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競芳華——陳瑞三首“梅花”歌曲比較賞評

梅花三弄競芳華——陳瑞三首“梅花”歌曲比較賞評


1弁言

梅花清幽絕俗,超拔眾芳之上,在中華文化語境中,其意蘊早已超出單純的植物花卉,而是被賦予了獨特文化內涵,為歷代文人墨客所爭相吟詠描摹,訴諸筆端的作品難以計數,古代音樂作品中以《梅花三弄》最為知名,《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國傳統藝術中表現梅花的佳作。據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權編纂的古琴譜集《神奇秘譜》記載,此曲最早是東晉音樂家桓伊所奏笛曲,後被改編成古琴曲。此曲結構上採用循環再現的手法,重複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複都採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體現了梅花冰清玉粹、傲雪凌霜的高潔品性。

為大家所熟知的臺灣作家瓊瑤所撰的均以梅花為故事發展媒介的三部小說《梅花烙》、《鬼丈夫》、《水雲間》亦合稱為“梅花三弄”,上世紀90年代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後,紅極一時,一首由姜育恆演唱的《梅花三弄》更是傳唱不衰的經典歌曲。在陳瑞目前的作品中,以花為題材的頗多,其中確指為梅花的有三首,分別是《新女人花》、《誰說梅花沒有淚》和《我是一朵梅花》,此亦可視為陳瑞的“梅花三弄”,梅花一弄訴衷腸、二弄惹人憐、三弄見風烈。

梅花三弄競芳華——陳瑞三首“梅花”歌曲比較賞評

2總述

《新女人花》、《誰說梅花沒有淚》和《我是一朵梅花》這三首作品中,《新女人花》是收錄於陳瑞2014年的專輯《半句承諾》中之歌曲,《誰說梅花沒有淚》是2015年發行的一首單曲,《我是一朵梅花》則是2016年同名專輯《我是一朵梅花》中的主打歌曲。

這三首作品中,《新女人花》發端於梅豔芳的《女人花》,因亦表現“女人花”,又不便僭用同名,故冠以“新”字,以示區別和對前輩作品的尊重,作者的創作良知令人欣賞。該作品填詞清新典雅、文白相間,曲風舒緩輕柔、婉轉優美,意境抒情沉鬱、妙曼多姿。而《誰說梅花沒有淚》,以對唱的形式來演繹,表現情侶互訴衷情,曲調帶有幾分輕鬆詼諧、幸福歡欣。《我是一朵梅花》創作靈感來自於陸游的代表詞作《卜算子·詠梅》,歌詞亦完全由放翁該詞作中化出,低迴吟詠,詞曲意境頗得放翁原作之情味。

梅花三弄競芳華——陳瑞三首“梅花”歌曲比較賞評

3曲品

在編曲方面,《新女人花》、《誰說梅花沒有淚》和《我是一朵梅花》有同有異,又各具特色,分擅勝境、各臻其妙。

《新女人花》整首曲作採用“D+A+A+B+B+E+A+B+B+B+B+F”的結構,節奏類型為4/4拍,曲調簡單、節奏平穩,舒緩流暢、低迴婉轉,帶有鄉村音樂風格。配器以鋼琴、吉他為主,配合以鋼琴、架子鼓、大提琴、貝斯,樂器運用較為均衡、一以貫之,沒有特別突出的運用和刻意的安排,通過協奏營造一種和諧靜謐、流暢動人的美,慵懶中帶有惆悵,平淡中泛著華彩,質樸中透著貴氣,深婉中飽含張力。

前奏部分,起曲是主歌(A)前半段的變奏,由一段鋼琴曲和一段吉他曲交替呈現;主歌部分主要由鋼琴演奏,配以吉他、架子鼓點綴;間奏部分由吉他、貝斯、架子鼓接續出場、綜合呈現,頓挫激揚,沉鬱絢爛;副歌部分,由全部配器合奏,音色渾厚、層次豐富,柔中帶剛、情感澎湃,先聲奪人、震人心魄。

《誰說梅花沒有淚》整首曲作採用“D+A+B+B+E+A+B+B+A+B+B+A+B+B+F”的結構,節奏類型為4/4拍,節奏前緩後急、上寬下緊,情感鮮明、柔中帶剛,對比強烈,富有落差美感。配器以笛子、古箏為主,配合以吉他、鋼琴、架子鼓,整首樂曲帶有濃郁傳統民樂風格,還配以女聲和聲,清雅中帶有渾厚,低迴中透出堅定,為整首樂曲增添韻致、別開幽境。

