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錢包:網際網路黃金第一平台的顛覆與重塑

黄金钱包:互联网黄金第一平台的颠覆与重塑

剛剛從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畢業,加入大摩IBD部門做企業兼併及收購業務的楊㟀罡不會想到,四年後自己會在北京新街口的珠寶店裡做起黃金批發零售的生意,“一年穩穩當當賺1000多萬”。

不過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2014年,楊㟀罡與合夥人張晶盤出珠寶店,開始組建創業團隊,此時距離兩人決定“沉到黃金珠寶業學習”已經過去了兩年。

蓄力互聯網黃金

兩年之前,也就是2012年年中,楊㟀罡終於下定了創業的決心,這個念頭已經在他的腦海中盤旋了近半年。此時,宜信的唐寧,人人貸的張適時、李欣賀等北大校友圈裡較早進入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人已經小有所成,互聯網金融的風口剛剛開啟,P2P還稱不上炙手可熱,但已然成為許多創業者的首選。

不過楊㟀罡看中的是黃金行業。

黄金钱包:互联网黄金第一平台的颠覆与重塑

結緣黃金,既有父輩的淵源,也與楊㟀罡在大摩做多黃金的成功經歷相關,但彼時,楊㟀罡對黃金的瞭解只停留在金融層面。為了知己知彼,楊㟀罡與志同道合的北大校友張晶幾番暢談後,決定一起辭職,到黃金珠寶行業去探個究竟。

“當時以為,以我們的聰明才智,3個月時間足夠摸透這個行業,沒想到僅在工廠就待了半年。”兩年之後,當初的豪言壯語成了二人調侃的談資。“做實業和做金融太不一樣了。”楊㟀罡感慨。

半年時間,楊㟀罡在工廠裡潛心學習,瞭解複雜的黃金加工工藝,對傳統行業的工匠精神心生敬佩。從工廠出來後,他與張晶開始跟一些珠寶品牌合作,嘗試黃金批發零售的生意。通過引入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手段,二人將批發展廳黃金庫存的週轉率從剛接手時的2次/月提高到了3.5次/月,年盈利1000多萬。

穩穩當當賺錢的感覺很好,楊㟀罡戲稱當時“差點迷失了自己”,好在做互聯網黃金的初心未改,二人最終跳出舒適圈,踏上創業路。

創業之初,諸多艱難,最大的坎在技術上。楊㟀罡是投行出身,張晶是做諮詢出身,兩個技術盲在交了不少學費後,三顧茅廬,終於請到大牛出山,解決了技術團隊組建的難題。

有痛點,就有機會

黃金行業兩年浸淫,楊㟀罡積累了資源、拓寬了人脈,也發現了痛點。

對黃金珠寶產業鏈上的生產、加工、批發、零售企業來說,借金是一個普遍的需求,而對商業銀行來說,貴金屬部門在整個銀行體系中的比重較小,資源匹配少,人員有限,因此服務對象集中於中國黃金、中國金幣、老鳳祥等大企業,對數量龐大的中小微企業則無力覆蓋。大企業借金的資金成本僅在4.5%左右,甚至低於其向銀行借款的利率。

中小微用金企業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了。

有資格從銀行借到黃金的大企業,會以年化18%-20%的資金成本將黃金拆借給關係比較深厚的中小型黃金企業,這種短期的同業拆借一般在1-3個月之間。而無法從上游拆借到黃金的中小微企業,就只能採用民間借貸的方式,年化資金成本高達20-25%。

在這個借金成本逐層遞增的鏈條裡,居於下游的借金企業為了能夠順利融金,不得不支付高昂的成本,除此之外,在拆借黃金時,出借方往往對借金企業有附加的限制條件,如進貨渠道、銷售額捆綁等。中小微型珠寶店對品類的豐富性要求很高,但當進貨渠道被限制在一個品牌後,款式單一,必然會拖累銷售。

