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牟平這個村的名字與“蛤蜊”有關,叫做“蛤堆後”

蛤蜊(li),在膠東方言中一般叫“蛤喇(la)”,或者有時乾脆簡稱為“蛤”(ge),是海邊常見的小海鮮,辣炒花蛤這道菜,在民間深受歡迎。

煙臺牟平這個村的名字與“蛤蜊”有關,叫做“蛤堆後”

蛤這種海鮮雖然常見,但跟魚不同,很少用在地名當中。不過,這篇故事要介紹的村莊,則是為數不多的名字與“蛤蜊”有關的地方,它就是煙臺市牟平區的蛤堆後村。

煙臺牟平這個村的名字與“蛤蜊”有關,叫做“蛤堆後”

(以下配圖均為蛤堆後村周邊場景)

蛤堆後村位於牟平區的大窯街道,距離海邊不遠,往北走一段距離就可以望見養馬島,往南則是牟平的盧山山脈。從煙臺走榮烏高速到威海的話,在中途也能看到這個山與海之間的村莊。

煙臺牟平這個村的名字與“蛤蜊”有關,叫做“蛤堆後”

從字面意思來看,蛤堆後就是一堆蛤蜊的後面。而根據《牟平縣誌》的記載,這也正是村名的由來,“明代,曲姓由黃縣白馬村遷此定居,因地處一蛤殼堆北,得名蛤堆後。”(注:在膠東方言中,白和北發音相同,都是讀bo,因此這裡說的黃縣白馬村,很有可能是現在龍口市的北馬村。)

蛤堆後村現在距離海岸線不遠,而在古代膠東海侵時期,這裡可能就在海邊,有先民在此生活,因此留下蛤堆的遺蹟。

煙臺牟平這個村的名字與“蛤蜊”有關,叫做“蛤堆後”

實際上,先民留下的遺蹟,不僅是蛤堆,還有很多石器等文物。因此,蛤堆後村也是牟平一個很有名的“古村落遺址”,被稱作“蛤堆頂遺址”。

煙臺牟平這個村的名字與“蛤蜊”有關,叫做“蛤堆後”

根據《牟平縣誌》的記載,“蛤堆頂遺址”於1962年發現,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石器有斧、鏟、錛、球、磨盤、磨棒、礪石等。遺址屬新石器時代,距今約5500~7000年,這裡在1970年代也被列為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蛤堆頂遺址”的出土,從一個角度可以證明,在遠古時期,這塊山與海之間相對平坦的地方,就比較適合居住。到了明代,曲姓來此建村之後,良好的自然條件,也使得村莊的規模得到較快發展。根據牟平地名資料介紹,在1980年代時,蛤堆後村就有1700餘人口,在原大窯鄉境內,是一個數得著的大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