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一首歌頌君子之真、君子之情、君子之操的恢弘詩篇

——古琴曲《梅花三弄》文化背景及美學分析

向陽光

一、古琴簡說

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也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絃琴,琴身長約1.2米,寬約20釐米,琴面是由桐木做成,琴上既無品也無碼。古琴音域寬廣,超過4個八度;琴上用13個徽位標明泛音的位置,同時也指出左手按指的弦位。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古琴的演奏技巧非常豐富,手法多達50餘種。每種技法大多以左手按弦,右手撥絃,通過左手的演奏技法,達到古琴以韻補聲的效果。古琴的音色十分豐富,以古樸、深沉為特色,比較內斂、含蓄。在古琴音樂中,音色大體分為三類,分別為散音、泛音和按音。散音:有如大地般空闊、堅實,音色深沉、渾厚;泛音:猶如天空般高遠、空靈,音色輕盈、飄逸;按音:好似人的腔調,如泣如訴,細膩感人。古琴既可以模仿出優美、淡雅、空靈的山谷回聲,又可以表現奔騰的流水聲,因此受到歷代文人的喜愛。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二、曲名來由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我國古琴音樂中保存下來年代較早的一首作品,它旋律優美、流暢,形式典雅、獨特,具有很高的藝術性。關於樂曲的產生,一般說法都把它歸及東晉時期(317—420)的桓伊。

桓伊,字叔夏,小字野王,出身士族大家。他曾與東晉名將謝玄一起在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中大破前秦符堅的進攻,立下了赫赫戰功。桓伊不僅是個有盛名的東晉大將,還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桓伊擅長聲樂,他唱輓歌與羊曇唱樂歌、袁山松唱《行路難》辭,被時人稱為“三絕”。他的樂器演奏水平也堪稱一絕,善吹笛,能彈箏,據說曾得到東漢蔡邕製作的“柯亭笛”(用柯亭的竹子製成的笛子,聲音清越嘹亮)。桓伊苦心鑽研吹笛技法,盡得其妙,名聞天下。桓伊有“笛聖”之稱,琴曲《梅花三弄》就是根據他的笛譜改編的。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桓伊

《晉書》中稱桓伊“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桓伊尤擅長吹笛(即現時之簫,古代稱笛),有一次,大書法家王徽之(我國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在路上偶而遇見桓伊,素各羨其名,王邀桓伊吹奏一曲,桓伊為人謙遜,當時雖已顯貴,兩人又素不相識,仍下車欣然為王徽之操笛奏了一曲《三弄》之調:一弄寒山綠萼,二弄姍姍綠影,三弄三疊落梅。笛聲悠揚悅耳,清亮激越,演技高妙絕倫,曲意深長。桓伊吹完後,一言不發,便直接上車開路,王徽之不明覺厲,連點個讚的機會都沒撈著。這個故事收在《晉書·桓伊傳》和《世說新語·任誕》中,在音樂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這首樂曲就是著名的《梅花三弄》。

該笛曲從晉隋一直流傳到了唐代,後經唐代琴家顏師古移植改編為琴曲,從此這首樂曲便在古琴音樂中保存下來,流傳至今。曲譜初見於我國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明代琴譜《神奇秘譜》,其中簡明記載:“是曲也,昔桓伊與王子猷聞其名而未識,一日遇諸途,傾蓋下車共論。子猷曰:‘聞君善於笛?’桓伊出笛為梅花三弄之調,後人以琴為三弄焉。”之所以命名為《梅花三弄》,一則因為樂曲是借物詠懷,以梅花的晶瑩玉潔、清新脫俗、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為內容,表現梅花在寒風中不畏嚴寒、迎風搖曳的剛勁不曲的個性,抒發那種清高傲視、堅貞不屈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二是由於音樂中有一個相同的曲調,在不同段落中重複出現了三次(這是我國古代音樂中的一種曲式手法,曾有“高聲弄”、“低聲弄”、“遊弄”之說),這裡的“弄”字具有現代音樂術語中“變奏”的含義。琴曲《梅花三弄》以泛聲演奏主調,並以同樣主題在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彈奏三次,故稱為“三弄”。今琴曲中“三弄”的曲體結構就是這種表演形式的遺存,這便是樂曲標題的來由。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另有一種說法,認為《梅花三弄》應是顏師古創作的琴曲,而《晉書》所載桓伊吹奏的笛曲只是“三調”而已。但不管怎樣,“三弄”這種曲體在東晉時期便已流行,應是沒有疑問的。

