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怎麼辨別幾期的?

用戶5066642416725


乳腺癌分期(TNM 分期)

TMM 分期是目前國際上最為通用的分期系統。是由法國人Pierre Denoix於1943-1952年間提出,目前它已經成為臨床醫師和醫學科研人員對惡性腫瘤進行分期的標準方法。TNM分期系統是基於腫瘤(tumor) 的範圍,淋巴結播散情況(node) ,是否存在遠處轉移(metastasis) 確定的的。T、N、M 分別為腫瘤、淋巴結、轉移三個英文單詞首寫字母,T、N、M 確定後就可以得出相應的總的分期,即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等。Ⅰ期的腫瘤通常是相對早期的腫瘤,預後較好,Ⅳ期為有遠處轉移(如肝、肺、腦、骨骼等)的乳腺癌,預後差,級別越高分期越晚預後越差。

T、N、M 分別為腫瘤、淋巴結、轉移三個英文單詞首寫字母。

T1 腫瘤最大直徑≤2cm

T2 腫瘤最大直徑>2cm ,但≤5cm

T3 腫瘤最大直徑>5cm

T4 無論腫瘤大小,直接侵及胸壁或皮膚(T4就是ⅢB)

pN1 1~3個腋窩淋巴結轉移

pN2 4~9個腋窩淋巴結轉移

pN3 ≥10個腋窩淋巴結轉移(淋巴結大於10個轉移的,就是ⅢC)

M0 無遠處轉移。

M1 有遠處轉移。(M1就是Ⅳ期)

乳腺癌的TNM 分期如下:

1.Ⅰ期就是T1N0M0

2.Ⅲ期就是N大於等於2(T0N2M0,T1N2M0,T2N2M0,T4N2M0,任何T,N3M0)或T,N相加都大於等於4的( T3N1M0,T4N0M0,T4N1M0),其它的都是Ⅱ期

3.(M1啊~都知道是Ⅳ期)

Ⅰ期 屬於早期乳腺癌,其腫瘤小於等於2 釐米,並且沒有乳房外的轉移。

Ⅱ期 屬於早期乳腺癌。包括三種情況:一是腫瘤小於2釐米,有腋窩下淋巴結轉移;二是腫瘤在2-5釐米之間,有或沒有腋窩下淋巴結轉移;三是腫瘤大於5釐米,沒有乳房外轉移。

Ⅲ期 屬於進展期乳腺癌。是指腫瘤大於5釐米並且有腋窩下淋巴結轉移,或轉移淋巴結融合擴大,或腫瘤轉移到胸骨旁淋巴結,或轉移到乳房周圍的其他組織。

IV期 屬於轉移性乳腺癌。是指腫瘤已經轉移到乳房外其他組織器官。

具體為

0 期 TisN0M0

Ⅰ期 T1N0M0

ⅡA期

T0N1M0

T1N1M0

T2N0M0

ⅡB

T2N1M0

T3N0M0

ⅢA

T0N2M0

T1N2M0

T2N2M0

T3N1M0

T3N2M0

ⅢB期

T4N0M0

T4N1M0

T4N2M0

ⅢC期

任何T,N3M0

Ⅳ期

任何T,任何N,M1

乳腺癌的TNM 分期如下

1. 原發腫瘤T (用T來代表) 定義原發腫瘤的分期,不管是臨床還是病理都是一樣的。如果腫瘤的大小由體檢得到,可用T1 、T2或T3來表示。如果是依靠其他測量方法,如乳腺X 線攝片或病理學測量得到的,那麼可用到T的亞分類。腫瘤大小應精確到0.1cm。

Tx 原發腫瘤不能確定。

T0 沒有原發腫瘤證據。

Tis 原位癌。

Tis ( DCIS) 導管原位癌。

Tis ( LCIS) 小葉原位癌。

Tis ( Paget ) 乳頭佩吉特病,不伴有腫塊 ( 注: 伴有腫塊的佩吉特病按腫瘤大小分類)。

T1 腫瘤最大直徑≤2cm

T1mic 微小浸潤癌,最大直徑≤0. 1cm

T1a 腫瘤最大直徑>0. lcm,但≤0.5cm

T1b 腫瘤最大直徑>0. 5cm,但≤1cm

T1c 腫瘤最大直徑>lcm,但≤2cm

T2 腫瘤最大直徑>2cm ,但≤5cm

T3 腫瘤最大直徑>5cm

T4 無論腫瘤大小,直接侵及胸壁或皮膚。

T4a 腫瘤侵犯胸壁,不包括胸肌。

T4b 乳腺皮膚水腫(包括橘皮樣變) 或潰瘍,以及限於同側乳腺的皮膚衛星結節。

T4c 同時包括T4a 和T4b。

T4d 炎性乳腺癌。

2. 區域淋巴結N (用英文單詞首寫字母N 來代表)

Nx 區域淋巴結無法評估 (包括曾有切除史) 。

N0 區域淋巴結無轉移。

N1 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可活動。

N2 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固定或相互融合;或缺乏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的臨床證據但臨床上發現 (指影像學檢查、臨床體檢或肉眼可見的病理異常) 有同側內乳淋巴結轉移

N2a 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固定或相互融合。

N2b 僅臨床上發現’同側內乳淋巴結轉移,而無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的臨床證據。

