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聲做了靈魂的橋樑,恆子野王子猷遇知音

王子猷 劉義慶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

遇桓於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雲:“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雲:“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世說新語》

笛聲做了靈魂的橋樑,恆子野王子猷遇知音

這一年,王子獻應召赴京城建康(今南京),泊舟於郊外青溪碼頭,煙水渺渺,獲葉蘆花,忽聞岸上有車馬轎耕經過,有人打眼一看,道:“那便是祖子野啊!”接下來發生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卻又飄逸、雋永,充滿難以言說的韻味,是魏晉風流的一聲醉人餘響。先看看兩位主人公的背景。王子獻,王羲之的第五子,出身東晉頭等高門的琅邪王家。《晉中興書》對其人評價為:“卓萍不羈,欲為傲達,放肆聲色頗過度。時人欽其才,穢其行也。”眼高於頂,玩世不恭,領國家體祿,卻不問公務,尸位素餐,仗著家族背景,誰也奈何他不得。

笛聲做了靈魂的橋樑,恆子野王子猷遇知音

桀驁不馴的王子猷

皇帝竟然還把他召到京域,任黃門侍郎——天子近臣,清貴榮耀的職務,他也沒放在眼裡,幹幾年就甩手回家,繼續做他的富貴閒人去了。在道德、功業等範疇內,此人的風評確實不好。但勝在有情調,有品味,有別出心裁、獨此一家的名士風範。什麼“雪夜訪戴”“看竹何須間主人”等史上有名典故,都是他幹出來的。桓子野,即桓伊,東晉名將桓宣之族子,本人亦具軍事才幹與政治抱負。不過,更為名流們所津津樂道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擅吹笛(魏晉時期所謂的“笛”,實為豎吹,六孔,類同日本的尺八簫),為“江左第一”。

笛聲做了靈魂的橋樑,恆子野王子猷遇知音

又擅彈箏、唱歌,唱的是輓歌。魏晉時期的士大夫們,雅愛在酒宴上唱送葬的輓歌,只因時局動盪,生死亂離尋常,生命的憂患意識空前強烈,故抒憂娛悲耳。桓伊不僅愛唱,每聽別人唱得好,還不能自持地大呼“奈何!奈何!”也是一時之風流俊彥。桓伊從岸上經過,可不像王子獻那般清閒,此時他已為朝廷立下了不少功勞,名列達官顯宦。不料被陌生人喚住,要求吹個笛子來聽聽。要知道,魏晉門閥世家極其注重面子,講究禮儀,王子猷這麼幹,實屬無禮冒犯。出乎意料的是,桓伊二話不說,下車,坐胡床,持笛而吹。笛曲為自度,名為《三調》,也即後世的《梅花三弄》。原文中這段描述非常簡潔,純用動詞,無任何描寫與形容,然而,更使我們的想象無窮。

笛聲做了靈魂的橋樑,恆子野王子猷遇知音

是時,寒江冷落,遠處白鳥低迴,舟中人,岸上人,皆屏息靜聽,連川流不息的水聲、風聲也沉寂,有笛音乍起,鳴咽而出,漸至裂雲,又婉轉三弄,恍憾間,如有寒梅綻放,冷香沾上人衣……這才是最宜吹笛的環境,也是最宜賞笛的時分,借天地之廣,江河之永,盡展樂曲的曠遠清幽,這時候,才會知道,王獻之無禮的一“邀”,是多麼恰到好處,桓子野無辜的一“奏”,是多麼自然渾成。兩人只是初遇,未來也不知如何,一入京城,友敵難分。但當此刻,這一相遇裡,卻有著山高水長。故事最美的部分就在這裡,笛聲做了靈魂的橋樑。

笛聲做了靈魂的橋樑,恆子野王子猷遇知音

以音會友

桓子野肯下車吹笛,並非因為他是有名的好脾氣,也並非對王家勢力的謙讓,只是因為,他知道,那一葉腐舟中的人,能夠懂自己的曲子。據地方誌記載,故事發生的準確地點,在上元縣東南青溪橋右側,今為南京市江寧縣地。原名蕭家渡,後便因此事改為“邀笛步”,行人經過,猶可知案襲舊風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