就在楊㟀罡努力瞭解黃金產業,摸清行業痛點的時候,黃金零售市場發生了一件驚動華爾街的大事。

2013年,金價從最高的1700美元1盎司下跌到1180美元1盎司左右,中國大媽開始瘋狂搶購黃金,大到銀行小到金店,黃金被一掃而空,黃金零售額創歷史新高,中國超過印度一躍成為最大的黃金消費國。這一年,中國大媽搶黃金一戰成名,被收錄進詞條。

在中國大媽乃至中國大爺們的心目中,黃金不僅是飾品,也是一種避險、保值的投資工具,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黃金消費體量最大。這部分黃金沉澱在民間,不生息、不流動,是一筆沉睡的財富。

軟銀中國根據市場調查保守估算,國內黃金存量市場有接近1萬噸。“這是什麼概念?美國的官方儲備是8000多噸,中國對外公佈的官方儲備差不多是1800噸,如果一家企業能夠撬動這個市場5%-10%的市場份額,就相當於撬動了澳大利亞(80噸)甚至韓國(104噸)整個國家的儲備量。”楊㟀罡說。

一端是近萬噸的閒置黃金,一端是中小微黃金企業剛性的借金需求,楊㟀罡躊躇滿志,覺得創業的方向找到了。

見識了中國大媽的能量後,投行出身的他還有另外一個設想:黃金的投資品形態過於單一,民間對黃金的投資需求遠沒有釋放出來,兼具商品和投資屬性的黃金不應被貼上中國大媽的標籤,黃金投資的增量市場大有可為。

至此,黃金錢包的業務模式基本清晰:盤活線下存量的黃金市場、開拓線上黃金投資的增量市場,對接中小微企業的用金需求,以借金利息收益反哺線下存金者和線上投資者。

黄金钱包:互联网黄金第一平台的颠覆与重塑

一場融資戰

2015年,31歲的易傑剛為孩子辦完百日宴,正在為如何處置親朋好友送給孩子的黃金小飾物犯愁。出於安全的考慮,他不打算讓孩子佩戴這些飾物,可長期放在家裡產生不了任何價值,佔地方不說,還容易在搬家的過程中弄丟。

一番打聽後,易傑把這些黃金飾物拿到了中國黃金的金店網點,鑑定、稱重完畢,飾物被回收,很快,易傑在手機剛剛下載的黃金錢包APP中,查到了自己的黃金資產克數和現值。此番線下存金後,易傑開始關注黃金走勢,陸續把一部分家庭理財款配置在黃金上,成為黃金錢包的第一批種子用戶。

易傑“觸金”的2015年是黃金錢包大手筆燒錢的一年,也是起死回生的一年。

創業之初,楊㟀罡試圖從最擅長的線下存量市場入手,起步效果還不錯,通過與熟識的一家三線城市珠寶店合作,短短一個月時間就獲取了接近價值1500萬的黃金。但是很快,問題出現了。珠寶店自身就有借金的需求,當它們以自己的品牌為背書從大爺大媽們手中收取黃金後,繞過黃金錢包,自己借來自己用明顯是更優的選擇。

意識到其中的風險後,楊㟀罡開始轉做線上增量市場。此時,幾個合夥人投入的資金已經所剩無幾,公司面臨著斷糧的風險,可流量越來越貴,線上獲客成本高企,融資迫在眉睫。

楊㟀罡發揮自己過往的職業優勢,開始“找錢”,一線投資機構一家接一家地見,“高峰時一天見了13家。”可黃金錢包的模式太新了,放眼全球都找不到參照系,投資人不知如何估值,在苦尋4個月後,一直到2015年4月,楊㟀罡碰到了軟銀中國的合夥人,才得到了第一筆700萬美金的投資,公司轉危為安。7月,黃金錢包又拿到了B輪1億元人民幣的投資。

第一輪融資後,軟銀的合夥人宋安瀾博士向楊㟀罡拋出了一個問題:“拿到你的700萬美金後準備怎麼做?”楊㟀罡回答:“爭取今年盈利2000萬人民幣。” 宋安瀾聽後直搖頭,告訴楊㟀罡:“你必須在半年內把700萬燒出去,把市場規模快速提高,要快!”

