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对明末“三害”的错误处理,才是导致明朝灭亡根本原因


崇祯皇帝对明末“三害”的错误处理,才是导致明朝灭亡根本原因


很多人对于明朝灭亡表示诸多的不解与深深的遗憾。汉唐君以为,这里最大的责任应属崇祯,他对明末“三害”的失当处理,使本已处于悬崖边缘的大明战车彻底坠入万丈深渊。下面是详细分析:

明末“三害”已将政权推到岌岌可危的地步

我们知道,明末时期,摆在崇祯面前的主要有三个大的矛盾:

1、后金努尔哈赤领导的八旗兵骁勇善战,屡犯边境,多次进入大明腹地——京畿附近,是头号劲敌,是大患;

2、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屡屡与崇祯唱反调,削弱皇权,掣肘之力大到不可想象;

3、农民军叛乱,借由天灾人祸,势力扩散极快。

崇祯皇帝对明末“三害”的错误处理,才是导致明朝灭亡根本原因


一、后金威胁来去如风,但很难撼动内无忧患的大明

a、后金军队多骑兵,善于突袭,远距离奔袭作战;

b、以大明屡次对峙,一个善攻,一个善守,双方大体相当;

c、后金与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相似,机动灵活且比较能打,很难短时间消灭;

d、让大明很烦恼且忌惮,打不退,随时面临敌人的游击侵扰。后果,边境被袭扰,京畿可能出现危险,双方长期对峙,短期内无虞。

崇祯皇帝对明末“三害”的错误处理,才是导致明朝灭亡根本原因


二、文官集团掣肘政令不行

再说文官,明朝文官的权力与个性是历代之最,为了一个礼仪,一个形而上的东西,敢跟皇上拼命,最要命的是,皇帝还得“虚心”接受,好几位皇帝被他们管的“服服帖帖”,而皇帝除了能够廷杖几个出头鸟出出气,真就没啥威风可耍了,这一点不必再赘述。他们顽固,他们忠心耿耿,他们一心为皇上好。但是,皇上想做点什么,他们不点头,皇上在他们眼中就变成“没长大的孩子”甚至是“昏君庸主”,他们赞同的,皇上又变回英明神武的万万岁。着实烦恼,这种危害,对于崇祯来说,好比是不会武功的鳌拜之于康熙。无论这些文官们是出于什么好意,歹心,总之,在客观上都阻碍了皇权的正常释放。

崇祯皇帝对明末“三害”的错误处理,才是导致明朝灭亡根本原因


三、农民起义军是被崇祯朝庭再三的懈怠逼反的

最后,再来说农民起义军的事。当然,事后我们知道崇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逼死,但不能就这样事后诸葛亮说,农民起义军危害最大。我们试着从崇祯的角度分析:

1、崇祯元年,全国发生大灾荒,陕西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同此可知,灾荒在很早就发生了。崇祯3年,在起义与饥荒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也就是大灾荒的第三年,在广大劳动人民最最需要赈济的时候,崇祯加派“辽饷”153万余两,合原“辽饷”共计680万余两。由此可以看出,在崇祯看来,饥民的生死是次要的,饥民的战斗力也应该是比较弱的。千万不能让北边的金军过来。

2、派大军对农民军剿抚并用。崇祯6年,以陈奇瑜为五省总督,大面积围剿农民军。如此一来,农民军上有天灾,下有官军追杀,将农民军逼上绝路,从此,农民军同仇敌忾,愤极而变,由乌合之众变身为一股无坚不摧的可怕力量。

崇祯皇帝对明末“三害”的错误处理,才是导致明朝灭亡根本原因


冷静面对问题应该让“老虎”恢复体力

摆在崇祯面前的三害,打个比方:一只生了重病的且爪牙俱损的老虎,背后追着一只瘦小但很健壮的恶狼。

面对这种情况,真正凶险的不是病虎能否斗得过恶狼,最要命的是这只病虎不清楚自己的处境。

崇祯皇帝就是这只无知的病虎:他以为,恶狼是首敌,我的体格大,爪牙锋利,即使生了病,打一只恶狼应该不是问题。关键是,他不知道,重病的意义:不治是会死人的;他更不知道,大明的军政体系腐败(爪牙不灵),一爪拍下去,对手一点事没有,自己却累得半死。而且,抵御后金这种骑兵为主的部队,根本就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成效,你打他跑,你回城,他又来骚扰,这仗怎么打。别忘了,背后还有数以千万计的老百姓等着你开仓放粮,救济性命呢。你在这边与后金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优哉游哉,百姓早已游离失所,每天死成千上万人,不造反就反而不正常了。

