讓我們在吃了它以後沒有明顯的飽腹感。

有研究表明,與葡萄糖相比,果糖會大大增加食慾,讓我們更想吃。並且,雖然它不升高血糖,卻會進入肝臟直接合成脂肪。如果攝入過多果糖的話,會引起胰島素敏感性下降,並促進脂肪肝的發生。所以,已經成為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癥、高血壓、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謝綜合徵組分的重要危險因素。

水果和果汁導致尿酸高和痛風,真的嗎?

糖尿病病友們或許要問了:果糖不升高血糖?明明我吃完某些水果後血糖會有波動,你說它不升糖?你一定在騙我……


嗯,解答一下你們的困惑:水果裡不只含果糖,還含有葡萄糖和蔗糖,只不過不同水果裡不同糖的比例和量不同罷了。屋主嘗試給大家找不同水果裡各種糖含量的對比數據,可惜,很多數據的可靠程度不能確定,所以暫時放棄……不過,鑑於每個人對相同食物的血糖反應會有差別,屋主建議大家:你可以在進食不同水果後測一下你的血糖值,根據你自己的血糖波動情況來決定要不要限制這類水果的攝入量。


水果和果汁導致尿酸高和痛風,真的嗎?

是啊,真的好好吃啊,因為——甜!

所以,嘴上享福的結果,就是健康上亮紅燈。

▍果糖 VS 血尿酸水平

果糖對血尿酸水平的影響,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升高血尿酸,另一反面是減少尿酸的排洩。

美國有過兩個大規模人群調研(雖然針對的是白種人,但是我們可以借鑑)。第一個,美國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NHANES llI)研究,結果顯示:果糖含量高的飲料(不論人工合成的還是天然純果汁)及營養性果糖的攝人,都與血尿酸水平升高相關。

保健專業醫師隨訪研究(Health Professional Follow Up Study,HPFS)對46393名無痛風病史的男性進行了長達12年的前瞻性隨訪研究,其中 755例男性發生痛風。軟飲料攝人增加與痛風發病率呈正相關:與每月攝入量少於1杯的人相比,每週攝人 5~6杯軟飲料的人,患痛風的風險為1.29,而每天1杯的人為1.45, 每天≥2杯的人為1.85。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長期攝人軟飲料,可以成為男性發生痛風的獨立危險因素。

特別說明一下,這裡,果糖的總攝入量=果糖+1/2蔗糖攝入量(記得前面我們說過的嗎?葡萄糖和果糖結合成蔗糖,反過來,蔗糖水解成果糖和葡萄糖)。而這些美國男人們飲食中果糖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橙汁(15.9%)、含糖飲料(15.5%)、蘋果(14.5%)、葡萄乾(5.2%)和橙子(3.2%)。

除了這兩篇,屋主還去讀了幾篇近期的綜述文章,結果是:當前研究結論,從大方向上,是支持果糖攝入與血尿酸增高和痛風發生風險增高的結論的(這裡的果糖攝入,包括來自新鮮水果、果汁、水果乾、含糖軟飲料的攝入途徑)。但是,是否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有顯著相關性,還有待更多更進一步的人群研究。

屋主私下認為:拋開果糖攝入量不說,只要是大量攝入簡單糖類、以及體重超標甚至肥胖,那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可以說是沒有板上釘釘也八九不離十了……(攤手臉)。所以,不論是為了預防高尿酸血癥&痛風,還是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我們都應該適度節制一下我們對這種“甜霸”營養素的渴求和攝入!


水果和果汁導致尿酸高和痛風,真的嗎?



▍果糖是原始人的飯盒、現代人的負擔

為何果糖這麼難對付呢?為何人類不能很好地代謝它們呢?

其實,也不是果糖不好啦!果糖原本是原始人用來儲存能量的重要營養素,那個時候,打不著獵物的情況下,基本都是採集野果。畢竟,小麥把人類馴化也只不過是農耕時代才開始的事兒~

所以,果糖這麼強大的能力,只是因為要幫助原始人在能量獲取不易的時期,可以及時地、快速地把來自野果的糖類轉化成脂肪存儲下來——禦寒!生存!

然而,不幸的是,人類進化了,食物越來越容易獲得了,活動量也越來越少了,早就不需要大量果糖來轉變脂肪了……重要的是,原始人進化的年頭遠比現代人長得多得多得多,相比於我們獲得大量食物(包括果糖)的便利程度,將代謝果糖的能力進化成不帶給我們健康風險的難度簡直就是……(沒找到合適的比喻,哈哈哈哈)


水果和果汁導致尿酸高和痛風,真的嗎?


▍果糖真的是高尿酸血癥的萬惡之源嗎?

首先,高尿酸血癥絕對不是單一由果糖攝入太多導致的。在屋主既往的兩篇文章中,已經提到過人體內尿酸的來源,以及可能導致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飲食、疾病和生活因素。點擊鏈接可以複習:

前文說了一堆果糖引起的健康負擔,但同時,屋主必須為果糖說句公道話:正常攝入果糖並不至於對人體有多大影響,能夠產生不良影響的背後原因,還是因為——吃得太多!!!

不僅是過量攝入果糖,還有過量攝入蔗糖!

我國膳食結構顯示居民糖類的攝入有明顯增加 的趨勢,目前我國添加糖供能比為9.04%,已接近 WHO推薦值的上限——10%。由於果糖與其他添加糖對人類健康有著巨大的危害,在2016年的世界肥胖日,WHO年發表了向糖宣戰的宣言,強烈建議成人與兒童每日攝取的遊離糖不超過全部熱量的 10%,為更有益於健康,建議將遊離糖的攝入量進一 步降至總能量的5%以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不超過 50g,最好控制在 25g下。長期攝入大量簡單糖/遊離糖(每日大於50g)與高尿酸血癥、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代謝綜合徵組分密切相關。

說到這裡,建議大家最好再複習一下“遊離糖”的定義、分類、分佈,以及食物中的含量……傳說中的“肥宅小幹事”,瞭解一下:


水果和果汁導致尿酸高和痛風,真的嗎?


▍最終結論

管住嘴、邁開腿——這六個字裡,玄機重重啊~~~

遂謙碎碎念

從來就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恰當的恰當的進食方式或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我們的健康亮紅燈的時候,我們從來都不應該怪罪食物,因為,如果沒有它們,我們就無法生存。我們應該審視的是自身:是時候改變一下可能對我們有傷害的習慣了。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專業營養科普內容(成人及母嬰),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搜索微信公眾號“遂謙的營養小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