琴曲《梅花三弄》通過對梅花凌霜傲雪神態的描繪,讚頌了梅花高潔不屈的節操與氣質,是一首充滿中國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禪琴譜》說:“曲音清幽,音節舒暢,一種孤高現於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須從容聯絡,方得其旨。”樂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魏晉文人那種超脫塵世、孤芳自賞的思想感情。

三、文化背景

花木、山水向來是人們樂於歌頌、吟詠的自然母題,人們通過對花木、山水的歌詠上升到對人們“品德”、“志向”等方面的歌詠,借對自然事物的吟詠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思想抱負、精神所向等等。這在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中,都有所體現。同樣地,無論是繪畫還是音樂,並非僅僅注重對形象的接近原貌的描摹,而更多地通過“傳神”也就是通過展現其精神氣質、意蘊來體現其審美意義和價值。音樂作品《梅花三弄》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自古以來,梅花以其清麗雅潔的韻致和不畏霜雪、傲世獨立的精神,成為中國文人最為喜愛的花卉之一。歷代文人都愛把自己的心懷、情操和趣味融入梅花一塵不染的恬淡之中。梅花的枝虯蒼勁嶙峋、風韻灑落,自有一種飽經滄桑,威武不屈的陽剛之美。而梅花香味別具神韻、清逸幽雅。因而,中國人對“梅花”有著特殊的尊敬和喜愛,它已成為國人某種人格的化身。故此,梅花自然就成為古今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人們寄情於梅花,以詩、畫、樂來表現梅花潔白、芬芳、耐寒的特點以及傲霜高潔、情趣高雅等具有高尚人格美的品質。《詩經》中就有《小雅》《召南》《陳風》《曹風》等。宋代詩人范成大在《梅譜》中說:“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石為貴。”還有宋代的陸游、明代的高啟等人也曾以詩頌梅。畫界自宋朝以來就有人畫梅。到了明代以“梅、蘭、竹、菊”為獨立的畫料,稱為以梅為首的“四君子畫”。相比之下,歌頌梅花的樂曲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了。正因為如此,一首琴曲《梅花三弄》更覺別具風情。“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審音者在聽之,其恍然身游水部之東閣,處士之孤山也哉。”“從容和順,為天地之正音;而仙風和暢,萬卉敷榮,隱隱現於指下。但新聲奇變,稍近時俗,然恬靜幽清亦古曲也。”琴曲《梅花三弄》,以音樂的形式,表達古人對於梅花的敬愛之情。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四、美學分析

古琴曲向來被人們認為是曲高和寡,但有些琴曲幾近於家喻戶曉卻也成為不爭的事實,比如《高山》、《流水》、《廣陵散》、《梅花三弄》等。琴之技法與琴曲意蘊自然是高深微妙,而樂曲的旋律卻深受人們的喜愛,打動著人們的心靈,是人們借物詠懷述志,並藉以歌頌、讚美人之高尚情操的佳作。下面僅就琴曲《梅花三弄》,與大家一起來鑑賞剖析。

