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作者 | 蓑笠翁

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有一部分投資者參與次新股投資,是為了蹭點熱度,看能否搏個漲停板;還有一部分投資者呢,是想要大浪淘沙挑金子,不過,由於是淘沙,所以淘到沙是大概率事件。

對著朗新科技的最新業績單,風雲君覺得1.66萬股東捧著的應該不是金子。

一、上市一年業績暴跌

朗新科技於去年8月份上市,時間不長,主要業務是為公用事業機構、政府、其它企業提供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服務,包括信息系統的諮詢規劃、設計開發、建設實施和運行維護,也包括軟件產品、工具的銷售以及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模式、新技術的運營服務。


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但如果從產品來看,朗新科技實際上主攻的是電力信息化行業的用電領域,為國家電網及相關企業提供產品與服務,比如用電信息採集、遠程實時費控、計量生產調度、電能服務管理、營銷稽查監控、農電生產管理等等。

這部分營收佔到總營收80%以上,屬於實打實的主力軍。

大致瞭解業務後,我們先來看今年半年報主要的財務數據。


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上市僅一年,業績就迅速變臉,淨利潤暴虧,扣非後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進一步惡化,至於每股收益以及淨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就更不忍直視呢。

再看前三季度預告數據,淨利潤虧損超過了1個小目標,而去年同期僅為1786萬,同比大降493.45%-510.25%。


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這數據,看著都覺得硌得慌!

當然,卻是也有好幾個理由。風雲君也嘗試著從朗新科技的角度也多多理解了下,不過,結果跟這業績一樣也不太理想。

最主要的原因是朗新科技的業務具有季節性波動的風險。

前文提到朗新科技的主要是為電網公司及其下屬企業提供服務,而電網公司內部投資審批決策、管理流程都有較強的計劃性。

一般來看,電網公司在前一年年底制訂下一年的各類(含信息化)項目,經集團公司總部各部門審批後,第二年分批逐步開展項目招標和項目啟動及建設。

對於提供技術服務的業務,公司根據不同類別合同在客戶驗收後確認收入或在簽訂合同後按完工百分比法或根據服務期確認收入。

受電網公司內部合同流程管理的限制,第四季度簽署合同並取得上線報告或完工驗收報告較多,造成第四季度確認收入較多。

這就是公司經營業績呈現較強的季節性波動的由來。


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可季節性波動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前三季度淨利潤為負,但同比數據呢?同比大幅下跌也是風雲君更關注的

另外插一句,朗新科技屬於軟件行業(定製軟件開發收入佔總收入比超過了80%),這個行業本身哪來的季節性屬性?只是由於對客戶的高度依賴最終被打上季節性標籤。

二、業績變臉原因分析

朗新科技的這業績僅用季節性波動實在難以令人信服,好在還給出了幾個解釋:加大創新業務投入、股權激勵股份支付費用增加、政府補助減少。

具體關於第一點朗新科技的解釋:由於公司加大創新業務投入,導致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同比增加明顯。

但風雲君看了看半年報對創新業務的介紹,實在是沒找到重點。從目標上來看,是要培育新的有巨大發展前景的創新業務,但在拓展領域採取的是穩健的模式。

看了其計劃,風雲君想問,啥時候能成功?或者說,方向啥時候能定下來?


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到目前為止,創新業務的佈局就是新設立了兩個公司:瀚雲科技和朗新智元,準備在工業互聯網和新金融等領域積極開拓。

但風雲君看其主營業務的介紹,其實質是為工業互聯網領域(新金融領域)數據處理和存儲技術等。

從出資情況來看,也不太積極。


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此外,創新業務都沒確定,銷售費用卻大幅增加,在營收降幅將近20%的情況下,銷售費用大幅增加是幾個意思?


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至於研發費用,同比確實大幅增加,就是不知道錢都投入哪裡去呢?不過從絕對值來看,要砸出個有巨大發展前景的創新業務,還得繼續添柴。


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再看第二點:由於2017年底公司實施了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計劃,導致股份支付費用大幅增加;

關於股權激勵,風雲君前期已經表過態呢:這事全靠管理層自覺。

一、上市一年時間不到,股權激勵已經走了兩波;風雲君瞅了下股權激勵股份解禁時間正好與首發原始股解禁時間相差不多,也難怪管理層如此積極;

二、行權條件丁點兒不吸引人,實際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沒有超過20%。


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如此寬鬆的行權條件,實際上相當於是公司在向管理層撒幣,只是撒幣也要自己能接得住呀,看2018年那爛得稀里嘩啦的業績,撒來的幣掉坑裡了,也真是鬧心。

股權激勵這事吧投資者也無法很好的監督,風雲君給出個主意:為了更好的實現讓管理層與投資者站在同一個戰線上這個目標,為了不讓投資者乾瞪眼,以後行權條件乾脆以股價提升為判斷標準如何?畢竟對投資者來講,要獲取資本利得靠的不就是股價提升?來點簡單粗暴的或許最有效也說不定,是不?

最後第三點,2018年同期收到的政府補助收入相比2017年下降明顯。2018年度前三季度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貢獻金額預計為900萬元~1100萬元,主要系收到政府補助和理財收益所致,去年同期此金額為2,169.98萬元。

對於政府補助一事,對企業來講,自然是多多益善。

但是如果過於依賴政府補貼,那也不是好事。


朗新科技:又是一家上市首年即業績變臉的“龍頭股”


結束語

在原有業務過度依賴大客戶的情況下,要拓展發掘新業務的思路顯然是對的。但是在原有業務發展有可能放緩,創新業務還沒有頭緒的情況下,就急著多次給自己拿福利(激勵),那給投資者的感覺就是吃相太難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