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宁金丰先——金家庄沉思录(一)

河南洛宁金丰先——金家庄沉思录(一)

我走出村子的时候,他们都还在。他们走出去了,我却每每在这里独步。

——题记

溯源

一条河流,不去源头看看常会莫名地忧心。人既要知道往哪里去,又要知道从哪里来。知道方向才不会迷茫,知道了来路才会初心不忘。

附近的村子,有的叫村,有的叫窑,有的叫凹,而我们村叫庄。《新华字典》庄字义项第三条:封建社会,君主贵族等所占有的成片土地。迎合了周围的厚土平地,尤其是村南那片土地。站在村边眺望:没有了前川,南山的岭头做视野里土地的插屏。

史料记载:先祖原籍安庆府太湖县,元末随朱元璋征伐有功,曾被封千户候,辖钱塘绍兴。其子福山玉山二人奉旨带兵入河南卫永宁邑,镇守白马神顶二寨。屡建战功,封百户侯,世袭侯职。后开枝散叶,迁居县内外。

河南洛宁金丰先——金家庄沉思录(一)

世祖讳玉山,就葬在鸡子山(纪事疙瘩)与金家庄之间。由此可知,他们入住洛宁城不久,就有了金家庄。嘉庆二十三年(公元一八一七年)村庄《创修祠堂碑记》称:嶕峣东有“古”金家庄。如果从那时候算起,历经元末明清民国,算起来有近七百年了。

几年前,我曾经一天一夜倚在车窗前,阅览了江淮平原,不见山不见沟,河流匍匐在地上。日出东方的瞬间,明亮横溢八荒;傍晚遍地突然点亮的灯火和水面,像是太阳落下时与地平线摩擦亮的。那观感与站在村前田野极目的情景极为相似,这可能是先辈把移居后的第一个粮仓建在北原金家庄的初心吧。

庄小名声可不小。据说,村庄鼎盛的时候,在外的人们写信发电报寄东西地址直接写上永宁邑北原金家庄即可。十多年前,一位长者写信,把地址依然标注为:洛宁县北原金家庄。信物投放出错后,常与邮政投递员争执不休。

河南洛宁金丰先——金家庄沉思录(一)

村东的金氏祠堂面南背北,砖门楼土围墙。北三间是祠堂,解木方椽方砖作笆,脊砖脊瓦高耸,五脊六兽栩栩如生(已在翻修中损毁),雕花梁黑漆窗阔木门。南三间为祭殿,拱脊红漆门窗,开堂时供人等候和接待远客的地方,能径直步入后边的祠堂。两房之间砖山墙相连,两坡滴水共用一条不宽的排水沟。

六七十年代做了村里的小学堂。一二年级复式在北三间,三四年级复式在南三间。下大雨的时候,房檐水流如注,排水沟里啪啪哗哗的声音,溢满了前后房。这个时候,教师都让我们上自习。八十年代初,学生集中到五条路小学,这里又恢复作金氏祠堂。二十年前族人集资经过翻修,用蓝砖砌起围墙,现为洛宁县保护文物。

祠堂院外西边广场西侧,有个长方形浅浅的土坑,当时一棵盖盖柿树枝繁叶茂,秋天果实累累。听父辈人说那里原先是一个窑坑院,曾住着一户人家,村里已无后人。这是那时候我所知道的没有人家的第一个院落。

河南洛宁金丰先——金家庄沉思录(一)


泊池在祠堂西南不远的地方。西岸散倒着一些石马石羊,线条粗犷,个高齐腰,全没了头部。小时候常躺在上面,晒太阳。老人们常说村南老坟地有过几人合抱的大柏树,有过挂着瓦铃的石牌坊,石马石羊就是“破四旧”那会从那里拉回村的。现在祠堂里存有两通金氏祖人墓碑,也是从地里移回来的。有一人高,一通是乾隆六十年的,一通是嘉庆三十年的。可见当时村人的富足和奢华。

