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與春秋首霸

春秋五霸與春秋首霸

1

我們通常所稱的“歷史書”和“史書”是兩個概念。歷史書指歷史教科書,史書包括正史和野史。正史指的是國定承認的或國家編纂的,野史則是民間編纂而未得國家承認的。中國公認的正史是清乾隆時編訂的《二十四史》以及民國時期的《清史稿》《新元史》。正史之外的國家檔案、官方統計、法規、則例、條約、協定、公約、公報、調查報告、會議記錄、備忘錄,以及古代留存下來的日曆、起居注、實錄、諭旨、詔令、奏議、政書、方略等稱為“歷史資料”,簡稱“史料”。

中國的第一部地方誌,是唐代的《元和郡縣圖志》,後因圖佚,改名《元和郡縣誌》。北宋開始,廣修州志、縣誌。方誌具有史料價值,但不屬史學範疇,可以看作地方性的“百科全書”。方誌一般也是官修,自古有“盛世修志”一說。今縣一級政權,或專設地方誌辦公室,稱方誌辦或史志辦,或仍屬黨史研究辦公室。今日之方誌包括省志、市志、縣誌、鄉志、村志以及各行業志、部門志等。

方誌之外還有年鑑。年鑑是一種工具書,同時具有史料價值,內容比志書更具體、詳細。其類別包括綜合性年鑑、專門性年鑑、地方性年鑑、統計性年鑑。今地方性年鑑之編纂任務,歸屬方誌辦或史志辦。

2

歷史書是教育國民的,然歷史書卻對“春秋五霸”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和最終認定。最新歷史教科書七年級歷史上冊,對“春秋五霸”兩種說法同時採納:一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五霸;二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五霸。第二種說明顯有個錯誤。歷史書既然認定春秋時期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而勾踐滅吳是在公元前473年,此時已屬戰國時期。無論如何,勾踐稱不上“春秋五霸”之一。

正史並沒有“春秋五霸”一說。“春秋五霸”一說最早來源於《荀子·王霸》,其原文是:“故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是皆僻陋之國也,威動天下,強殆中國,無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謂信立而霸也。”但荀子時代是為東周,當時並沒有春秋時期、戰國時期這一說法。今人以荀子所稱之五霸為“春秋五霸”,豈不謬哉?

後世對“春秋五霸”的認定,根據朝代先後順序,有以下六種說法:

1、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東漢班固《白虎通·號篇》;

2、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南朝梁《文選·四子講德論》;

3、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唐顏師古《漢書注·諸侯王表》;

4、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唐司馬貞《史記索隱》;

5、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清全祖望《鮚崎亭集外編》;

6、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民國朱起鳳《辭通》。

可見,作為史學家的班固即將勾踐去掉,代之以秦穆公。《文選》並不是史學著作,將越勾踐代替吳闔閭,有失偏悖。《漢書注》作者顏師古以吳王夫差代替他老爸,本無不可,但以宋襄公代替楚莊王,為後人所詬病。同為唐人的司馬貞也認為應該有宋襄公,但是保留了楚莊王,去掉了吳王夫差。為什麼唐人認為應該有宋襄公,因為宋襄公仁義,吳王夫差也仁義。清朝全祖望一反常態,一下子列了四個晉國君,不是按國家稱霸而列五霸,而是按是否匡扶周室與否而列。民國朱起鳳則按國別不同與時代不同,去掉吳越後,加入鄭莊公。

整個春秋時期除齊桓公外,基本都是姬姓晉國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晉國在整個春秋歷史上維持了百年之久的霸業(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這段時間晉國基本享有領導諸侯之權。在晉文公稱霸之後還經歷晉襄公接霸、晉景公失霸、最後晉悼公復霸中原。

