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稠的人,在這2個“時間”喝水,助你暢通血管,防血栓

水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之一,參與了身體中各種能量交換,促進身體中的新陳代謝,將營養物質運往全身。

營養學家建議,每人每天至少要喝6至7杯水,可能更加保護心腦血管,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但是現代人好像並不是特別重視喝水,也不會在什麼特定的時間去喝水,但其實,每天在什麼時間最好喝一杯水也是很有講究的,喝對了或許能幫助我們好好保護心血管健康。

血液粘稠的人,在這2個“時間”喝水,助你暢通血管,防血栓

當身體中的血液粘稠,可能會有以下這4種表現

1、早上起床後頭暈

血液粘稠的人,一大早起床後可能常常伴隨有頭暈,全身無力的感覺,這便很有可能是因為身體經過一夜的新陳代謝之後,體內的代謝廢物增多,這時可能會加大血液粘稠度,不適感也可能較為明顯。

2、午飯後很容易困

我們在吃完午飯後,一些血液粘稠度高的人常常會有感覺疲乏犯困的表現,若是在休息了一段時間之後,還是感覺無精打采的話,則很有可能腦供血不足,大家一定不要忽視了。

血液粘稠的人,在這2個“時間”喝水,助你暢通血管,防血栓

3、容易胸悶,呼吸不順暢

當身體血液粘稠度升高,很有可能會有在血管內堵塞血管的情況,當身體形成血栓,也可能會有呼吸不順暢、頻繁胸悶的表現。

4、視力模糊

有些中老年人出現視力模糊的情況時,總誤以為是因為年紀大了,有老花眼,但若是身體的血液粘稠度上升,也有可能會導致血流不順暢,身體中的營養物質沒有辦法及時運輸給視力神經,出現短暫的視力模糊,看不清東西的表現。

血液粘稠的人,在這2個“時間”喝水,助你暢通血管,防血栓

所以為了稀釋血液,避免血液過於粘稠,我們可以每天在這2個時間段多喝水,保持身體健康!

1、早上起床喝點水

一般正常情況下,人體在睡眠的時候也會進行新陳代謝,像呼吸、出汗、毛孔舒張、排尿等等,大約一晚上會消耗450毫升左右的水分,所以早上起床後,我們身體的血液粘稠度可能會比較高,這時就要及時的為身體補充水分,稀釋血液,避免發生各種心血管疾病。

血液粘稠的人,在這2個“時間”喝水,助你暢通血管,防血栓

2、晚上睡前喝點水

人有自己的起居生物鐘,血液也不例外。一天之中的不同時間段,血液粘稠度都可能會有不一樣的高低起伏。人體在睡眠的時候,也會新陳代謝,消耗水分,所以建議本身就稍有血液粘稠的人,可以在睡前喝一小杯水,在稀釋血液的同時,也可能幫助滋潤肺部,保持健康的呼吸,讓自己有個更美好的睡眠。

除了這2個時間點,大家要注意喝水之外,一天之中,我們也要保持愛喝水的好習慣,維持身體的正常體液平衡,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使血液不再“粘稠如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