前奏部分較為短促,運用笛子和古箏合奏流行樂句(D),歡快明麗;第一段主歌(A)始起部分樂曲由吉他伴奏,平淡清雅、似有還無,具有背景化傾向;接著是一節笛子間奏,繼而是第二段主歌(A)是由架子鼓打節奏,古箏、笛子合奏曲。副歌部分也沿用此配樂手法,古箏押尾流麗悅耳,笛子迴旋清脆悠揚,兩者天作之合、相得益彰,撩人心絃、令人心醉。

《我是一朵梅花》整首曲作採用“D+A+A+B+B++E+A+B+B+B+B+F”的結構,節奏類型為4/4拍,娓娓呢喃、纏綿悱惻,深情款款、動人心魄。配器以琵琶、吉他為主,配合以鋼琴、揚琴、架子鼓、大提琴,樂曲風格典雅凝重,以琵琶擔綱,傳統民樂風格濃重。更為可喜的是,還大量運用女聲和聲,使得整首樂曲層次更為豐富多姿、音效更為濃郁醇厚,細細聆賞、耐人尋味。

前奏部分,起曲用一節吉他曲,天然去雕飾,樸素無華、清新可人;繼而銜接以吉他和琵琶合奏的流行樂句(D)的變奏曲,緊接著是提高一個八度的流行樂句(D)琵琶獨奏,層層疊進、逐次渲染,清脆明朗、讓人驚豔。第一段主歌(A)由吉他來演奏,如細流涓涓、波瀾不驚,幾近背景音樂,若有若無,空靈幽淡;第二段主歌(A),由鋼琴和吉他合奏,收尾處是一段琵琶曲,絢麗動人、高雅浪漫;副歌主體和間奏部分,均由琵琶來表現,空靈雅緻、回味悠長。

梅花三弄競芳華——陳瑞三首“梅花”歌曲比較賞評

4詞話

《新女人花》填詞清多用對句,句型規整,每句以8字居多,化用典故、文白相間,情深韻美、新清典雅。

整首詞作採用“主歌+主歌+副歌+副歌+主歌+副歌+副歌+副歌+副歌+結束句”的結構,分為“主歌+主歌+副歌+副歌”和“主歌+副歌+副歌+副歌+副歌+結束句”前後兩部分。詞作的篇幅較大,主要通過主歌和副歌的迴環往復、詠歎吟唱,強化情感、渲染主題。

整首作品用“麻(a、ua)”韻,押韻工整、貫穿首尾,對句與散句夾雜交替,文言與白話相間相協,古典與現代水乳交融,手法別緻、頗具膽識,推陳出新、新人耳目。詞作以獨白的形式表現主人公內心的高潔和對真愛的渴望。

該詞作精彩之筆主要集中在對句部分:

“夢的潔白,心的無暇”。將詞語“潔白無瑕”解構,拆成兩半,再與“夢”和“心”分別組合成新的短語,意涵有所擴展和豐富。“夢的潔白”,表述較為新穎,有雙重含義,一為白色的夢,引申為夢是純潔無暇,結合下半句“心的無暇”,表示主人公的心願潔白無瑕,不帶功利色彩;再者,“潔白”作為婚紗的經典顏色,容易讓人將之與婚姻產生聯想,寓意主人公對美好姻緣的期許。

“紅塵萬丈,弱水三千”。此句對仗最為工整,意蘊也最為豐富。“紅塵萬丈”,典出東漢班固《西都賦》“紅塵四合,煙雲相連。”“紅塵”原為佛教詞,指繁華都市。“萬丈”形容俗世紛紛擾擾。“紅塵萬丈”,比喻紛紛攘攘的世俗生活。“弱水三千”,典出《尚書·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古人認為水羸弱而不能載舟,因此把這種河流稱之為弱水。《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引申為,對於感情專一。整句意為,儘管繁華世界熙熙攘攘,但對愛情卻忠貞不二。

“藍色裙子,白色月牙”。此句色彩對比鮮明,加上上句的“紅塵”,描繪出一幅浪漫多彩的愛情畫卷,我們彷彿看到身著一襲藍色長裙的主人公,在寂靜的夜晚獨倚西窗對著一彎白月,意境孤寂靜謐,讓人平添惆悵、心生憐惜。

“玫瑰的刺,梅花的冷”。“玫瑰的刺”,古希臘神話中,愛神阿佛洛狄特為了尋找她的情人阿多尼斯,奔跑在玫瑰花叢中,玫瑰刺破了她的手,刺破了她的腿,鮮血滴在玫瑰的花瓣上,白玫瑰從此變成了紅色的,紅玫瑰也因此成了堅貞愛情的象徵。“梅花的冷”,作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迎寒而開,清麗絕俗,為宋元時期文藝作品爭相吟詠,廣為傳頌的如:“牆角一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蘇軾《贈嶺上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等等。