完成諸侯會盟這一重大稱霸標誌的有: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楚莊王、晉悼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齊桓公死後,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齊桓公,會合諸侯,確立霸主地位。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宋襄公邀曹、邾兩國在曹南會盟;周襄王十三年(前639)春,宋襄公在鹿地首次會合諸侯,以盟主之位自居,引起齊君和楚王的不滿,宋襄公又自做主張,沒有經過齊國、楚國的同意就約定當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會合諸侯。到了約定之日,楚、陳、蔡、許、曹、鄭等六國之君都來了,宋襄公和楚成王因為爭當諸侯霸主而發生爭議,楚成王突然命人抓住了宋襄公,把他帶回楚國囚禁起來;直到同年冬季,諸侯在薄地會見時,在魯僖公的調停下,襄公才被釋放。所以說,宋襄公妄圖稱霸是個鬧劇。

真正稱霸的只有四國,齊、晉、秦、楚,代表人物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其中,秦穆公最為低調,並沒有召開諸侯會盟。秦國一直埋頭搞發展,不圖虛名,最終一統天下。

而最早搞兼併及妄圖稱霸的則是鄭莊公。鄭國是西周最後一個封國,從血緣關係上離周天子最近,可卻是對東周傷害最大的一個諸侯國。可以說,東周時期周天子失去天王尊嚴,導致最終禮崩樂壞的罪魁禍首乃是鄭莊公。孔子極其憎惡鄭莊公,故《春秋》貶稱其為“鄭伯”。《春秋·隱公元年》記載“鄭伯克段於鄢”。《春秋左氏傳》將“鄭伯克段於鄢”作了詳細註解。《古文觀止》將《鄭伯克段於鄢》作為古文首篇,認為該文詳細刻畫了鄭伯寐生陰險、狡滑、虛偽、厚黑的一面。左丘明在該文中對孔子的“春秋筆法”作了註解。

3

鄭莊公是鄭國第三代國君,與周天子未出五服,但是在匡扶周室方面,既比不上晉國,也比不上魯國、西虢國等姬姓中等國,更兼併了同姓國家東虢國。

周宣王時,西周一度復興,史稱“宣王中興”。宣王有兩個大的戰略舉措,一是將申國南遷,二是分封鄭國,不料卻為西周滅亡和東周衰弱埋下了禍根。申國南遷,本是為分化“姜氏之戎”,併為抑制荊蠻崛起。周宣王為搞好與申國之關係,為太子宮湦(即周幽王)娶申侯之女。但姜氏之戎中有不願南遷者,反而與周王朝結下仇恨,不再與申國一起擁護周王朝。《史記》記載:“(宣王)三十九年,戰於千畝,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而南遷後的申國,因申後被周幽王所廢之故,更是聯合繒國、犬戎,進攻周王朝,滅了西周。

鄭國最早被封在鄭地,在今陝西華縣東一帶。第一任鄭國國君鄭桓公於周幽王時擔任王室司徒,主理朝政。但是鄭桓公並不想讓鄭國在周王朝西部為其抵擋戎狄,反而將國家居民、財物一部分東遷,意圖在中原地區建國並發展壯大。因為鄭桓公與周幽王一同被犬戎殺害,繼位的鄭武公又聯同晉、秦、衛護送平王東遷,故鄭武公被周平王任命為司徒,繼續主理周王朝朝政。平王東遷,最得利的是鄭武公。鄭武公與周平王同年繼立。鄭武公把持周王朝朝政,並把鄭國遷到中原,方便控制周王朝,並利用王師為己所用。鄭武公二年滅了鄶國,鄭武公四年滅了東虢國,然後橫掃周邊鄢、蔽、補、丹、依、弢、歷、莘八邑。就在鄭武公雄心勃勃地推行“武公之略”時,周平王對鄭武公如此開疆闢土、極力擴張產生猜疑,並欲收回虎牢以東的賜地。於是,鄭武公不得不在周平王六年遷都於鄶(今河南新密),把國都遷到鄶國故都,使原來的寄帑之地變成自家地盤,並把舊部全部從陝西遷到河南。

繼位的鄭莊公更是野心勃勃,一方面把持東周朝政,一方面利用其周王室正卿的身份,率王師侵伐諸國。周平王晚年想任命西虢公擔任卿士參與朝政,引起鄭莊公的怨恨。周平王只好向接鄭莊公解釋說“無之(沒這回事)”,且與鄭國交換人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春秋左傳·隱公三年》)。”天王讓兒子至封國做人質,鄭莊公豈不太霸道了嗎?

