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網貸行業兩個關鍵詞及合規成績單

不可否認的是,過去的2017年,網貸行業就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合規”,一個是“上市”。事實上,這兩件事並非完全獨立,而是存在因果關係,因為上市必須考慮合規因素。

可能有人要說了,2015年12月19日,宜人貸在紐交所上市的時候,“824網貸暫行辦法”都沒出臺,就連“網貸暫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也在這之後才出臺,也就是2015年12月28日。

宜人貸上市或許是個特例,但宜人貸上市之前,網貸行業經過幾年發展,包括大標逾期,資金池,保本保息等行業問題已完全暴露。彼時,監管政策雖未正式出臺,但監管思路已基本成形。

事實上,直至2017年8月25日,銀監會下發“信披指引”,網貸行業才完成“1+3”監管框架搭建,即“暫行管理辦法”和 “存管指引”、“備案指引”、“信披指引”。

這剛好能解釋,為什麼今年網貸行業出現上市潮,因為在此之前,互金平臺上市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監管政策沒有落地,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A股還是美股,只要面向公眾募資,就必須保證業務模式沒有大的合規硬傷,否則,即使上市也將面臨隨時被取締的風險。

2017網貸行業兩個關鍵詞及合規成績單

合規是上市決定因素,盈利是上市關鍵因素

上市主要有兩個因素,一個是盈利狀況,一個是合規經營。2017年,信而富、趣店、和信貸、拍拍貸、融360、分期樂6家互金平臺相繼赴美上市。

其中,處於虧損中的信而富、融360雖然完成上市,但上市股價表現都很糟糕;截至1月4日收盤,簡普科技每股6.58美元,較發行價8美元大幅下跌,跌幅已達到17.55%,信而富每股6.11美元,較發行價6美元略有上漲,但漲幅只有1.83%。

由此來看,盈利狀況並非上市決定性因素,但盈利狀況直接影響股價表現。

當然,互金平臺除了赴美IPO,也有在A股、港股謀求資本出路。團貸網、小牛在線、愛投資3家平臺在A股曲線借殼控股上市公司;簡理財、你我金融、積木盒子、你我貸4家平臺或被上市公司收購,或反向收購上市公司。

這樣一來,紅極一時的新三板、新四板變得無人問津。別說36掛牌新四板的平臺已無人提及,就連新三板上市平臺中,團貸網(光影俠)已退市;恆富在線(中瀛鑫)、樂金所(大富裝飾)已暫停轉讓;溫商貸(瓷爵士)已剝離出去。此外,你我貸實控人已入主中國支付通,PPmoney已宣佈退市,只有安心貸、金蛋理財上市股東暫無行動。

雖然合規是網貸平臺上市的基本條件,但上市的平臺並不意味著100%合規。事實上,由於網貸行業的,監管政策也是在不斷晚上和調整,這也意味著,截至目前,沒有幾家平臺100%合規。正因為如此,2017年6月12日消息,網貸整改確定延期一年,將2018年6月定為最後驗收時間。

網貸行業合規成績單

1)存量大標業務得到積極消化

2017年6月28日,央行等17部委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領導小組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整治期間轄內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數量及業務規模雙降。

據網貸之家整理的限額整改情況發現,PPmoney理財、宜聚網、永利寶、普惠家等平臺大標占比下降位位居前列。

2017網貸行業兩個關鍵詞及合規成績單

2)661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佔全國在運營平臺36%

2017年2月23日,銀監會正式下發“存管指引”,指引確立存管銀行不承擔責任,消除銀行因合作平臺出問題影響聲譽的顧慮。此後,國有大行、城商行、民營銀行相繼開展資金存管業務。截至12月14日,全國已有46家銀行開展資金存管業務,共有661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佔全國1825家在運營平臺的36%。

其中,民生銀行存管系統上線最早,門檻最高,但只接入積木盒子、人人貸、首金網三家平臺。之後華興銀行、徽商銀行、江西銀行、廈門銀行相繼跟進,但華興、徽商門檻低,一度爆發“存管雷”,相比而言,江西銀行合作的和信貸、51人品,廈門銀行合作的PPmoney、團貸網均是大型知名平臺,隨著銀行存管步入深水區,新網銀行、海口農商銀行、貴州銀行紛紛跑馬圈地。

3)110家平臺加入互金協會信披系統

2017年8月25日,銀監會下發“信披指引”,明確要求平臺披露審計財務報告,強制要求平臺披露逾期、壞賬數據。截至12月6日,共有110家平臺接入互金協會信披系統,其中55家平臺在2016年實現盈利,54家平臺在2016年出現虧損,1家平臺沒有披露審計報告。其中,宜人貸、微貸網、PPmoney、投哪網、你我貸2016年淨利潤均在4000萬以上。

據媒體統計,互金協會信披系統中有超過六成平臺逾期率為零,還有微金客、德眾金融兩家平臺金額逾期率超過10%,但逾期率最高的是財路通,其項目逾期率高達98.42%,金額逾期率為34.56%,這兩項逾期率均為信披系統中最高記錄。互金協會信披系統的上線,帶動網貸平臺向陽光透明邁開重要一步。

4)校園貸、金交所、現金貸被納入強監管

“網貸暫行辦法”出臺後,個人、企業在同一平臺借款餘額被限制在20萬元、100萬元,小額信貸、消費金融、汽車金融成為風口。但與此同時,校園貸卻頻頻爆出負面新聞,最終監管對網貸機構校園貸業務一刀切。

限額政策出臺之後,金交所一度成為網貸平臺的救世主;然而,“僑興私募債”事件爆發後後,監管開始禁止互聯網平臺發售違規金交所產品。涉及主要問題包括,變相突破合格投資人標準,互金平臺起投金額100元或1000元,而私募產品的起投門檻是在分50萬元或100萬元。

校園貸、金交所被禁之後,現金貸一路高歌猛進,趣店、拍拍貸、2345貸款王等,依靠現金貸賺的盆滿缽滿。然而,隨著2017年12月1日,監管下發現金貸業務規範通知,明確現金貸必須牌照制,規定綜合費率不超過36%,禁止發放無場景現金貸。現金貸因此受挫,借款人數大幅減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