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宁马五三——我们的“根”究竟在哪儿

河南洛宁马五三——我们的“根”究竟在哪儿

洛宁姓氏文化

我们的“根”究竟在哪儿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马五三

宜洛马氏五兄弟于明初从陕西扶风移民到永宁,分别居住在洛宁县在礼村、马营村、杨坡村、中益村和宜阳平泉村。至今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说出先祖从哪个村迁来,为了能准确找到“根”在哪儿,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没有结果。要想把“根”找准,应先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河南洛宁马五三——我们的“根”究竟在哪儿

宜洛马氏五兄弟于明初从陕西扶风移民到永宁,分别居住在洛宁县在礼村、马营村、杨坡村、中益村和宜阳平泉村。至今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说出先祖从哪个村迁来,为了能准确找到“根”在哪儿,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没有结果。要想把“根”找准,应先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马兴徙咸阳到底住在哪儿

据王俭《姓谱》一书载:“赵王子奢为惠文王将,有功,赐爵为马服君。奢生牧,及为赵将,子孙以“马服”为氏,世居邯郸。秦灭赵,牧子兴徙咸阳,秦封武安侯,遂为扶风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兴徙咸阳的历史背景是,秦统一全国之后,为了巩固政权,防止六国贵族生变,迫使他们移居咸阳,以便监督。马兴是赵国的贵族之一,到咸阳之后,一定会被安排居住在咸阳附近不远的地方,以便于秦的监督。说他成为扶风人,应该是扶风郡人,依据扶风郡的地域来判断,当在今咸阳周边地区。

西汉时,有个赵奢的后人叫马权,做了个二千石的官,他也把家从邯郸迁到了扶风郡。他是有史记载的第二个从邯郸迁到扶风的马姓的人。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马权是马兴的曾孙。“马兴在秦王朝灭亡之后,是否又迁回邯郸生有后代,还是马兴当初被迁往咸阳时他还有子孙,并未全部迁走,有人留下来,这个历史并未记载。

河南洛宁马五三——我们的“根”究竟在哪儿

二、关于茂陵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改废丘县为槐里县(今兴平南佐村)。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在槐里县茂乡为武帝修建陵墓,公元前73年,汉宣帝在茂乡建置茂陵县(治所在兴平窦马村)。茂陵县与槐里县同属右扶风管辖。三国时改平陵县为始平县,撤茂陵县并入始平县。公元613年始平县治所迁到今兴平城所在地,公元708年改始平县为金城县,公元757年改金城县为兴平县,直到现在。

另外,还有一个茂陵村,村子位于现在杨凌区五泉乡以北数里(这儿以前归扶风县),村子附近有个土山名叫茂陵山(又名马超岭),下文提到的毕公村在茂陵村西南约十华里。

三、要分清扶风郡和扶风县的不同概念

关于扶风郡,汉朝时,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为三辅,俗称三秦大地。右扶风的地域指现在长安以西,宝鸡以东,秦岭以北,渭河两岸的广大地区,有一、二十个县之大。三国时,把右扶风辖区改置扶风郡,治所在槐里县(今兴平东南南佐村),北魏时治所移到好畤县(今乾县东好畤村东南),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治所迁到雍县(今凤翔县),唐至德元年(756年)改名凤翔郡,之后就没有扶风郡了。

关于扶风县,西汉时在现在的扶风县一带,设美阳县、邰县。太初元年归右扶风管辖。

唐武德三年(620年)在武功长宁镇设扶风县。在今扶风县址设湋川县,贞观八年(634年)改湋川县为扶风县。五代到北宋县置未变(有一段时间并入兴平)。元、明、清县置未变,需要说明的是,明朝时扶风县的面积比现在的面积大得多,顶住现在的两个还多。