周、鄭交質乃至交惡始於鄭莊公這個逆生子。《春秋左傳·隱公三年》又載:“(平)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意思是說:周平王死後,周人想要讓西虢公擔任卿士主理朝政,鄭莊公竟然派軍隊割了周王朝溫地的麥子和成周一帶的莊稼。成周即周王朝的都城洛陽,鄭莊公連周王朝家門口的莊稼都搶走了。

東周第二任天王周桓王最終剝奪了鄭莊公的執政大權,卻引發了一場災難。《春秋左傳·隱公八年》:“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於周。”但此時鄭莊公仍居左卿之位。待虢公掌權之後,“鄭伯不朝”,遂有周桓王伐鄭。但是在這場伐鄭之戰中,周桓王卻被鄭國的箭射傷了。自此,天子再無尊嚴,禮樂一敗塗地。孔子《春秋·桓公五年》記載:“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春秋左傳·桓公五年》註解:“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御之……王卒亂,鄭師合以攻之,王卒大敗。祝聃射王中肩……”

4

鄭莊莊雖是小霸,但卻是春秋首霸。鄭莊公在位期間是公元前743年到公元前至公元前701年,而《春秋左傳》記載開始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在《左傳》記載的涉及鄭莊公的22年中,鄭國就與周邊國家發生了以下戰爭:

隱公元年。鄭人以王師、虢師伐衛南鄙。

隱公二年。鄭人伐衛。

隱公四年。宋殤公之即位也,公子馮出奔鄭……故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秋,諸侯復伐鄭。

隱公五年。曲沃莊伯以鄭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四月,鄭人侵衛牧,以報東門之役。衛人以燕師伐鄭……鄭人以王師會之(之指邾國)。伐宋,入其郛……宋人伐鄭,圍長葛。

隱公六年。五月庚申,鄭伯侵陳,大獲……秋,宋人取長葛。

隱公九年。宋公不王。鄭伯為王左卿士,以王命討之,伐宋。

隱公十年。夏五月羽父先會齊侯、鄭伯伐宋……秋七月庚寅,鄭師入郊。猶在郊,宋人、衛人入鄭。蔡人從之,伐戴。八月壬戌,鄭伯圍戴。癸亥,克之,取三師焉。

隱公十一年。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許莊公奔衛……鄭、息有違言,息侯伐鄭。鄭伯與戰於竟,息師大敗而還。君子是以知息之將亡也……冬十月,鄭伯以虢師伐宋。壬戌,大敗宋師。

桓公七年。秋,鄭人、齊人、衛人伐盟、向。王遷盟、向之民於郟。

桓公十年。冬,齊、衛、鄭來戰於郎,我有辭也。

桓公十一年。夏,鄭莊公卒。

從鄭武公元年(前770)至鄭莊公末年(前701),鄭國兩代國君“挾天子以令諸侯”,搞侵略擴張達70年之久,陪臣執君命,敗壞朝綱,嚴重摧毀了周朝禮樂之制,給此後的諸侯相征伐帶了個壞頭。到齊桓公、晉文公時雖欲匡扶周室,但已經沒有可能。因為此時南楚、西秦已經崛起,周王朝已經虛弱不堪,許多小諸侯國早已不朝周室而朝大國,盟主、大國比周王朝更能解決問題。而始作俑者鄭國,於公元前375年即被“戰國七雄”之一韓國給滅了,韓國遷都於新鄭(公元前671年鄭國定都於此)。鄭國,前後存亡時間不過432年。

2018年10月1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