當你聆聽婉轉、悠揚的《梅花三弄》時,很容易讓你沉浸在梅花的高潔與清逸中,陶醉於梅花的婀娜和傲氣裡。馨鼓聲聲,梅花點點,潺音串串,優雅的旋律將你融入“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的意境。《梅花三弄》:一弄叫月,聲入太霞。琴音清澈,如花苞欲綻,舞玉翻銀;二弄穿雲,聲入雲中。琴音清實,如滿庭梅香,蕩人心神;三弄橫江,隔江長嘆聲。琴音清越,如疏影橫斜,遺世獨立。又有說梅花的花期內,一天賞梅花分早、午、晚三個時間段。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瑩潔白,幽香陣陣;午時的梅花繁華盛開,燦爛芬芳,笑臉迎人;而傍晚的梅花伴著西斜的夕陽,落英繽紛,景緻非常迷人。還有把之比作像徵著梅開三度,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韻味。整首樂曲由兩部分構成,包括10個段落及尾聲。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第一部分(第1-6段)的音樂形象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肅殺的“嚴冬”形象,樂曲以渾厚堅實的散音、按音,勾畫出一幅霜晨雪夜,草木凋零,只有梅花傲骨靜靜開放的畫面,它是樂曲的基本底色。樂曲的第1、3、5段均用實音演奏,用以表現梅花所處的艱苦環境和不畏嚴寒的剛毅品性;另一類是高潔、安詳而又生機勃勃的梅花神態,以清越的泛音段落來表現,這段曲調輕巧、跳躍地循環出現,即樂曲的第2、4、6段,彷彿使人看到含苞待放的花蕾,迎風搖曳……這兩類音樂形象具有比較明顯的對比性。這部分是一個帶循環性的多段曲式,其特點是由同一主題與插部作輪迴再現,造成連續的迴旋運動。主要採用循環再現的手法,即以“三弄”為核心。該旋律流暢而優美,節奏明快而富於動感,音色清亮。其中泛音主題重複三次,使曲調清新活潑,從而突顯出梅花高雅的人之性格、氣節與節節向上的高尚品質。

樂曲1(第1-13小節)的開頭,是全曲一個親切優美的引子,一個節奏稍自由的散板樂段。曲調開始主要是營造一種初冬時節,陰雲密佈、冷霧瀰漫,梅樹隱隱約約、忽隱忽現的氛圍。曲調從低音區緩慢奏出,大跳音程以及同音反覆的進行使旋律流暢,柔中見剛,氣氛顯得深沉肅穆但又不失親切感:僅短短几小節的引子部分,就已經使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幅寒冬臘月的霜晨雪夜、草木凋零,唯有梅花鐵骨錚錚在風雪中傲然挺立的畫面。音調低沉、莊重,親切優美,音色渾厚明亮,節奏則具有平穩、舒緩、寬廣和跌宕起伏的對比因素,精練地概括了全曲的基本特徵:

1 2 |1 6 |56 2 |23 6 - |3 3 |3 . 21 |

1 2 |1 6 |56 2 |23 6 |3 . 21 |6 1 |

1 . 16 |1 1 |1.1 11 |61 1216 |56 1 |1 2 |

1.1 12 |2321 23 |5 - |2 15 |6 . 1 |1 123 |

2321 6 |1 1 - ||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這段在古琴低音區出現的曲調,音色渾厚明亮。十二小節以五、六度的上下行大幅跳進音程為特徵,使旋律的轉折富有層次感,結合穩健的節奏,顯得蒼勁有力,富有莊重的色彩,彷彿是對梅花的讚頌。該段動靜相諧的對比、明暗反差的襯托,使得梅花的寒香之美油然而生。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著名古琴演奏家龔一

2一弄,第14-57小節),緊跟在引子之後,音樂主題第一次呈現,是一個結構完整的泛音段落,該曲調並且獨立成段。這段全部採用清亮透明的泛音技巧彈奏,使音色顯得空靈、輕盈,極富美感。一度,初冬時節,梅樹枝幹枯澀、枝頭開花稀少,欲露還藏,在清冷的夜風中蕭瑟抖動。音節第一次在泛音段出現,聲音渺小、微弱細膩,表現梅花迎著寒冷嚴冬到來的頑強掙扎的心態,顯示了梅花那冰清玉潔、高雅脫俗的氣韻。曲調來源於開始部分的引子,因而屬於遞進式的發展,附點節奏型的運用使簡潔旋律更加跳躍、輕巧,使樂曲柔中帶剛,節奏活潑,富有動感,泛音曲調猶如是對梅花的特寫,勾畫了“風蕩梅花,輕輕舞玉翻銀”的景象,賦予曲調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推動樂曲向前發展,彷彿為我們展現了靜夜明月之下,一朵朵、一瓣瓣晶瑩剔透的梅花在微風中翩翩起舞的生動場面:

