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做了灵魂的桥梁,恒子野王子猷遇知音

王子猷 刘义庆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

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世说新语》

笛声做了灵魂的桥梁,恒子野王子猷遇知音

这一年,王子献应召赴京城建康(今南京),泊舟于郊外青溪码头,烟水渺渺,获叶芦花,忽闻岸上有车马轿耕经过,有人打眼一看,道:“那便是祖子野啊!”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却又飘逸、隽永,充满难以言说的韵味,是魏晋风流的一声醉人余响。先看看两位主人公的背景。王子献,王羲之的第五子,出身东晋头等高门的琅邪王家。《晋中兴书》对其人评价为:“卓萍不羁,欲为傲达,放肆声色颇过度。时人钦其才,秽其行也。”眼高于顶,玩世不恭,领国家体禄,却不问公务,尸位素餐,仗着家族背景,谁也奈何他不得。

笛声做了灵魂的桥梁,恒子野王子猷遇知音

桀骜不驯的王子猷

皇帝竟然还把他召到京域,任黄门侍郎——天子近臣,清贵荣耀的职务,他也没放在眼里,干几年就甩手回家,继续做他的富贵闲人去了。在道德、功业等范畴内,此人的风评确实不好。但胜在有情调,有品味,有别出心裁、独此一家的名士风范。什么“雪夜访戴”“看竹何须间主人”等史上有名典故,都是他干出来的。桓子野,即桓伊,东晋名将桓宣之族子,本人亦具军事才干与政治抱负。不过,更为名流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擅吹笛(魏晋时期所谓的“笛”,实为竖吹,六孔,类同日本的尺八箫),为“江左第一”。

笛声做了灵魂的桥梁,恒子野王子猷遇知音

又擅弹筝、唱歌,唱的是挽歌。魏晋时期的士大夫们,雅爱在酒宴上唱送葬的挽歌,只因时局动荡,生死乱离寻常,生命的忧患意识空前强烈,故抒忧娱悲耳。桓伊不仅爱唱,每听别人唱得好,还不能自持地大呼“奈何!奈何!”也是一时之风流俊彦。桓伊从岸上经过,可不像王子献那般清闲,此时他已为朝廷立下了不少功劳,名列达官显宦。不料被陌生人唤住,要求吹个笛子来听听。要知道,魏晋门阀世家极其注重面子,讲究礼仪,王子猷这么干,实属无礼冒犯。出乎意料的是,桓伊二话不说,下车,坐胡床,持笛而吹。笛曲为自度,名为《三调》,也即后世的《梅花三弄》。原文中这段描述非常简洁,纯用动词,无任何描写与形容,然而,更使我们的想象无穷。

笛声做了灵魂的桥梁,恒子野王子猷遇知音

是时,寒江冷落,远处白鸟低回,舟中人,岸上人,皆屏息静听,连川流不息的水声、风声也沉寂,有笛音乍起,鸣咽而出,渐至裂云,又婉转三弄,恍憾间,如有寒梅绽放,冷香沾上人衣……这才是最宜吹笛的环境,也是最宜赏笛的时分,借天地之广,江河之永,尽展乐曲的旷远清幽,这时候,才会知道,王献之无礼的一“邀”,是多么恰到好处,桓子野无辜的一“奏”,是多么自然浑成。两人只是初遇,未来也不知如何,一入京城,友敌难分。但当此刻,这一相遇里,却有着山高水长。故事最美的部分就在这里,笛声做了灵魂的桥梁。

笛声做了灵魂的桥梁,恒子野王子猷遇知音

以音会友

桓子野肯下车吹笛,并非因为他是有名的好脾气,也并非对王家势力的谦让,只是因为,他知道,那一叶腐舟中的人,能够懂自己的曲子。据地方志记载,故事发生的准确地点,在上元县东南青溪桥右侧,今为南京市江宁县地。原名萧家渡,后便因此事改为“邀笛步”,行人经过,犹可知案袭旧风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