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要成为“生态名城、两湾明珠”

宁海,位于浙东一角,从《徐霞客游记》开篇走来,以“仙山神泉、碧海绿岛”惊艳于世。

改革开放四十年,对宁海来说,充满不凡。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围绕追赶跨越的奋斗目标,千方百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一切智慧力量,形成了合心合力合拍、团结鼓劲干事的良好局面,如今,这座宁静古朴、人文荟萃的浙东之城正闪耀着新时代的光芒。

昨天上午,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宁海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金报记者 陈嫣然

综合实力

全国百强县排名第53位

改革开放40年,县域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实现了从宁波最弱县到南部区县领头羊再到甬台绍区域中心,从国内默默无闻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53位的跨越。

40年间,宁海先后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投资贸易关系,出口总额从2006年的8.9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8.7亿美元。

创业创新实现大步跨越,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8%,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突破200件,成为全市首个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创成省科普示范县。

围绕打造“人才生态特区”,积极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县人才总量达到16.5万人,高技能人才突破4万人,“国千”“省千”和市“3315计划”人才团队达到14个,累计建立院士工作站6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

城乡建设

进入宁波一小时交通圈

城乡面貌华丽蝶变。启动实施总投资400亿元的美丽县城三年行动计划,成为首批“浙江美丽县城”试点县,城镇化率提高到59.1%,城区面积达到38.5平方公里,扩大近18倍,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跨入整体协调阶段。

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构建“一环八射三纵七连”大交通体系,道路总里程增至1975公里,城区路网达到400公里。盛宁线力洋至城区段、枫槎岭隧道及接线工程、甬临复线山河岭至岔路段、花山隧道、削壁岭隧道及接线工程等重大项目建成通车,综合客运枢纽投入使用,在全市各县(市)首个拥有始发列车,形成县内主要区域二十分钟交通圈,进入宁波一小时交通圈。

环境质量全市最优。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六年居全市之首,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维持在9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64%。在全市率先完成全域剿灭Ⅴ类水工作,治水满意度连续三年全市第一,连续两年捧获大禹鼎。

生态名片越发靓丽。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工程,发展模式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近年来,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13.7%和21.7%,2017年接待游客1481.3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144亿元,相继获评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全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民生供给

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近年来,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改善。实施“百千万”富民工程,成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1%以下,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1,家庭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贫困现象全面消除。

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累计发放社保卡66万张,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2%。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4张,百岁老人人口占比全市最高,高龄老人基本生活津贴达到全省最高水平,获评中国老年宜居宜游城市。连续13年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4500余套,实际保障5000户中低收入和特殊困难家庭。

公共服务不断优化。义务教育入学率与巩固率保持100%,彻底消除“大班额”现象,省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提高到97.4%。县级公立医院全部与大院名院合作办医,县域内就诊率达90%,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药品加成全面取消,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全面实现,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0.68岁。

未来发展

定下“三步走”战略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宁海定下“三步走”战略,齐心协力,共创辉煌。

第一步,从现在到2020年,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力争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甬台温经济带的区域性中心,建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生态名城、两湾明珠”,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强县第一方阵,打造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行区。

第二步,从2020年到2035年,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施《宁海现代化建设中期规划(2020—2035)》,再奋斗十五年,大幅提升经济实力、生态魅力、治理能力、文化软实力和全面从严治党水平,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更加充实,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强县第一方阵中持续进位,打造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

第三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完成第二步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全面提升五个文明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一流县市区前列,人民共同富裕水平全国领先,打造发展质量好、城乡环境好、社会风尚好、群众生活好、政治生态好的“五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样板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