扶风郡地域大,包括了后来的扶风县。扶风县的地域小,两者所指的地域是不同的。

河南洛宁马五三——我们的“根”究竟在哪儿

四、马援是哪里人

当代学者刘心长在《马氏祖源》一文中认为:马援徙扶风茂陵成欢里。并解释说成欢里就是现在杨凌区毕公村。还说历史上多处文献中注解,把马援当做今兴平东北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马援是扶风茂陵人。注释为今陕西兴平东北。比如《后汉书•马援传》《东观汉记》、清朝雍正年间《陕西通志》、乾隆年间《兴平县志》及新修订的《兴平县志》都持相同说法。

那么,问题出来了,哪种说法才符合历史的真实呢?笔者认为:马援的故乡应当在今兴平东北的茂陵。理由如下:

第一,从地名产生的时间上来看,兴平的茂陵,因汉武帝陵墓而得名。马援出生在西汉末期,成年活动,在东汉早期,今兴平东北,在那时已经设置了茂陵县,茂陵县受三辅之一的右扶风管辖,理所成章。而扬凌的茂陵(又名马超岭)只是个小土山名,且又名马超岭,马超是三国时期的人。由此可以推论马援时代杨凌那里的茂陵(马超岭)还不一定有这个名称,再说更不是行政地域名称。更不必说扶风县是在唐朝武德年间才设的县。

第二,为数众多的历史记载不会全错。从《后汉书》《东观汉记》《陕西通志》到清代《兴平县志》时间跨度超过千年,怎么能够一错再错呢?

第三,产生不同解释的原因探讨。扶风县(含新近划归杨凌区的部分乡)现在马姓人口约四万人,集中分布在二十多个村组。而兴平境内马姓聚居的村子只有杨村和张家村(据网上查)人口有多少呢?其次,伏波将军的陵墓在今扶风县城西偏南数里处。再次,马援是历史名人,对于地方文化,寻根旅游,甚至经济有可能带来影响,这样的人,能不争吗?不也有襄阳、南阳争诸葛亮吗?更重要的是,第十届世界马氏恳亲大会于2018年9月在杨陵召开,毕公村为此又扩建了马援祠。但是从祠堂正殿的建筑样式上判断,祠堂是近些年才建的。因为祠堂是钢筋混凝土平房结构(平顶),这种建筑样式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不过作为马姓人来说,能争着供奉祖先,毕竟也是好事。就是在全国出现多处马援祠,也不算奇怪。虽说不能相比,关公庙有多少个呢!

五、要正确区分郡望与行政地域称谓。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萌发于东汉,形成于三国的门阀制度盛行。在门阀制度下,地方上大小官员,只有出身望族大户的人才能担任,甚至民众的婚姻,也讲究门当户对。马姓起源于赵姓,先秦时虽说还没有门阀制度,可赵姓也属于贵族。就连马兴被迁咸阳受监督,也还是封武安侯。到东汉,扶风的马姓,因人才辈出,自然是大户、高门第。到宋代有本《太平寰宇记》书,书中说:“扶风六姓望族中,马姓居首。”那时先后出现了马援、马融、马腾父子、马璘、马钧等人。因此上,历代从扶风迁往各地的马姓移民,多有郡望意味在其中。例如江汉汉川马氏扶风堂。其它姓氏中,比如韩昌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唐朝实行科举取士制度,郡望的影响越来越小,人们称自己的籍贯往往按行政区域来称谓:

比如洛阳市XX县人。

以上问题弄明白了,还回到寻“根”上,明初移民,那时郡望影响还有没有,我们无法判定,根据以上分析,我可以肯定:

(一)我们的“根”在扶风县,不过不能限定现在的扶风县,因为明朝时,扶风的地盘比现在大得多。

(二)如果我们的先人移民时称的是郡望,那么“根”会在今咸阳以西,宝鸡以东的广阔的关中平原上的某处。

河南洛宁马五三——我们的“根”究竟在哪儿

作者简介:马五三,男,生于1950年,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人。1970年参加工作,洛宁一高中任教,中教高级教师。2010年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