提到軟銀,大家都會想到阿里巴巴,軟銀因投資阿里巴巴而一戰成名,一向對高成長、高科技企業擁有敏銳嗅覺,黃金錢包亦被其看好,獲得軟銀連續三輪投資,這在互聯網創投圈並不常見。每每提到淘寶的投資,宋安瀾博士都是這樣總結:“阿里巴巴集團於2003年5月10日投資4.5億元創辦淘寶。他(馬雲)是第一個來跟我溝通的,當時他說了他的想法。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主意。當時我們判斷在這個市場上光是易趣一家肯定是不行的,後來我們經過很多次的討論還是決定,要花很大力氣投下去。誠然,在當時來說再完全的討論和分析都不能說是沒有風險的,但是現在看來當時淘寶投得是比較正確的。”

久經沙場的宋安瀾博士將互聯網思維傳遞給了楊㟀罡,楊㟀罡很快心領神會,也達到了軟銀的預期。

2017年,如火如荼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因為行業汙名、監管風暴、資本低迷,包括P2P在內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遭遇著前所未有的考驗,陷入寒冬期。值此之際,“黃金錢包”卻順利完成C輪融資,由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主導組建的渤海中盛產業基金領投,後者成立於2016年,是“銀行系”背景的新晉資本。

對於本次領投“黃金錢包”,渤海中盛基金負責人王欣表示,“黃金錢包”切入黃金產業,提高了行業的效率,整合了行業資源,減少了行業投機,降低了參與各方的風險,提升了整個行業的價值。

四方共贏的生意

2015年的A輪融資在資本層面很輝煌,但整個黃金錢包團隊仍保持清醒頭腦,並未因此放慢業務模式、風控保障及產品體驗的優化升級,反而藉此機會,夯實平臺各方面的基礎,為之後的爆發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雖然到年底時,黃金錢包只有2個億的交易量,註冊用戶25萬多,而同期人人貸的交易規模已經達到幾十億。不過之後的2016年,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一年,人民幣貶值,美國掀起負利率時代是否合法的討論,歐洲、日本相繼推出負利率政策,黃金價格上漲了20%。隨著金價走高,與易傑一樣開始關注互聯網黃金投資的人數猛增,黃金錢包全年的交易量從上一年的2億飆升至第二年的29億一直到2017年的119億,交易人群呈現明顯的年輕化特徵。艾瑞諮詢7月發佈的《中國互聯網黃金行業及用戶研究報告》指出,互聯網黃金投資用戶以男性、已婚有小孩的人群為主,平均年齡34歲,25-35歲的用戶人群佔比52.2%。這個用戶畫像與“中國大媽”時代的投資人群相比天差地別。

黃金投資的方式也有了明顯變化。互聯網黃金線上1元起投+實時交易的模式,破解了黃金投資門檻高、流動性差的難題,黃金錢包跟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實時報價系統對接,隨時反映金價變動情況,P2B的模式也使得黃金按日付息成為可能。從2014年至今,黃金積存生息與黃金投資的收益合計在年化10%以上。

為了確保個人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和收益穩定,黃金錢包在風控技術上的投入不遺餘力。早在2015年,黃金錢包就投資了一家徵信公司,通過大數據徵信的形式建立了很多數據板塊的模型,包括行為軌跡模型等,並對借金企業做實地調查。由於服務的是中小企業,黃金錢包採用了小而分散的模式,每家企業的出借額度不會超過10公斤,“最多配給他們黃金庫存20%的資金”。 借金企業還需要做資產抵押,如逾期不還,將以處理抵押物、變現壓倉資產等方式保證個人投資者黃金安全。

“從成立至今的4年時間裡,我們的逾期只有千分之四多一點。”楊㟀罡說。

數據顯示,截止9月底,黃金錢包的交易量在275億左右,用戶數約272萬。

再看產業端,在資金層面,中小微用金企業日常融資成本約為14.4%~18%,黃金錢包為其提供的服務將借金成本降至12%~14%,為廣大中小微金企降低了約4%的融資成本,行業舊有的利益分割方式被打破。