村南的千顷良田是金家庄人的万贯家私。上小学的时候,下午我们去打猪草,队里的社员在犁地。歇套时,牛一口口倒嚼着草料,唾液累丝下垂。犁者眼望着南山,吸着自制的烟卷儿,问我们是吐出的烟花蓝还是远处的南山蓝?他们说南山是一头卧着的巨牛。每每看我们凑近,就用手指给我们看那远望中的牛头牛角牛尾。脚下有这百里的土,心头有这健硕的牛,富足一下子储满他们的眼眶。我相信:他们所说的也一定是一辈一辈人口口相传来的。

河南洛宁金丰先——金家庄沉思录(一)

苦心人天不负。瞭望得久了,人们渐渐发现那远方的连峰错岭,不只是卧着的牛,也是立着的笔架和刀架。温饱无虞的金家庄人,便开始送子学文学武。“一门三秀才”“飞鸽惩凶”,村中至今还流传着先辈的盛事威名。世代务农的人们,很早就开创了耕读传家、健体护村的先河。

我是八一年春转到县城上初中的,后来上师范站讲台,算是走出村子较早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村子里与我年龄相仿的伙伴,纷纷南下经商务工。他们个个在南方抓金拿银,左右逢源,如游子回归故里一般。二十多年前糖葫芦已成为金家庄靓丽的一张名片。两个弟弟携家带口,和村人一样常年也在外谋生。

河南洛宁金丰先——金家庄沉思录(一)

“少壮尽‘出‘行,疲老守空村。”,当树叶飘落的时节,我常一个人步量着村庄的街道。遇到和母亲一样留守的老人,我会问起他们的身体状况,他们会说起他们和我年龄相仿的子女;他们会记得上一次闺女回来的时间和礼物,还会说起他们子女的孩子们喜人的样子。阳光好的时候,他们还会向我讲起我小时候的一些事,当然也会说起村里已经不在了的人。

要回家做饭了,她们边走边回头总是夸我孝顺。母亲站在我身旁,笑意如院里秋菊的怒放。其实只不过有了工资,我才能时常留在村子里,陪他们说这些话。如果我的那些伙伴们在家也能有稳定的收入,他们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至少不会像我——他们夜间会陪伴父母睡在村子里。

今年春上盖房,在家小住,留守的乡亲都倾心相助,我倍感亲切。之后深夜反刍,笔端生津:

亲情在左

友情居右

一座小院

萃取春光的明媚

——

一树红蕾

忍俊不禁

正月相聚的欢乐

是窖藏的香醇

——

如果秃枝是衰老

杏花是陪伴的最美

孝心值得彪炳

敬老的故事如花枝备份

——

一轮月晕

如水面縠纹

过去口口相传的情景

依然在心

——

夜色生韵

弯月是上翘的唇

星目含情

微笑不语也有光辉

——

谁为乡村振兴把脉

时钟的步履艰涩而疲惫

黎明的鸡叫

许久不闻

河南洛宁金丰先——金家庄沉思录(一)

我想:所谓故乡就是一个人成长的地方。那里有你的回忆,那里有你牵挂的父母,那里有你知道的先辈的坟茔。对于故乡,老人总是守望者,孩子总是流浪者,成年人应该是他们之间联动的韧带。一代一代地相传,才有了瓜瓞连绵的乡愁乡情。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在城里长大,一些父母也被儿女接到城市里——接送孙儿上学。假若将来父母魂落他乡,那你与故乡的脐带便中断了。最近网上流传一篇文章:《没有了父母我只是家乡的客》,作者飘零无着的凄迷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常常“觊觎”一些地方农村养老事业的发达。他们村子里有食堂有宿舍有医护有活动场所,老人不用出村就有多样可口的饭菜,就有充实舒心的生活。

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乡村的守望者。那时候,当我们走在乡村的街道上,也希望迎面遇到个人——愿意停下脚步,听听我们的唠叨!

未完待续......

河南洛宁金丰先——金家庄沉思录(一)

作者简介:金丰先,笔名金家,洛宁县金家庄人,教育工作者,中共党员。工作之余喜阅读爱散步,有文字发表多个网络平台,偶有获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