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賞析|聽《梅花三弄》有感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琴曲的樂譜最早見於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譜》。《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一首琴曲《梅花三弄》覺別具風情。

藝術從來都是獨具一格的,而對於欣賞的人來說,思緒自然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即便大方向一致,小細節裡總有屬於自我的因素在,從而生髮出別樣的情懷。甚至於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境裡欣賞同一件藝術品,也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感受。

古琴賞析|聽《梅花三弄》有感

譬如我聽《梅花三弄》。

梅花,品高志潔,玉骨冰肌,凌寒送香,歷來都是騷人雅士筆下的寵兒,曲中的愛物。

作為曾經的笛曲或簫曲,《梅花三弄》是經後人改編而來的琴曲。但我私心裡以為,琴曲意境,更勝簫笛。笛音高亢,固然可以穿雲裂石,但少了幾許韻味。簫聲嗚咽,或許能抒纏綿悱惻,卻多了三分哀傷。唯有琴曲,中正平和,清微淡遠,凜凜具天地正氣,隱隱顯君子之風。

“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覆演奏三次。這種反覆的處理,大多數人的看法,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我以為除此之外,也自體現了梅花處變不驚的淡然與豁達。

整首樂曲共包括10個段落及尾聲由兩大部分構成。

前6段,是為第一部分,彷彿信息時代裡設置的單曲循環,流暢明快,清新活潑,但循環中又生變化,自然不會令人生出單調乏味的感覺。相反的,在三次清靈飄逸的泛音響起之後,梅花做人的氣質與節節向上的高尚品質,便都一點一點呈現在聽者面前。

第二部分與前一部分相比,有了極為鮮明的變化。旋律顯得更加跌宕起伏,節奏急促,音調多變,聽來似乎是不穩定,可是卻恆定地讓我們看到了一樹梅花凌寒怒放傲然挺立的剛毅畫面。這樣的無畏與堅挺,豈能不說是她的豁達與淡然所致?

第二部分的內容,還妙在對梅花形象塑造的變化上。賞梅之人自有體會,倘若梅林中處處都是一片肅殺,固然能感受到梅花的孤高,但終究會讓人心生去意,不敢久居。因此琴曲裡巧妙為我們呈現出一靜一動、一柔一剛,剛柔並濟的梅花形象。

於是,我們眼前的梅花,愈發千姿百態,隨心所欲起來。於是,我們再聽梅花,除了可效梅花之品行高潔,也可賞梅花之恬淡灑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