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卢氏古城墙纪略

本文转自李长新新浪博客

卢氏古城墙纪略

卢氏仅存的一段明清古城墙,现在面临地方政府商业拆迁局面


查历史资料可知,卢氏城墙先是土城墙,建于战国时期,清同治年间改为砖城墙。战国至清咸丰2300余年中,虽经多次整修,但因自然与战争所损,城垣终是残破不堪。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捻军”两次闯入卢氏,梅曾华、杨彬两任知县皆因城垣残破无险可守先后弃城而逃。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秦家驹就任知县,欲按砖城修之,但预算巨大,因筹资困难迟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出现最终让秦家驹下定了决心。这个人名叫李宣政,是当时古龙宿村(现黑了宿村)的一位名士,他提出了“劈旧壕、依旧址,基之以石、砌之以砖、财出于民、事统以官”的修城方针。面对一些为节约开支主张仍修土城的人,李宣政批驳道:“土城亦费数万金,且不坚固;修砖城费差浮然(费用会高一些),一劳永逸,可持久。暂省不能常省者,贵乎一费不能再费”。“两利权衡取其重,两害相形取其轻,敢请择于斯二者”。秦家驹知县被李宣政的文章所动,称赞道:“子正(李宣政字)公真有心之人也,与> 我所见相同。”于是召集县城内外的知名绅士及县辖十里的里长开会。会议阐明了修筑砖城的重大意义,统一了认识,坚定了信心,并制定了以各里户口及钱粮为基数,按工程总量分段承包的筹资和施工方案。

按照分工,东城墙由忠君里(今县城以东的洛河北岸至洛宁县境)和孝亲里(今范里镇洛河南岸至洛宁县境)二里修筑;西城墙由居仁里(今沙河、潘河二乡)、由义里(今横涧、磨口、徐家、官坡、木桐、狮子坪6乡镇)二里修筑;北城墙由履中里(今南苏村至苗村及仙教峪,三门至栾川县境内)修筑;南城墙由尊贤里(今官道口镇)、乐善里(今杜关镇)二里修筑;东南隅城墙由栾川里(属卢氏管)修筑;西南隅城墙由朱阳里(今五里川、朱阳关、双槐树、汤河、瓦窑沟5乡镇)修筑。

筑城用砖为统一规格的特号青砖,砖长2尺、宽8寸、厚4寸,由各里就近烧制。据资料记载,当时距县城10里之内砖窑、灰窑星罗棋布,有近万百姓在制砖、筑城。其造势之浩大可见一斑。

一年以后,主体工程完工,耗资数万缗(1000文为缗)。

与此同时,河南观察使黄文亭为卢氏人民修城精神所感动,奏请清廷批准,拨款3000两增修女墙(城垛)。女墙选李宣政为督工,这位开明绅士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筑城一线,因劳累过度中途而卒,时年57岁。但卢氏人民记住了他,直到现在。

同治三年(1864年)冬,砖城墙全部竣工。城墙高三丈,同治三年(1864年)冬,砖城墙全部竣工。城墙高三丈,周长四里一百八十步,总体呈长方形。远观气象巍峨,雄伟壮观,城楼高耸,玲珑秀美。城墙四周留有城门,设有吊桥。城门为窑洞式,内装铁皮包裹的城门两重。每个城门上均有匾额一块,其东门迎日,名曰“文华门”;西门外行刑,名曰“平理门”,为防西沙河水患,西门外还建有子城(瓮城);南门临洛水,名曰“望洛门”;北门面朝廷,名曰“仰恩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面城墙拐角处各筑有炮楼一座。城墙外侧有宽约两丈、深约一丈的护城河,引东沙河与西沙河水注入其中,可谓固若金汤。护城河又称瀍河,“文华门”前的护城河上架有木板吊桥一座,桥下水清见底,行人往来桥上,身影倒映水中。东北有虢台行宫,东过涧河(东沙河)有万寿宫(后人称蛮子庙),古柏苍翠,风景宜人,故被誉为卢氏八景之一:东涧瀍桥。

卢氏砖城墙建成之后,因其高大坚固,雄伟壮观而闻名遐迩,卢氏城也因此被称为“小洛阳”。

特别网络小说《顺明》第113章有一段描写卢氏城墙的文字:“卢氏城墙倒是又高又厚,和那比较小地县城比起来,显得有些过了,这也好理解,兵荒马乱地,这城池可是唯一能有些太平安全的地方,无论官民自然要用心的整饬修缮。”西部晨风刊发的《卢氏县城的首次解放》一文中这样描述卢氏城防:卢氏县城的城防工事十分坚固,环城有丈余深的外壕,又高又厚的城墙上筑有百余明碉暗堡,且布满铁蒺藜、铁丝网、吊雷等障碍物,城壕外沿还有一道两米高的围墙,城外设置了雷场。

1934年的一次战斗为卢氏城墙的坚固做了最好的印证。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农历正月初十,山东匪首刘桂棠率领2000多匪徒携带各式轻重武器前来攻城,城内官兵凭借坚固城池,仅用“九节雷”、“鸡娃炮”、“镭石”“火药包”、“煤油沾被褥”等自制武器击败了土匪三天三夜的进攻,刘匪丢下200多具尸体仓皇逃窜。自此之后,土匪望城生畏,不敢觊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