15 5 |5 . 32 |15 5 |5 . 32 |12 123 |55 5 - |5 6.5 |

3 3 - |5 1 |6.5 3 |3 . 2 |1 . 2 |123 65 |5 5 . 32 |

12 3 |2 5 |3.2 16 |1 . 61 |2 1 . |1 - ||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這一特定的泛音主題音調又分別在第4段(二弄)和第6段(三弄)各變奏一次,由此形成了“三弄”。三次重複旋律變化不大,主要採用在音區上的對比。如在第4段二弄)中,主題音調第一次再現。二度,深冬時節,梅樹枝幹飽滿,梅花大片的綻放,滿樹飄紅,尤其在漫天飛雪中不畏嚴寒、傲然綻放。音節第二次在實音段出現,展現了梅花在寒風飛雪中鼓盪,梅花飄遙,初顯傲雪身姿;

35是插部,音樂作為主題的鋪墊、襯托,象徵著處於陶醉中的人對自己所傾心的梅花的觀賞、品玩、陶醉及深情讚頌;在6三弄)中則又把“二弄”中的同音反覆換成了八度跳躍,從而起到了一種跌宕起伏的效果。三度,殘冬時節,梅樹枝椏開花碩大,更有綠芽相伴,在帶有冰凌的溪水旁戲弄著花影、葉影、月影,象徵著冬去春來,萬物開始復甦。音節第三次高音出現,而且伴有顫音,說明春天要到了,有一種非常喜悅歡快的節奏情趣,而且後面快板就可以聽出這種感覺了。該段較之於前兩弄,曲調根據音樂需要進行了一定的拓展,更添一份活潑、動感,平添一份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音調剛柔相濟,蒼勁輕巧並存。儼然風吹雪壓,梅自傲立……這段優美流暢的曲調在這部分音樂中三次循環出現,這種反覆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凌霜傲雪次第綻放的英姿、不為雪屈、傲然挺立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它形象地顯示出梅花恬靜而端莊典雅的神態。整個這一部分是梅花的靜觀形象,譜寫了它在淡、靜、凌寒的環境中笑綻枝頭的畫面。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我國古琴以擁有眾多的泛音而著稱,十三個琴徽是泛音所在的標誌,七根弦上則相應有九十一個泛音,其中包括對稱重複的泛音在內。這段曲調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的對比色彩也有些微妙的變化,從而刻畫出非常細膩的音樂意境,使得梅花的形象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曲調的三次反覆出現,類似古代歌曲的反覆吟詠,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也好像古代文人在反覆吟誦古代詩詞一樣,久久縈繞在我們耳旁。

第二部分(第7—10段)是樂曲的高潮部分(第58-70小節),它是從高音區開始的。曲韻豐富多變,韻味深厚。總體上,該段講究古風之味,是全曲中要求體現琴味最為濃郁的段落,也就是音樂的發展側重於此。這一部分開闢了另一種境界,與前一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塑造了梅花另一個新形象。樂曲運用一系列急促的節奏和不穩定的樂音,烘托出風雪交攻、動盪不安的氣氛,從而表現了梅花傲然挺立在寒風中的堅毅畫面。這部分一靜一動、一柔一剛,剛柔並濟,對比鮮明,彷彿為我們展現了梅花千姿百態的優美形象。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以樂曲7的部分曲調為例:

4/4 3/4 2/4

2 353535 |5 . 5 55 555 |5 5 6 |653 35 665 |

3 3 35 |3 3 |33 33 |33 53 |3 5.3 53 |

3 . 333532 |12 3 |3 53 53 3 |335 3532 |

11 2312 |3 3 . 2 |……

這段曲調出現了新的音樂素材,其梅花形象帶有戲劇性,在音調和節拍的變化上與泛音曲調形成強烈的對比,它強調調式的三度音,並多次運用八度大跳的手法,使旋律線跌宕多姿、大起大落、波浪起伏,在演奏手法上也極為活躍、多變,採用輪指、跪指、掐起、撥刺、滾拂、長鎖、短鎖等手法,使音樂表現出一種風雪交加的意境,尤其在音樂轉入高音區。二分音符的反覆進行,八分音符與十六分音符的結合以及切分節奏型的巧妙貫穿,使曲調高亢流暢,節奏顯得更加鏗鏘有力,情緒高昂而熱烈,進一步塑造了梅花威嚴挺拔的英雄氣概。運用堅實的按音奏出強有力的音調,更突出地刻畫了梅花迎風斗雪、剛健挺拔的堅毅形象。同時,在緊張的情緒表現中也把全曲推向了高潮。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如果說“三弄”的主題刻畫了梅花清香悠遠、恬靜潔白的性格,那麼這一段的音樂彷彿為我們勾畫了梅花於歲寒之中昂首挺立、臨風搖曳的形象。在隨後的9中,曲調又在中、低音區再現了第7段的主題旋律,更為渾厚有力,更顯蒼勁氣質。樂曲採用切分節奏、高低音區的頻繁跳躍、交替奏鳴,此起彼伏,情緒激越,大有競相怒放之勢,梅花傲骨凌凌的性格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無論雪壓霜欺,越顯其孤蹤之不可企及,梅花精神真可謂超乎曠絕,採冷豔,挹幽香,友芳姿,終非凡骨。

8只是起了連接的橋樑作用。10音樂漸慢漸弱,使高潮的氣氛逐漸平穩下來,旋律中似乎透著幾分感嘆,並通過節奏對比和調性變化將樂曲引向一個新境界。

整個第二部分是梅花的動態意象,利用音色對比和節奏對比,與第一部分音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刻畫出梅花迎風而立,與寒風搏鬥的形象。此部分象徵梅花不懼寒霜、臨風搖曳的意態,以其梅花的鐵骨、冷香的自然屬性,笑戰、笑弄風霜的姿容,映射和歌頌了高雅、貞潔的人的性格和氣節。由於第一部分的音調滲透、貫穿,且有合尾性質,又使得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保持了統一性。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部分(第71-74小節)與引子部分遙相呼應,也是稍自由的樂段,近似散板。在輕鬆自如的氣氛中進行,樂曲慢慢復歸平靜、閒適。其後,樂曲情緒漸漸平穩,不斷飄出嫋嫋餘音。它運用調式屬音下行向主音過渡,然後它由各段固定的終止型樂句經變化後用泛音輕盈地奏出,在漸慢、漸弱中穩定地收束在宮音上,將樂曲引向清雅、深遠的境界,空靈、飄逸,令人遐思無限。體現梅花在春天到來的時節,可以慢慢放開來欣賞陽光,在春光中慢慢凋謝零落的心情。如同樂者的吟頌,餘音繞樑,回味無窮,彷彿在經歷了風蕩雪壓的考驗之後,一切重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梅花依然將它清幽的芳香散溢於人間:

5 5 |5 . 3 |2 2 |2 1.6 |5 - |1 - |1 - ||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從琴曲《梅花三弄》的整體結構來看,它實際是從“散起”到“入慢”,爾後逐步加速,節奏也越來越複雜而多變,具有“一氣呵成”的結構推動力。最終實現了樂曲整體結構的渾然一體和統一平衡。該曲通過兩個部分並運用各種對比手法,描繪了梅花在靜與動兩種狀態中的優美形象。此曲通過對梅花的描述,讚美了梅花不畏寒冷開出芬芳美麗的花朵,為春天百花競放領先精神,賦予了人生積極向上的態度,鼓勵我們去學習梅花堅貞不屈、純潔高尚的品質。樂曲通過讚頌梅花的高貴品質來烘托中國文人那種超凡脫俗、孤芳自賞的思想感情境界。中國傳統藝術中所體現的清瑩透明之境,實乃植根於中國民族文化精神之生命境界。而在音樂中的“梅花”,從一開始就具有精神性的意象,溝通著中國文人的心靈世界。“冰姿迥然天賦奇”,“寂寂軒窗淡淡風”,一庭皓雪,滿窗清光,其中梅枝疏影,無限幽情,無限空濛,滿庭深寂之中,杳無人蹤,只有梅花留下其襲襲的清香,沁人心脾……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用北宋林逋的《山園小梅》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來比賦琴曲《梅花三弄》,確實可視為詠梅的千古絕唱,它成功地描繪了梅花清幽香逸的風姿。《梅花三弄》是一首歌頌“君子之真,弄清風”、“君子之情,弄飛雪”、“君子之操,弄光影”的恢弘詩篇,它抒發的是作者堅貞不屈和剛毅不拔的氣質,它是人們心靈美、風格高的藝術寫照,是人們生活中、精神上的春天。《梅花三弄》給我們的藝術聯想和審美意象是:清遠而幽深;體現的風格是:超凡、脫俗;使用的語言是:清新、自然;所表現的形象是:貞潔、高雅;所反映的情緒是:樂觀、向上;所蘊含的精神是:梅花在無畏中笑弄風霜,既無怒目環眼,又無悲愴、恐慌,是十分樂觀、浪漫的潔美形象。同時它也是晉代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之風的藝術體現,是那個時代心靈美的真實反映。這首樂曲雖然無處不具有高超的技藝,但絕無炫技的痕跡,這真正是中國人在審美追求上的最高境界。在晉代出現這樣的精品,是那個時代知識界覺醒的產物。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梅花三弄》這首具有高雅氣質的樂曲除在古琴上被演奏外,還被許多音樂家改編為鋼琴獨奏曲、琵琶獨奏曲、古箏獨奏曲、編鐘與樂隊合奏及笛簫合奏曲等民樂合奏多個演奏版本 。故而,琴曲《梅花三弄》特有的恬靜、淡雅、清新、極富深刻內涵的曲調以及它鮮明的藝術形象和特有的藝術魅力,在今天仍然深受人們的青睞。