此句為該詞作之詞眼,以玫瑰、梅花的兩種特徵高度概括作品的主旨——女人花:女人如花,花如女人。女人美如玫瑰,渴望愛情,卻怕受傷害,不得不將自己防護起來;女人冷如梅花,冷豔清絕、幽香濃烈,表面嬌豔孤傲,內心卻熾熱似火。

梅花三弄競芳華——陳瑞三首“梅花”歌曲比較賞評

《誰說梅花沒有淚》填詞閒散鋪敘、隨性灑脫,象徵比喻、形象生動,口語對白、俏皮詼諧,多用為散句,意境清雅別緻。

整首詞作採用“主歌+主歌+副歌+副歌+主歌+副歌+副歌+主歌+副歌+副歌+主歌+副歌+副歌+結尾句”結構,分為“主歌+主歌+副歌+副歌”和“主歌+副歌+副歌+主歌+副歌+副歌+主歌+副歌+副歌+結束句”前後兩部分。結構與《新女人花》相近,前半部分相同,後半部分有差別。詞作的篇幅亦較大,突出主歌副歌主體,通過迴旋重複來展開敘述,

整首作品用“微(ei、ui)”韻和“齊(i)”韻,用韻寬鬆,個別句子不押韻,語言形象生動、詼諧風趣,詞作以通過俏皮對唱,講述一個忠貞不渝感情故事。

該詞作精彩之筆如下:

“記得那年分別時,小風耳邊陣陣催”。用回憶手法展開敘述,“小風”小風即微風,而非大風勁風,或悽風苦雨,交代那年男女主人公分別時或為初秋時節,寓意著分別有憂傷,但似非生離死別,尚有重逢相聚之時。“陣陣催”,催促行人的腳步,反襯主人公之間不願分離、難捨難分。

“說好來冬還相許,為你折下一枝梅”。“說好來冬還相許”語意雙關,既指來年冬天梅花綻放,又指男女主人公來年相聚。“為你折下一枝梅”,折梅送遠,遙寄相思。“折梅”這一習俗大概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例證如南朝民歌《西洲曲》“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詩句。後世詩人也常用“折梅”這一意象來抒發情感:“歲炬常然桂,春盤預折梅。”(唐沈佺期《歲夜安樂公主滿月侍宴》)、“美人與月正同色,客子折梅空斷魂。”(宋陸游《丁酉上元》)“折梅花不傳心上人,村煞我隴頭春信。”(元吳西逸《壽陽春·四時》)“魚海逢歸雁,龍沙寄折梅。”(明陳子龍《寒月》)等等。

“從此漫漫長天裡,不理蜂飛與蝶飛”。“漫漫長天”此種表述頗為鮮見,或是化用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並結合王勃《滕王閣序》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將兩者裁剪組合而成,表示時空漫無邊際。“不理蜂飛與蝶飛”此句或由成語“招蜂引蝶”演化而來,梅花本會招蜂引蝶,“不理蜂飛與蝶飛”則表示對愛情忠貞不二。

“冷極豔絕有清歡,為你藏著一顆淚”。““冷極豔絕”是對梅花品行的高度概括。“清歡”典出唐馮贄 《雲仙雜記·少延清歡》“ 陶淵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雜投之,曰:‘少湮清歡數日。’”表示清雅恬適之樂。宋代詩詞作品多有體現,如邵雍 《名利吟》“清歡雖賸且無憂。”蘇軾《浣溪沙·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人間有味是清歡。”黃庭堅 《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舞裙歌板盡清歡。”等等。

“誰說梅花沒有淚,只是不和群花鬥芳菲”。“誰說梅花沒有淚”以反問語氣,表示梅花傲雪凌霜的表面,內心卻有其脆弱的一面。“鬥芳菲”典出韓愈《晚春》“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芳菲”指花草芳香豔麗,整句指梅花不與眾花爭奇鬥豔。引申為,女主人公秉持本色,堅守愛情始終如一。

“走到嚴寒相思已成堆,淚凝枝頭等著雪花飛”。“走到嚴寒相思已成堆”,劉德華1996年專輯《相思成災》中,就有一首同名主打歌曲《相思成災》,“相思成堆”句法與其相類,而“堆”字比“災”字更為可感可視、形象具體,讓人彷彿看到“相思”的冰雪堆滿枝頭,等待心上人的溫暖來融化、慰藉。“淚凝枝頭等著雪花飛”以花擬人、以人喻花。“淚凝枝頭”表示相思之苦。“等著雪花飛”意承前面“說好來冬還相許”句,等待來年冬季。整句意為,獨自承受相思之苦,盼望來年冬天雪花飛舞時的相聚佳期。

