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

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代表大清在‘议和大纲’上签字,落笔的那一刻,李鸿章仿佛又老了几岁。“卖国者秦侩,误国者李鸿章”,国人的指责仿佛海啸般涌入这位老人的耳朵。


李鸿章的出生没有伴随大富大贵,父亲在李鸿章十多岁时考中进士,成为了京城的一名小官,人微言轻,仿若官场中一粒砂砾,对于这个帝国起不到丝毫的作用。然而他的一位同乡,却彻底改变了他儿子李鸿章的命运,这个人叫做曾国藩。

「对话」上

曾国藩

李鸿章二十一岁时,正式拜入曾国藩名下,自幼聪慧的李鸿章和享誉全国的大儒曾国藩,仿佛应该会成为一段佳话,很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给他们创造这段佳话的机会。

清朝是中华历史上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庞大王朝之一,另一个元朝,不过百年的光阴,便被如巨浪般波涛汹涌又此起彼伏的义军所推翻,赶到了关外继续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这或许也是清朝的前几任统治者从上任到死,始终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的原因吧。

很可惜,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这个时代终究要过去了。画面转到广东,一个叫洪秀全的人身上,此时的洪秀全,正在无神的捧着四书背诵,这已经不知道是他第几次与秀才擦肩而过了,窗外的一声雷鸣,仿佛天籁般震散了他心中的阴霾,再也无心看四书的他,随手拿起一本不知从哪捡来的《圣经》。

不知何时,广东如潮水般兴起了一个叫做拜上帝教的组织,这个神秘的地下组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短短两天便在两广如瘟疫般扩散开来,1851年,一名叫做洪秀全的人,振臂一挥,于金田揭竿而起,正式拉开了反清的帷幕,自号“太平天国”,各路豪强纷纷跟随,劳苦大众和教士紧随其步伐,短短两年,便席卷南方各省,紧接着,南京沦陷,人们仿佛看到了时空另一边的朱元璋正在踏步走来,一个新时代要揭开了吗?

「对话」上

洪秀全

以教立国,纵观历史,似乎没有成功的先例,从今天的上帝视角来看,但凡以教立国的组织,都是缺乏人才的,没有人才,便是一群没有文化的“乌合之众”,文化这东西,真的很难说清,似乎只有文化,才能诞生情怀和梦想,以及最重要的,团结。

曾国藩终于坐不住了,不用举大旗,也不用讲大义,一支湘军就此诞生,这就是大儒的力量,无声,却很有力,真正的战士是打出来的,湘军也不例外,从开始的屡战屡败,到后来的屡战屡胜,湘军向世界证明了湖南子弟的血性,此时的曾国藩手下,始终跟随者一个人,他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在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等了整整三年,才成为了一名翰林院编修,相当于一名官员实习生,勉强踏入官僚体系的门槛,不出意外,这辈子会同他父亲一样,什么抱负,什么理想,只能在老婆孩子热炕头上去实现了,但是现在,他看到机会在向他招手,他知道,这次错过了,可能这辈子都没机会了。

这些年跟着自己的老师曾国藩,东征西讨,他学的很快,从一初的被压着打,到现在的主动出击,他心动了,如果继续跟着老师,他永远无法在这个时代拥有话语权,这不是他想要的,我要离开,我要和老师一样,如果再不离开,我就没机会了,他的心里如是说。

终于,累了,也无力回天的曾国藩放李鸿章离开了,他需要帮手,需要一个和自己的力量所差无几的帮手,优秀的李鸿章有这个能力,他也渴望这个能力,很快,李鸿章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合肥,拉起了另外一支“湘军”,便是属于自己的淮军,与湘军不同的是,淮军不是一支传统的中国军队,训练方法是西式的,武器装备是西式的,这是一支半现代化,且战斗力颇强的淮军。

洪秀全,这个落第的秀才书生,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权利的美妙滋味,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男人能完全抵挡权利带来的那种蚀骨般的快感,这种快感无从代替,除了恐惧,是的,恐惧,洪秀全他在恐惧,各地传来的军情让他恐惧,身边人的减少让他恐惧,乃至于每当回想起那本《圣经》,这种恐惧便传遍全身。

湘军和淮军的不断壮大,到两面夹击,短短时间内,整个大清的局势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864年6月1日,一个西方的儿童节,洪秀全最终选择了在这一天结束自己如梦幻般的一生,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写进史书中,也不知道自己会以什么身份写进史书中,是以英勇反抗封建王朝的斗士,还是搅动天下局势的叛贼?尘归尘,土归土,拜上帝教没有上帝,他知道,很多人也知道。

李鸿章成功了,我不知道他应不应该感谢一个叫洪秀全的人,胜利之后,自然便是瓜分胜利的果实,淮军用累累白骨和无可比拟的战绩,坐实了自己强军的名号,直通青云的捷径被李鸿章找到了,曾国藩掌握了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李鸿章手握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可以说,一时风光无二,大权终于握在了这个本该碌碌无为的小吏出身的人之手。但还没完,因为最可怕的事发生了,嗅觉永远比狗还灵的西方列强,终于亲眼目睹和见证了这个腐朽的庞大帝国的真正面目,那么,是该冲上去咬一口了,李鸿章仿佛看到了海上列强的铁舰队在向他涌来,所以,他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

「对话」上

李鸿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