N3 同側鎖骨下淋巴結轉移伴或不伴有腋窩淋巴結轉移;或臨床上發現同側內乳淋B結轉移和腋窩淋巴結轉移的臨床證據;或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伴或不伴腋窩或內乳邯結轉移。

N3a同側鎖骨下淋巴結轉移

N3b同側內乳淋巴結及腋窩淋巴結

N3c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淋巴結病理學分期(pN)

pN1 1~3個腋窩淋巴結轉移,和/或通過前哨淋巴結切除發現內乳淋巴結有微小轉移灶,但臨床上未發現

pN2 4~9個腋窩淋巴結轉移;臨床上發現*內乳淋巴結轉移,但腋窩淋巴結無轉移

pN3 ≥10個腋窩淋巴結轉移,或鎖骨下淋巴結轉移,或臨床上發現*同側內乳淋巴結轉移,同時有1個或更多腋窩淋巴結陽性;或多於3個腋窩淋巴結轉移同時臨床上未發現內乳淋巴結轉移但鏡下有微小轉移;或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3 遠處轉移M (用英文單詞首寫字母M 來代表)

Mx 遠處轉移無法評估。

M0 無遠處轉移。

M1 有遠處轉移。


忠解癌狀態


國內乳腺癌分期標準如下:

  臨床前期(亞臨床期乳腺癌):臨床上觸及不到腫物,亦無症狀,只能靠X線攝片發現。

  第1期乳腺癌分期標準:腫塊完全限於乳腺組織內,直徑不超過2cm,與皮膚無粘連,腋窩淋巴結無轉移。

  第2期乳腺癌分期標準:腫瘤直徑為3~5cm,與皮膚有粘連或無粘連,有一定活動度,腋窩有腫大淋巴結,但無融合趨勢。

  第3期乳腺癌分期標準:腫瘤直徑超過5cm,與皮膚有粘連,或與胸肌有粘連,或穿破皮膚,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有融合。

  第4期乳腺癌分期標準:腫瘤廣泛侵犯乳腺皮膚,或形成衛星結節,或與胸壁固定,或廣泛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

  乳腺癌是一種發生在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常見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患者在確診的時候,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乳腺癌的分期,那麼乳腺癌是根據什麼標準來分期的呢?每一分期又有什麼特點呢?這是大部分的乳腺癌患者想要弄明白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乳腺癌是根據什麼標準來分期的。

  乳腺癌的分期是根據患者的病灶大小,淋巴結轉移情況及遠處轉移情況而對病情進行的一種判斷和估計,從而決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估計預後。

  臨床常用的分期方法有二種:一是TNM國際分期法,T指原發腫瘤的大小,從小到大依次為T1、T2、T3、T4;N指局部淋巴結轉移的情況,可分為N0~N3;M指遠處轉移的情況,M0指無遠處轉移,M1指有遠處轉移。

  二是臨床分期法,共分4期,即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Ⅰ期、Ⅱ期屬於早期,Ⅲ、Ⅳ期屬於中晚期,其治療原則及預後各不相同。

 


金轉停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它這個分期根據病理的惡性程度,按TNM分期主要分為零到四期。醫院檢查報告一般寫得比較專業清楚,在這告訴大家比較容易判斷方法。臨床上越早發現早治療效果越好,常規的手術放(化)療可結合新興的量子(順勢)醫學療效更好。

第一期期:腫瘤的大小在2釐米以下,腋窩淋巴結仍未受影響,癌細胞未擴散至身體任何地方。

第二期:腫瘤 大小在2~5釐米之內,或腋窩淋巴結已受影響,或兩者同時出現,但仍未進一步擴散。

第三期:腫瘤 大小在5釐米以上,腋窩淋巴結已經受影響,但並無進一步擴散。

第四期:包括任何大小的 腫瘤 ,淋巴結通常已經受影響,癌細胞已經擴散至身體其他部分,即有遠處轉移。


曾冰醫生


不會治分幾期只是忽悠詞。逃避責住,掩蓋技術差而己……害人啊。


頸椎通2


二期A病重嗎


霸道就是姐的範120


乳腺癌的分期主要應用TNM分期系統,其中,T分期是根據腫瘤大小,與周圍組織浸潤情況而定,分為T1、T2、T3、T4。N分期主要依據淋巴結有無轉移情況。M分期代表遠處轉移情況。再根據TNM分為I期、II期、III期、IV期。有臨床分期與病理分期之分。


oO老邪Oo


乳腺癌的分期是根據TNM系統分的,要進行準確分期的話是離不開病理學檢查的。誠然分期是決定預後的因素,但卻不是唯一因素,因為還有其他高危因素沒有進入考量!比如:腫瘤的病理類型,脈管瘤栓,神經侵犯情況,切緣情況,還有免疫組化中ER,PR,Ki-67,Her-2的表達情況,都會直接影響預後。也就是說TNM系統分期中,分期早的一般是預後良好,但也有一部分預後相對差。具體預後情況是需要專業醫生預判的


南方健康


T、N、M 分別為腫瘤、淋巴結、轉移三個英文單詞首寫字母


話說腫瘤君


分期是一個治療評定的標準,分期不同治療方案不同。同病不同命,選擇方案只能靠運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