歷代文人曾多有題詠:“明月自聞三弄笛;白雲長對六朝山。”“桓伊曾弄柯亭笛,吹落梅花萬點香。”“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春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這繞樑三日、流傳千古、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梅花一弄愁,映月憂,朝霞秀。啜玉露香幽,欲藏還露,脈脈含羞;梅花二弄淚秋,祥雲遊、青鳥探看留。月來弄影香滿樓,粉霞白雪潤眸;梅花三弄惜芳流,落紅碧水悠悠。淡煙暮靄殘收,誰又能夠,挽夕陽醉休?梅落忽現芽透,盼冬走、迎春芬芳奏。梅花三弄知否,紅塵幸與君廝守。

向陽光簡介

桓伊雖遠逝千古,然而美妙絕倫的琴曲《梅花三弄》仍唱響神州

湖南臨湘人,大學文化,中學音樂高級教師,國際作者作曲者聯合會(CISAC)會員、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會員、中國二胡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會員、湖南省音樂評論家協會理事,“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獲得者、中國音樂學院藝術水平考級優秀指導老師、《音樂教育與創作》專欄作家,曾被聘為湖南省教科院音樂評委、湖南理工學院音樂系客座教授、《樂苑園丁的歌》《花語》雜誌副主編。先後在國內外發表文藝作品、音教論文800餘首(篇) 。《沁園春·國慶感懷》《西江月·祖國六旬贊》《清平樂·黨誕九秩感賦》《鷓古天·頌十八大》《搗練子·盛世召開十八大》等40餘首詩詞、15條語錄榮獲全球華人聯合會(HRA)、世界華人作家協會金獎、特等獎;《美麗臨湘·組詩》(26首)榮獲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最佳獎;《中華輝煌》等2首歌詞獲湖南省文聯一等獎;作品榮入《全球優秀華人詩歌頌典》《古今中外名家語錄精編》等6部詩歌銘言集。《獻給老師的禮物》等8件作品參加了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舉辦的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系列大展並獲銅鼎獎;《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賞析》等2篇美學論文榮膺“世界學術貢獻獎”金獎;《摭論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等10餘篇論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國教育學會評為一、二、三等獎; 8篇論文蟬聯湖南省教科院一等獎; 4首歌曲獲全國徵歌大賽金、銀獎;《我的中華》《我們擁抱春天》等50餘首歌曲入選《全國教師作曲家歌曲集》《中國當代優秀校園歌曲》等8部歌集。著有《音樂文化與素質教育》《中國音教十家優秀歌曲專集》等10餘部。藝術成就及代表作入選《湖南文藝六十年·音樂卷》《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音樂家名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