“躲開三季痴心為了誰,紅淚落處抱著雪花醉”。此為整首詞作的“詞眼”。其中,“躲開三季”頗出新意,表述新穎可喜!“躲”擬人化動作,表示有意為之,不願於春、夏、秋三季與眾芳爭奇鬥豔,獨守嚴冬,“傲雪寒梅獨自開,唯有伊人踏香來”的主觀意願。“紅淚落處抱著雪花醉”,“紅淚”典出宋代賀鑄《石州慢·薄雨收寒》 “將發,畫樓芳酒,紅淚清歌,便成輕別。”此處意為梅花之淚,寓意冰消雪融,苦盡甘來。

梅花三弄競芳華——陳瑞三首“梅花”歌曲比較賞評

《我是一朵梅花》是由陸游的代表詞作《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改編而來,象徵比喻化用,意境幽雅高潔,頗得放翁原詞神韻。

整首詞作採用“主歌+主歌+副歌+副歌+主歌+副歌+副歌+副歌+副歌+結尾句”結構,分為“主歌+主歌+副歌+副歌”和“主歌+副歌+副歌+副歌+副歌+結束句”前後兩部分。結構與前兩者有相近之處,前半部分相同。

整首作品用“麻(a、ia、ua)”韻,個別句子不押韻,以花擬人、以人喻花,梅花即人、人亦梅花,低迴深婉,一詠三嘆,以獨白的形式述說心曲。

如前所述,《我是一朵梅花》是一首改編古代詩詞的歌曲作品,但和安雯的《月滿西樓》(原詞為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王菲的《明月幾時有》(原詞為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等歌曲直接對原詞譜曲不同的是,其歌詞沒有一句照搬原詞作,而是全部經過改編演繹,如:“綻在寂寞的枝椏,等著誰為我牽掛”句,從放翁原詞的“寂寞開無主”脫化出來;“望著黃昏的天涯”由“已是黃昏獨自愁”改寫而來;“不追隨塵世的繁華”是對“無意苦爭春”的詮釋;“凋落也無牽掛”從“零落成泥碾作塵”中擷取轉化;“獨自在斷橋下芳華”揉合了“驛外斷橋邊”和“寂寞開無主”的句意;而“一縷清香一縷清香”則由“只有香如故”點化而來。

其他與放翁原詞作無明顯關係的詞句亦有可觀者:

“把心事幻成了一抹霞”。此句頗具詩意,把抽象的“心事”具象成一抹絢麗多彩的晚霞,無形化有形,難以名狀變為可感可知,原本平淡的話語的增添了許多韻味。

“藏在花蕊是那秘密情話”。此倒裝句是新體詩常用的表述手法,通常口語表述應為“秘密情話藏在花蕊裡”,經過改變詞序,詩意頓生,別有一番韻致。

“只為伊人只為伊人”。此句式值得玩味,由“只為伊人”這動賓短語重疊連綴構成,有“一唱三嘆”的韻致,低迴婉轉、反覆吟詠,加強情感、強化主題。再者,“為伊人”似從柳永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人消得人憔悴”(《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脫化而來,兼具《詩經·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之況味。

梅花三弄競芳華——陳瑞三首“梅花”歌曲比較賞評

5結語

綜上所述,陳瑞《新女人花》、《誰說梅花沒有淚》和《我是一朵梅花》這三首歌均為表現梅花的作品,三者薈萃,一副梅花畫卷徐徐舒展,絢麗多姿、韻味綿長。三者詞曲意境相較,各具特色、各成一格,爭奇鬥豔、競盡芳華。若必論伯仲,詞者,《誰說梅花沒有淚》以梅擬人、以人比花,表面說梅,實則喻人,全篇不著一“人”字,卻將“人”表現得淋漓盡致,構思新巧,不落痕跡,因而為最佳;《我是一朵梅花》為改編古詩詞作品,但並非照搬原詞,而是重新演繹,推陳出新,老樹綻新花,破舊立新,開創改編古詩詞作品一格,可居第二;《新女人花》文白相間、駢散熔鑄,化用經典、自成一體,亦頗可觀,列為第三。曲者,《我是一朵梅花》流麗雅緻、韻味雋永,深情款款、動人肝腸,應為第一;《誰說梅花沒有淚》歡快明麗、清新可喜,真摯感人、別開境界,可為第二;《新女人花》曲調簡單、舒緩流暢,低迴婉轉,甚有情致,列為第三。綜觀詞曲意境,則《我是一朵梅花》居首,《誰說梅花沒有淚》次之,《新女人花》為後。



梅花三弄競芳華——陳瑞三首“梅花”歌曲比較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