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賦能,納稅服務正式開啓區塊鏈時代

技術賦能,納稅服務正式開啟區塊鏈時代

如果說普通電子發票之於紙質發票更多是形式上的革新,那麼區塊鏈電子發票則是對普通電子發票從形式到內容的全面升級。

8月10日,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國貿旋轉餐廳開出,標誌著深圳成為全國區塊鏈電子發票首個試點城市,納稅服務正式開啟區塊鏈時代。

發票是商業交易的憑證,具備交易維權、會計記賬和納稅基礎憑證三大職能,是現代經濟運行中的一個重要工具。而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區塊鏈技術,則被認為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之後,計算模式的一項顛覆式創新。

當發票遇上區塊鏈,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區塊鏈作為一種不可篡改、防刪除的分佈式賬本技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偽造、無法篡改和可追溯的特徵,在稅收徵管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發票,可以確保發票唯一,做到從領票、開票到入賬、報銷全鏈條數據信息和流轉狀態完整可追溯,從而有效規避假髮票,完善發票監管流程,是實現“信息管稅”的利器。同時,從市場規模和技術適用性來看,發票都是區塊鏈技術的最佳應用場景之一。

技術賦能,納稅服務正式開啟區塊鏈時代

如果把區塊鏈技術比作一把“錘子”,那麼發票則是一枚新“釘子”。在區塊鏈技術的賦能下,區塊鏈電子發票可以將每一個發票干係人連接起來,實現消費場景和納稅服務的無縫鏈接,達到“交易即開票,開票即報銷”。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改善消費者的服務體驗,也能節省商戶用於開具發票的時間、硬件、人力成本,還能優化城市稅收營商環境,有效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效率。

如果說普通電子發票之於紙質發票更多是形式上的革新,那麼區塊鏈電子發票則是對普通電子發票從形式到內容的全面升級。此前電子發票以電子數據的形式保存,只是將存儲載體從紙張換成了中央服務器,發票數據信息不能互聯互通,而且很容易被重複下載和打印,甚至通過PS技術篡改信息,造成重複報銷、入賬以及虛假報銷、入賬的潛在風險。同時,消費者在獲得電子發票後,仍須上網打印成紙質發票,才能完成報銷。可以說,普通電子發票並沒有解決紙質發票面臨的痛點。

區塊鏈電子發票指向的是更高層級的發票生態體系。區塊鏈技術在時間緯度上保持了連續性,在空間緯度上保持了開放性,能夠形成一套立體化的透明真實的信用管理體系,實現“交易即信用”。無法篡改且可追溯的交易記錄本身就是信用鏈,是巨大的無形資產,是有待深入挖掘的“金礦”。

技術賦能,納稅服務正式開啟區塊鏈時代

從技術上來說,普通電子發票“上鍊”並不難,難的是基於區塊鏈的原生電子發票。此前市面上流傳的區塊鏈電子發票,大多隻是普通電子發票與區塊鏈技術的簡單“疊加”,即只是部分環節嘗試“上鍊”,往往僅利用區塊鏈增加了存儲的作用,只發揮了區塊鏈不可篡改的價值。對於此類發票,可以預期的只是發票“上鍊”後的“今生”,但卻保證不了其“上鍊”前的“前世”,即發票信息的產生過程依然不可控。相較之下,深圳首期試點的區塊鏈電子發票是基於區塊鏈的原生電子發票,從支付開始的所有環節都在鏈上完成,是一套完整的稅務管控體系,與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並存、並列、並行,讓稅務管理服務更加智慧化。

區塊鏈電子發票的落地,是一次稅企雙方通力合作、資源互補的積極探索,也是深圳積極運用現代化理念和先進的信息技術,推進“互聯網+”前沿技術與稅務管理服務工作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稅務管理信息化的“深圳樣本”的創新實踐。

技術賦能,納稅服務正式開啟區塊鏈時代

如何在試點過程中對區塊鏈電子發票生態體系進行全面優化,從而更好地加以推廣應用,乃當務之急。比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開放性,對稅務場景進行深入挖掘、細分、賦能,結合微信小程序、企業微信等產品擴大應用入口,接入更多第三方支付機構拓展覆蓋範圍,並進一步探索區塊鏈技術在納稅信用等級、風險識別預警、政策分析制訂等領域的深入應用,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支撐。再如,針對公眾對於發票數據“上鍊”的安全性疑慮,從納稅服務、納稅人、政府宏觀管理等多個角度,持續完善數據驅動、智能應用、信用支撐和風險自控的稅務管理服務綜合技術體系,為區塊鏈電子發票充分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未來,隨著區塊鏈電子發票的成熟和演進,企業業務信息、財務信息和稅務信息有望實現一體化。屆時,我們看到的將不只是現代化的“智稅”生態,更是生機勃勃的社會誠信體系,以及活力四射的高效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