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寧馬五三——我們的“根”究竟在哪兒

河南洛寧馬五三——我們的“根”究竟在哪兒

洛寧姓氏文化

我們的“根”究竟在哪兒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馬五三

宜洛馬氏五兄弟於明初從陝西扶風移民到永寧,分別居住在洛寧縣在禮村、馬營村、楊坡村、中益村和宜陽平泉村。至今沒有一個人能準確地說出先祖從哪個村遷來,為了能準確找到“根”在哪兒,我們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沒有結果。要想把“根”找準,應先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河南洛寧馬五三——我們的“根”究竟在哪兒

宜洛馬氏五兄弟於明初從陝西扶風移民到永寧,分別居住在洛寧縣在禮村、馬營村、楊坡村、中益村和宜陽平泉村。至今沒有一個人能準確地說出先祖從哪個村遷來,為了能準確找到“根”在哪兒,我們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沒有結果。要想把“根”找準,應先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一、馬興徙咸陽到底住在哪兒

據王儉《姓譜》一書載:“趙王子奢為惠文王將,有功,賜爵為馬服君。奢生牧,及為趙將,子孫以“馬服”為氏,世居邯鄲。秦滅趙,牧子興徙咸陽,秦封武安侯,遂為扶風人。”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興徙咸陽的歷史背景是,秦統一全國之後,為了鞏固政權,防止六國貴族生變,迫使他們移居咸陽,以便監督。馬興是趙國的貴族之一,到咸陽之後,一定會被安排居住在咸陽附近不遠的地方,以便於秦的監督。說他成為扶風人,應該是扶風郡人,依據扶風郡的地域來判斷,當在今咸陽周邊地區。

西漢時,有個趙奢的後人叫馬權,做了個二千石的官,他也把家從邯鄲遷到了扶風郡。他是有史記載的第二個從邯鄲遷到扶風的馬姓的人。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馬權是馬興的曾孫。“馬興在秦王朝滅亡之後,是否又遷回邯鄲生有後代,還是馬興當初被遷往咸陽時他還有子孫,並未全部遷走,有人留下來,這個歷史並未記載。

河南洛寧馬五三——我們的“根”究竟在哪兒

二、關於茂陵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改廢丘縣為槐裡縣(今興平南佐村)。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在槐裡縣茂鄉為武帝修建陵墓,公元前73年,漢宣帝在茂鄉建置茂陵縣(治所在興平竇馬村)。茂陵縣與槐裡縣同屬右扶風管轄。三國時改平陵縣為始平縣,撤茂陵縣併入始平縣。公元613年始平縣治所遷到今興平城所在地,公元708年改始平縣為金城縣,公元757年改金城縣為興平縣,直到現在。

另外,還有一個茂陵村,村子位於現在楊凌區五泉鄉以北數里(這兒以前歸扶風縣),村子附近有個土山名叫茂陵山(又名馬超嶺),下文提到的畢公村在茂陵村西南約十華里。

三、要分清扶風郡和扶風縣的不同概念

關於扶風郡,漢朝時,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稱為三輔,俗稱三秦大地。右扶風的地域指現在長安以西,寶雞以東,秦嶺以北,渭河兩岸的廣大地區,有一、二十個縣之大。三國時,把右扶風轄區改置扶風郡,治所在槐裡縣(今興平東南南佐村),北魏時治所移到好畤縣(今乾縣東好畤村東南),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大業三年(607年)復置,治所遷到雍縣(今鳳翔縣),唐至德元年(756年)改名鳳翔郡,之後就沒有扶風郡了。

關於扶風縣,西漢時在現在的扶風縣一帶,設美陽縣、邰縣。太初元年歸右扶風管轄。

唐武德三年(620年)在武功長寧鎮設扶風縣。在今扶風縣址設湋川縣,貞觀八年(634年)改湋川縣為扶風縣。五代到北宋縣置未變(有一段時間併入興平)。元、明、清縣置未變,需要說明的是,明朝時扶風縣的面積比現在的面積大得多,頂住現在的兩個還多。

