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去世一個月,此人痛罵其是“衣冠敗類”,後成為民國最酷才女

本文“魯迅去世一個月,此人痛罵其是“衣冠敗類”,後成為民國最酷才女”由南娛北史原創發佈,如有抄襲,必維權!

有這樣的一位傳奇性的人:她一生橫跨兩個世紀,執教五十年,桃李滿天;她即是當時被社會各界所熟知的知名作家又是一位學者,創作生涯長達八十年,發表文字四百多萬一,人稱文壇“常青樹”;最有意思、最傳奇是她曾是魯迅的學生、崇拜者,但是後來卻驟然一變,成為“罵魯第一人”,將以反對魯迅為半生事業,她是誰呢?她就是民國才女——蘇雪林。下面和跟隨著小娛來看一看。

蘇雪林,原名蘇小梅,字雪林,後來常以雪林行走於世。蘇雪林祖籍皖,有著“安徽才女”的美譽。另有考證,她是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後人。蘇林雪個性突出,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就和馮沅君、凌叔華等女作家齊名。後來蘇雪林更和冰心、丁玲、馮沅君凌叔華並稱五大女作家。在1990年,蘇雪林又和冰心、巴金等人同獲亞洲華文作家基金會頒發的獎金。但實際上,蘇雪林本質工作就是一位老師,她一生都在為教育事業而奮鬥

魯迅去世一個月,此人痛罵其是“衣冠敗類”,後成為民國最酷才女

蘇雪林

從門生,到反魯鬥士

蘇雪林的一生充滿著傳奇。魯迅先生在世時,她對魯迅非常推崇。魯迅先生死後,她卻一直在文章中,對他口誅筆伐,甚至還將自己的“反魯”的大部分文章出版成《我論魯迅》。魯迅先生是1936年10月19日逝世。去世不到一個月,蘇雪林就拉開了她“反對魯迅”的生涯。

她公開罵“狹義陰險,多疑善嫉”,“色厲內荏,無廉無恥”,“玷辱士林之衣冠敗類,二十四史儒林傳所無之奸惡小人”,在文壇“興風作浪”,“含血噴人”,其雜文“一無是處”,“禍國殃民”。

而她在這之前,她稱呼魯迅先生是“中國最早,最成功的鄉土文字家能與世界名著分庭抗禮”。

小娛認為,蘇雪林之所以對魯迅的態度急轉直下的直接原因,就是思想上的分歧越來越大。而間接原因就是,“女師大”風潮

魯迅去世一個月,此人痛罵其是“衣冠敗類”,後成為民國最酷才女

魯迅

女師大校長楊蔭榆要求當時的愛國學生,只管讀書,不要參加過問政治活動。反對學生動不動就上街遊行,這實際上是在保護學生的人生安全。她還擔心學生成為各種政治力量的“棋子”,白白送死。而當時的魯迅先生是革命鬥士,他一方面為愛國學生們的犧牲感到痛心,一方面有為他們的愛國舉動感動。

小娛覺得,蘇雪林對魯迅的反感可能是從那時候開始的。但是,蘇雪林在文壇的號召力沒有魯迅影響力大,所以她不敢在魯迅先生活著時候,和他打擂臺。所以蘇雪林在魯迅死後的一個月,才開始撰文開罵,從這點可以看出蘇雪林骨子裡的軟弱性和革命性。

軟弱性在於:你活著我罵不過你,但是那又怎樣?死後,我可勁的罵你!她的革命性在於:你是文學界的泰斗又怎麼樣?看你不爽,就罵你,你能奈我何?

魯迅去世一個月,此人痛罵其是“衣冠敗類”,後成為民國最酷才女

民國名人

行文肆意,筆下留華章

蘇雪林自幼就喜歡寫日記,十二歲時,因家人偷看日記,而一氣焚之。後來她又恢復寫日記,直至終老。寫日記已經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哪怕今天有所漏記,她依然會補上。蘇雪林在生活上屬於我行我素,言行無忌的女性,她筆下的文章更是縱橫肆意,無所顧忌。

她的文章上不看天色,下不看臉色,哪怕不予以出版,她也無所謂。其實,不光光是魯迅,對於當時文壇上的各大文豪名人,在她的日記中都有所評價。郁達夫曾經也在安徽省立大學教過書,蘇雪林在他的文章中,對於郁達夫的評價非常的低,說他“一身濁骨,完全沒有文人的樣子”。

魯迅去世一個月,此人痛罵其是“衣冠敗類”,後成為民國最酷才女

郁達夫

生活吝嗇,捐款抗戰

蘇雪林個人生活非常的簡樸,說是吝嗇也不過分。堂堂大學教授,竟然跑去做拾荒者。在蘇雪林八十歲的時候,蘇雪林有鍛鍊身體的習慣, 早起“出散六圈,甩手三百”,堅持不懈,有時候早出晨練,居然撿走途中的廢棄的物品,帶回家中。

但是蘇雪林在大是大非上可一點也不“吝嗇”,她之所以這麼省錢,是因為想接濟自己的親友。抗戰初期,蘇雪林把自己的陪嫁和多年的積蓄悉數換成五十一根黃金捐獻給國家,小助抗戰。到了抗戰期間,她將養老所需要十餘年省吃儉用的教書薪資,購買了兩根金條,無常捐獻給政府,作為抗戰經費,希望用這些錢買一架飛機,打擊日本侵略者。

魯迅去世一個月,此人痛罵其是“衣冠敗類”,後成為民國最酷才女

捐金條,小助抗戰

出走半生,終歸故土

1998年5月,蘇雪林終於踏遍萬水千山,跨過來臺灣海峽,回到了闊別了半個世紀的故土。這位一百零一歲的老人,回到故土之後,熱淚盈眶,嘴裡念念道:“這是我的家,我不走了”。

祭奠先祖,迴歸故居,登九華拜地藏,吃太平湖的白魚,飽覽了故鄉的美景,圓了故土的鄉愁。她的諸多著作在大陸出版,她的散文也相繼被選入中小學教科書,她研究的教學法也被中小學老師所參考。

魯迅去世一個月,此人痛罵其是“衣冠敗類”,後成為民國最酷才女

晚年的蘇雪林

人生不過一場大鬧,然後,悄然離去。

1999年4月22日。油幹燈滅,蘇雪林的人生戛然而止,民國一代才女悄然離逝。

回望她這一生的所作所為,很難為世人所理解,可又有誰的人生,能被完全理解?

為自己而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你說呢?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