崇祯皇帝对明末“三害”的错误处理,才是导致明朝灭亡根本原因

简单来说,崇祯就是以百姓更惨为代价,试图解决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能够解决的后金问题。这是崇祯大战略错误的根本所在。相反,如果将后金的问题先压下来,去找后金和谈,即使像宋辽的澶渊之盟一样,后金多半会答应,不就是为了让大家吃饱饭嘛。如果后金民众得以安抚,试问,谁还愿意提着脑袋与努尔哈赤去卖命?

然后,转过头来,制订详细规划,招安农民义军,给他安排屯田任务,国家出钱或者赊借地方上的钱粮,把数量众多的民众遣返原籍,种田养家,减免租税,待年景好了,大家能够安家之后,再逐渐恢复税赋,相信有地种,有饭吃,没有几个人愿意造反。

当然,对待那些顽固不化的军队,可以杀鸡儆猴。

崇祯皇帝对明末“三害”的错误处理,才是导致明朝灭亡根本原因

总之,对内,对外,都以和为贵,目的有两个:治“老虎”的病,恢复力气,整顿吏治、军队,修好“老虎”的爪牙。这两个,完成一个,就不是后金这样的小角色可以撼动的了,完成两个,必然再振大明风华。

所以,比较妥当的处理方法可能是这样的:先停掉外战,通过讲和,赔款安抚,加强边关防务一系列手段达到此目的;然后,内抚百姓,出粮出钱,安置和遣返大量的流民,使其回乡种田,免租免税,同舟共济,达到百姓安身活命,进而藏富于民,使国家蓄养足够的财富;接下来,整顿官吏,加强皇权,达到政令通达,如此一来,民心所向,百官贤达,不就是传说中的盛世风华吗?

崇祯皇帝对明末“三害”的错误处理,才是导致明朝灭亡根本原因


崇祯“三失”,罪不可恕

然而,本来大占优势的崇祯却被猪油蒙心,连出昏招,最终一棵歪脖儿树了此一生。

第一失,对于劲敌后金。明朝可以与之抗衡的将领本就少之又少,但只因崇祯3年永平四城失守,京畿被围数日。崇祯将怨怼泄在来京驰援的袁崇焕身上,将其凌迟处死。可谓自毁长城,让原本平衡的局面向后金一方倾斜;

第二失,对于朝臣。众朝臣本是一片好意办了坏事,即使有时贻误国事,君臣双方并无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重要的是,这群大臣,铁板一块,相当的团结,你一旦得罪,就是一大群人,而不是个别的,小的团体。所谓朋党,就是这个朋党有自己的利益,说白了就是私利,当然与崇祯坚守的国家利益相冲突。崇祯长期的与这群大臣较劲,最终落得个大臣对其三缄其口,能躲的躲,能溜的溜,落得一个光杆司令。这些朋党固然可恨,难道不也突显出崇祯驭臣无术吗?

崇祯皇帝对明末“三害”的错误处理,才是导致明朝灭亡根本原因

第三,对真正能要命的百姓大加打压,无异于火上浇油。唐太宗李世民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崇祯没有搞清楚,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何况,农民军这边,天灾在前,官军围剿在后,这是逼着兔子咬人的节奏。

广大受苦受难的民众,他们信奉的最最根本的信条是——能够活下去。无论是哪个朝代,无论是哪个皇帝,还是政治家,只要谁违背这个原则,他们就会跟谁拼命,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另一方面,他们也很柔和,只要把他们当人看,能够吃上饭,有条活路,他们就会从心往外拥护当权者。

然而,崇祯一系列的逆势而为,反而让更多的民众一心跟着闯王造反。

崇祯皇帝对明末“三害”的错误处理,才是导致明朝灭亡根本原因


最后,李自成的农民军之所以受到拥戴,可能还有一层原因: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就是农民出身,就是带领穷苦农民一路推翻的大元,这是一个“光辉”的榜样,无法抹去。大家都觉得,朱家能做到的事,换作别人一样也能做吧!总之,崇祯把农民起义军看成羊,他可能真没有领悟李世民那句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