扶風郡地域大,包括了後來的扶風縣。扶風縣的地域小,兩者所指的地域是不同的。

河南洛寧馬五三——我們的“根”究竟在哪兒

四、馬援是哪裡人

當代學者劉心長在《馬氏祖源》一文中認為:馬援徙扶風茂陵成歡裡。並解釋說成歡裡就是現在楊凌區畢公村。還說歷史上多處文獻中註解,把馬援當做今興平東北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第二種觀點認為:馬援是扶風茂陵人。註釋為今陝西興平東北。比如《後漢書•馬援傳》《東觀漢記》、清朝雍正年間《陝西通志》、乾隆年間《興平縣誌》及新修訂的《興平縣誌》都持相同說法。

那麼,問題出來了,哪種說法才符合歷史的真實呢?筆者認為:馬援的故鄉應當在今興平東北的茂陵。理由如下:

第一,從地名產生的時間上來看,興平的茂陵,因漢武帝陵墓而得名。馬援出生在西漢末期,成年活動,在東漢早期,今興平東北,在那時已經設置了茂陵縣,茂陵縣受三輔之一的右扶風管轄,理所成章。而揚凌的茂陵(又名馬超嶺)只是個小土山名,且又名馬超嶺,馬超是三國時期的人。由此可以推論馬援時代楊凌那裡的茂陵(馬超嶺)還不一定有這個名稱,再說更不是行政地域名稱。更不必說扶風縣是在唐朝武德年間才設的縣。

第二,為數眾多的歷史記載不會全錯。從《後漢書》《東觀漢記》《陝西通志》到清代《興平縣誌》時間跨度超過千年,怎麼能夠一錯再錯呢?

第三,產生不同解釋的原因探討。扶風縣(含新近劃歸楊凌區的部分鄉)現在馬姓人口約四萬人,集中分佈在二十多個村組。而興平境內馬姓聚居的村子只有楊村和張家村(據網上查)人口有多少呢?其次,伏波將軍的陵墓在今扶風縣城西偏南數里處。再次,馬援是歷史名人,對於地方文化,尋根旅遊,甚至經濟有可能帶來影響,這樣的人,能不爭嗎?不也有襄陽、南陽爭諸葛亮嗎?更重要的是,第十屆世界馬氏懇親大會於2018年9月在楊陵召開,畢公村為此又擴建了馬援祠。但是從祠堂正殿的建築樣式上判斷,祠堂是近些年才建的。因為祠堂是鋼筋混凝土平房結構(平頂),這種建築樣式是近幾十年才出現的。不過作為馬姓人來說,能爭著供奉祖先,畢竟也是好事。就是在全國出現多處馬援祠,也不算奇怪。雖說不能相比,關公廟有多少個呢!

五、要正確區分郡望與行政地域稱謂。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萌發於東漢,形成於三國的門閥制度盛行。在門閥制度下,地方上大小官員,只有出身望族大戶的人才能擔任,甚至民眾的婚姻,也講究門當戶對。馬姓起源於趙姓,先秦時雖說還沒有門閥制度,可趙姓也屬於貴族。就連馬興被遷咸陽受監督,也還是封武安侯。到東漢,扶風的馬姓,因人才輩出,自然是大戶、高門第。到宋代有本《太平寰宇記》書,書中說:“扶風六姓望族中,馬姓居首。”那時先後出現了馬援、馬融、馬騰父子、馬璘、馬鈞等人。因此上,歷代從扶風遷往各地的馬姓移民,多有郡望意味在其中。例如江漢漢川馬氏扶風堂。其它姓氏中,比如韓昌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到唐朝實行科舉取士制度,郡望的影響越來越小,人們稱自己的籍貫往往按行政區域來稱謂:

比如洛陽市XX縣人。

以上問題弄明白了,還回到尋“根”上,明初移民,那時郡望影響還有沒有,我們無法判定,根據以上分析,我可以肯定:

(一)我們的“根”在扶風縣,不過不能限定現在的扶風縣,因為明朝時,扶風的地盤比現在大得多。

(二)如果我們的先人移民時稱的是郡望,那麼“根”會在今咸陽以西,寶雞以東的廣闊的關中平原上的某處。

河南洛寧馬五三——我們的“根”究竟在哪兒

作者簡介:馬五三,男,生於1950年,洛寧縣城郊鄉在禮村人。1970年參加工作,洛寧一高中任教,中教高級教師。2010年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