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結婚的六禮你知道是什麼嗎,走了哪些程序才算合法

婚禮又叫“昏禮”,古代的時候多於黃昏之時舉行,取其陰陽交替有漸之義。古代一門完整的婚禮需經過六個環節才算完成。分別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簡稱“六禮”。

古代的婚禮歷來重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是不可缺失的一個重要人物。據《禮記》記載:男女無媒不交。可見媒人的重要性,遠在幾千年前的周朝之時,媒人為朝廷的一個官職,稱媒官。掌管天下萬民的婚姻,無論是誰,只要是有了名之後,都要到“媒氏”處等級造冊,將名字,出生年月日記載下來。同時督促三十歲的男子,二十歲的女子進行婚嫁,對於一些死了老公寡婦也會登記,讓這些人重新進行婚配。而對於一些夫妻之間的糾紛,也負責從中進行調節和最後的裁斷。

古代結婚的六禮你知道是什麼嗎,走了哪些程序才算合法

發展到後來,除官方媒人之外,私媒也漸漸衍生了,私媒沒有那麼多繁瑣的手續,費用比官媒要便宜,程序簡便一些,但需要到官府領取合法執照後,才能有資格為雙方新人操辦婚事。

男女雙方在到了適婚年齡之後,雙方家長就會到媒人處瞭解有沒有合適的對象,“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和現在的婚姻介紹所一樣,媒人會為主人家尋找門第相當的對象,然後去進行溝通。女方家庭初步表示答應,可以進一步瞭解了,就會進行第一個環節:納采。

納采就是送點見面禮,在古代納采一般都是用大雁。因為大雁天冷的時候就飛往江南,天熱了就飛回江北,能夠順應陰陽的變化。就如同一個家庭男子為陽,女子為陰,妻子必須順從丈夫一樣。到了唐代,有時候會用鵝來代替大雁,呈送雁鵝已經成為求親的一個代名詞。

古代結婚的六禮你知道是什麼嗎,走了哪些程序才算合法

當女方表示認可之後,媒人就會正式詢問女方家長女兒的八字,叫問名,也叫做“過小帖”。然後進行占卜,看是否有相沖相剋之處。如果占卜沒有什麼問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納吉。男方正式向女方提親,將男方的生辰八字告訴女方,也叫做“過大帖”,文雅一點叫“換鸞書”。這也就相當於後世的訂婚。

再之後是納徵,男方將婚書和彩禮送到女方家中,一般以各色絲帛為主。之後是請期,由媒人溝通雙方的意見,決定最後的婚期。最後一步就是親迎了(也就是迎親),也需要媒人在前面引導。

古代結婚的六禮你知道是什麼嗎,走了哪些程序才算合法

一直到婚禮全部結束,媒人的工作才算結束。今人說“媳婦娶進門,媒人拋過牆”,是不夠準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