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为兰考治理三害,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为何如此信他

放开那历史,揭秘真的过去。清官海瑞去世,南京全城人自发穿白衣戴白帽站路边祭奠哭拜,场面惊天动地;还有一位书记,出殡时百姓呼天喊地,他的棺木难以入土,这个人,就是焦裕禄。究竟焦裕禄的葬礼上发生了什么?焦裕禄做了什么值得百姓如此?他为百姓又留下了什么?

焦裕禄为兰考治理三害,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为何如此信他


这,先要从焦裕禄造福兰考人民的事迹说起。60年代的河南兰考,是一个以难民逃荒、出去要饭而出名的地方。兰考的火车站,每日挤满了扛着大包小包的百姓,他们只要有车来,就堵截,挤着上车,车拉到哪算哪,下车就要饭。焦裕禄在1962年被调到兰考县工作,到了兰考火车站,他亲眼目睹了火车站那一幕幕背井离乡的情景。他到兰考报道,发现了兰考的复杂情况:内涝不断,风沙四起,盐碱地大片,百姓贫苦交加。而36万兰考县人的希望,全寄托在了这位新任的书记焦裕禄的身上。

焦裕禄为兰考治理三害,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为何如此信他


他骑着自行车,了解了兰考的每一处。解决百姓的吃饱饭问题,是第一位,他想办法找国家“要饭”,不想再让群众出去要饭。焦裕禄冒着掉帽子的风险派人去全国各处购代销粮,还派一些干部到全国丰收的地区拿着批下来的救济款,买计划外的一些代食品,如红薯片,苜蓿片等,买来以后才去以功代账的办法来补助,社员只要开始劳动,就有粮食,还有食品发,就这样,百姓再不出去要饭了,积极性也高了。粮食和代食品到了,焦裕禄亲自挨家挨户的去给每家发,还坐在床头询问困难情况。

焦裕禄为兰考治理三害,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为何如此信他


自救,是最大的出路。焦裕禄将土地分给每家每户,自己负责几亩土地,因而,出去逃荒的人,有的回来了,觉得有盼头了。他成立专门治“三害”的办公室,开始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从此,焦裕禄白天调查,晚上写报告,办公室成了他的寝室。这期间他走访了全县140个大队中的120多个。长期的劳累,他的肝病愈发严重,却没有时间顾及。他发现土地沙化的严重后果,决定在沙丘上贴上於土,一万五千亩的流动沙丘,都给封上了,还长出了草。

焦裕禄为兰考治理三害,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为何如此信他


面对固沙和能发展农业的问题,焦裕禄在和农民常常交流,发现了泡桐树的特性:耐盐碱,速生,能够保护农田,根向下扎,不影响田作,由此他决定一亩地种20棵泡桐树。只1963年一年,焦裕禄带领群众共种植了5万亩泡桐。“农桐间作”的模式,治住了黄沙,制服了盐碱,贫瘠的兰考大地变为了万里绿荫。现在,泡桐成为了兰考的支柱产业,成材的泡桐,大都成了几家乐器厂的优质木料源。其中有一棵,已是参天大树,是焦裕禄亲自栽下的,人们给它起名为“焦桐”。

焦裕禄为兰考治理三害,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为何如此信他


随着日积月累的疲劳,焦裕禄肝病也越来越严重,刚到兰考时,大冬天焦裕禄穿棉衣第二个和第三个扣子都不扣的,左手始终在里面,后来才知道他用手指顶着自己的肝部。1964年1月,焦裕禄做治理沙碱水行动的报告,算是到兰考给自己交的第一份答卷,此时他肝病发作厉害,被地委书记劝服去看病,众人才知道了他病情的严重。而焦裕禄,忍着晚期的肝癌巨痛,依旧在工作岗位,继续治理“三害”,稳固沙地,下乡、作报告、批文件、开会等,他用茶杯,棍子等顶住自己的肝部,始终坚持着为群众多做一件事的信念,长时间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了一个窟窿,最终,在兰考的第475天,1964年5月14日,他终于疼倒下了,与世长辞,年仅42岁。

焦裕禄为兰考治理三害,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为何如此信他


送葬的那天,兰考接上人山人海,上万名百姓披麻戴孝,街道的树枝上挂满了布条,百姓老少涌上棺木放声痛哭,人们退一步磕一个头,广场到墓地三公里路,人们却走了三小时。在墓地,有十几个人跳进墓穴,边上站成两道人墙,他们不让焦裕禄的棺木下葬,县领导说服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拽绳的人才一点点可以放下去,当绳一松手,成千上万的人立即从四面八方冲向墓穴,悲痛欲绝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将一把把黄土盖住了棺木,没动一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焦裕禄把自己的生命最后时光全部献给了兰考。

焦裕禄为兰考治理三害,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为何如此信他


如今,焦裕禄已经去世54年了,现在的兰考,也已经脱贫,沃野之上的泡桐树婆娑成影,正是焦裕禄精神在摇曳发光,人们,永远记得焦裕禄,和他的献身精神。

焦裕禄为兰考治理三害,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为何如此信他


关注放开那历史,真的过去,我们下期继续为您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