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的中秋節,雖然沒有月餅,卻過得比現在開心

又是中秋佳節,在這個代表團圓的日子裡,花好月圓夜,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樣的詩句看起來是多麼的浪漫,但是,對於為了生計而不得不漂泊在外的浪子。團團圓圓地過中秋節,似乎總只是成了鄉愁而已。

那時候的中秋節,雖然沒有月餅,卻過得比現在開心

記得小時候,自記事起過的第一個中秋節。那時候沒有月餅,沒有水果,也沒有什麼小孩喜歡吃的零食。在農村,總流傳著孩子拜月亮保平安,壞孩子會月光割耳朵等謠傳。當然,那時候肯定是信的。

八月十五的晚上,小夥伴們早早就吃完飯,然後大家喜歡到我家門口的曬穀場上玩那個丟手巾,彈波珠,玩到等月亮升起,看起來好大好圓的時候。就都各自跑回家,拿家裡爸媽給煮好的芋頭出來拜月亮。是的,大家家裡都會煮芋頭,小夥伴們就會比較誰的大個。誰的要是最大個了,那種開心就好比中大獎一樣笑到牙要脫的節奏。

那時候的中秋節,雖然沒有月餅,卻過得比現在開心

月亮怎麼拜?小夥伴們各人拿著芋頭舉過頭頂,那樣擺幾下就算了完成了拜月亮。至於要保諾什麼,就各有所求。咋樣想法的都有,有的想要五毛錢買瓜子,有的想快點長高,有的想考試100分,有的想要有本《三毛流浪記》,有的想哥哥別再打他,有的想快放假吧,有的想吃雞腿,有的想不用放牛。不知道各位看官小時候是怎麼想的?

那時候的中秋節,雖然沒有月餅,卻過得比現在開心

就那麼簡單,就那麼快樂,雖有需求,但無需壓力,覺得拜完月亮後睡一覺就能好夢成真。雖然次日沒成真,也不會覺得不開心。反而覺得可能是人太多求願望了,還沒輪到自己,不急。接著慢慢忘了,或者又是新一年的中秋節到來有了重新的願望。

長大後,已經不拜月亮了。能吃上月餅,水果,喝上飲料或酒。但是對著月亮往往是滿臉憂愁,心裡總會想著:房,車,錢,我的貂蟬在那裡? 越想越覺得無助而失落,慢慢地變得不喜歡過節了。

那時候的中秋節,雖然沒有月餅,卻過得比現在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