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做詩(3):功夫在詩外!

很多友友一談到詩,就說到,咱不懂平仄,不懂格律,看書也少,怎麼寫詩呢?大家不要有誤區,格律詩只是詩歌的一種,天下的詩歌並非格律詩一種,寫格律詩只有在對各種詩歌都能熟練把握後,寫出的東東才能象模象樣,一上來就學格律,欣賞可以,寫是寫不出來的。

我主張初學一定要從自由詩開始。這裡我建議只稱自由詩,別說現代詩,因為現代詩近幾年來已被人糟蹋得不成樣子了,以致人一聽到現代詩就想吐,看到現代詩人就想躲。所以還原詩歌的本來面目很重要,語言自由、形式自由、思想自由、情感自由、想象自由,無拘無束,熱情奔放,用自由詩這一稱呼再貼切不過了。

大家不要對自由詩不以為然,我們的詩歌文化就是從自由詩開始的,《詩經》的主體《國風》就是民歌,特點就是對主題一詠三疊,反覆吟唱,就是“復沓”描寫手法。後來的《胡笳十八拍》、《陽關三疊》、《梅花三弄》採取的仍舊是這一形式,直到現在的優秀歌曲,還是這樣,一段數段,圍繞的仍是一個主題,覺得還不過癮,再來段副歌,一人唱,眾人和,所有的氛圍都出來了。所以民歌的生命力強大啊,兩千五百年經久不衰!初學詩詞,從這裡很容易就能探到詩歌精髓,汲取營養。因為做什麼都講究一個追根溯源,源頭的水是最清徹透亮的。

還有友友有擔心,好不容易跟著對了這麼久的對聯,剛對對聯有了些感覺,又去做新詩,接不上啊!這點怪我,我開始做的是填詞,一連做了二十多期,沒幾個人理會,發現大家喜歡對對聯,於是一口氣做了三百五十四期。雖然大家都很留念,但是不行啊,老玩對聯沒多大出息啊,決定還是要補上這一課,雖然損失較大,粉絲一天天減少,我覺得還是不妨一試,才能對得起大家的信任與愛護。

學詩大家都知道有這樣一句話:功夫在詩外!就是說不能只關注詩歌之內的知識,眼睛得盯住詩歌的來源之地,那就是“生活”!詩歌來自生活,就必須歌唱生活,反映生活,寫出來的東東才會讓人感興趣,不至於別人看了昏昏欲睡,甚至想吐!所以我們必須煅練自己的觀察能力,死讀書是做不到這點的,只有不斷思考,不斷地問自己,是這樣的嗎?

因為押韻是所有詩歌都必須遵循的準則,所以學詩在形式上第一要學會的就是要押韻,不會漢語拼音的友友必須補上拼音課。你的句子如果韻押得好,就會有點“味”,這味其實就來自韻,沒有韻就無所謂“味”了。內容再好,只能歸類俏皮話、警句、散文之類了。

押韻先可採取七絕那樣的形式,就是首聯押韻,以後隔句一韻。自由詩的話,先學可以一韻到底,熟練後可以不斷變換韻腳,這樣更可以收到跌宕起伏,生動活潑的效果。哪天我們將花時間專做押韻這一課。

今天的題目:《功夫在詩外》

生活是詩歌的源泉,

讓我們走近源頭,探根溯源。

生活是一首詩 ,

是一軸軸美麗的畫卷。

生活是一團火,

把我們的激情點燃。

讓我們歌唱生活,讚美生命,

讓人生更加美好圓滿!
大家來做詩(3):功夫在詩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