互聯網黃金模式的開啟,迫使從銀行低成本借金的大企業們隨之降低了拆借給下游用金企業的利率,並解除了“行規”,不再對借金企業附加限制性條件。“鬆綁”後的黃金珠寶中小微企業煥發了新的活力,息差的縮窄也迫使珠寶品牌商迴歸本源,更加重視款式設計和服務。

銷售層面,投資者線上投資黃金後,黃金錢包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買進AU9999的黃金合約,相當於實物黃金,所以當投資者在線上投資的黃金達到一定數量,就可以選擇線下提金,這又為珠寶店引流,助其精準獲客、提升銷量。

另一個受益方是銀行。2018年,《互聯網黃金業務暫行管理辦法》頒佈後,銀行與互聯網公司的角色和分工明確下來,銀行負責提供黃金產品和黃金賬戶服務,互聯網機構代理銷售黃金產品。7月,黃金錢包與平安銀行簽署互聯網黃金業務戰略合作協議,開展深度合作,第一步的系統對接完成後,平安銀行將成為黃金錢包線下收金的網點。

對平安銀行來說,這麼做的好處很明顯。

如果一位“中國大媽”在工商銀行買入一個黃金產品,如果想賣掉,必須原封不動地拿回工商銀行才可以,拆封了不收,去建行網點也不收,因為銀行並不具備黃金鑑定的能力。

與黃金錢包合作後,“中國大媽”可以徑直到平安銀行的網點,無論產品被把玩成了什麼樣,只要能通過黃金錢包的技術鑑定,平安銀行照單全收,“中國大媽”自此也成了平安銀行的客戶。

“據我們估算,客戶在平安銀行存入100克黃金的話,就有可能會轉進20-30萬存款。”楊㟀罡說。

黄金钱包:互联网黄金第一平台的颠覆与重塑

下一個黃金時代

互聯網黃金的模式複製起來並不難。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互聯網黃金行業活躍有約20家平臺,各家平臺的業務模式也不盡相同。

作為互聯網黃金模式的首創者和領跑者,黃金錢包一直以來最擔心的就是“同行出事”。

“我們不怕強者入局,就怕後來者攪局。”在親眼目睹互金行業的起落後,楊㟀罡心有慼慼。

在黃金錢包的初創期,楊㟀罡曾發動校友資源,邀請了律所和行業專家幫公司做合規性梳理,當時對互金行業的監管正處於包容期,這一舉動頗顯謹慎。

及至2016年,黃金錢包的模仿者越來越多,機構投資人和市場的關注度都在提升,鑑於黃金租賃模式在監管層面仍較為模糊,黃金錢包積極自律並倡導行業合法規範經營;2017年底,在黃金錢包的積極倡導下,發起成立了中國黃金市場創新聯席會,建立自律聯盟。2018年5月,央行金融市場司發佈《互聯網黃金業務暫行管理辦法》,這是央行首次發佈互聯網黃金相關的管理辦法,也是互聯網黃金行業規範化發展的起點。互聯網黃金市場方興未艾,空間極為廣闊。線下,是多達1萬噸的國內黃金存量市場,放眼整個東南亞,體量還要翻倍;線上,年輕人群投資互聯網黃金的習慣正在被培養起來,一旦黃金轉入牛市,投資性需求將呈爆發性增長。

早在大摩工作時,楊㟀罡就通過對黃金牛市的準確判斷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如今他再度做出了金價將破歷史新高的預測:“今年是黃金熊市的第6年,從整個週期來說,已經處於底部階段。而且礦山的開採成本和冶煉成本已升高到220-230元左右,與金價差距不大,金價的低迷又進一步導致礦山的開採意願降低。宏觀層面,人民幣持續貶值,破7是大概率事件,美股暴跌,全球股市處於動盪局面,美國債務上限即將到期,負債已到了最高點,只能開動印鈔機,進而導致貨幣貶值,這些都是黃金的利好因素。綜合起來看,我認為黃金一定會創歷史新高,突破2000美金1盎司也是非常有希望的。”

“歷史上,黃金牛長熊短,雖然是慢牛,但可能會持續十幾年的時間。”

這意味著牛市一旦來臨,黃金錢包將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把基礎夯實,合規風控做好,然後靜待牛市的來臨。”楊㟀罡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