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用「巧果」約

原文:[巧果

]:以面和糖,捻成卍字,方勝花果形,油灼乏,極可玩。見前(十景點心)

淸 袁枚 夏曾傅《隨園食單補證》點心單

七夕用“巧果”約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首宋詩人秦觀的《鵲橋仙》說的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農曆七月七日夜,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慧和巧藝,故稱為“乞巧”。當然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七夕用“巧果”約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起源於大家所熟悉的牛郎和織女的傳說。關於牛郎織女最早的記載,見於南北朝任昉所著的《述異記》。“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這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重複了,今老白聊點大家不知道的。七夕節有許多習俗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諸多習俗,還有許多傳說,我小時就所人講過,在七夕夜月上柳稍頭時,這時牛郎採者喜鵲搭的橋與七仙女約會,不對七仙女是和董永,應該織女,這時如在葡萄架底下能聽見牛郎與織女聊天嘮嗑。現在知道這是蒙小孩的神話,那時咱真當真事了,咱家住平房但沒葡萄架,偵察了好幾天,哎,發現街坊院裡有,七夕晚上,等天黑了,待月亮升起時,悄悄來到葡萄架下,可聽了半天也沒聽到什麼,剛要回家,忽然聽到葡萄架邊上窗戶裡有有動靜,原來是新婚小兩口正在熱忽,雖老話講“十三歲進門認屄不懂”,咱那年才十一二,雖不懂啥事,但也覺得這聲和平常聽到的不一樣,咱多好學呀,輕手輕腳到窗下,順著窗縫一看,呵,你們到是蓋上點呀,也不關燈(以下省略98個字) 咱個小,腳一滑,咚的一聲,讓牛郎織女發現了,就聽裡面 ‘嗷’的一嗓,咱扭頭就跑,第二天牛哥來家裡告狀,見咱是個小孩就算了,估計要現在這歲數非進派出所不可,後來有人說咱人小鬼大,比較早熟,而且身為廚子,不光能炒菜,還在頭條號開設了《隨園食話》專攔,不知是不是和七夕偶遇的早期教育有關。


七夕用“巧果”約

前以崇洋媚外老過情人節了,那可是洋人的節日,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嗬,每年的2月14日這天愛是主題,什麼叫浪漫,什麼叫羅漫蒂克都在那天表現,在這一天男女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這天的花、巧克力、賀卡全長錢,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係的發展關鍵,估計情人節出軌的也不少。深受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後來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由於愛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這幾年七夕又受到人們重視,又開始過七夕,還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用“巧果”約

情人節和七夕,是絕對沒有可比性的,首先七夕比這洋節出現早的多,內涵也比情人節豐富的多的多。在中國古代,七夕節又叫做乞巧節,乞巧節,顧名思義就是家裡的姑娘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乞巧的方式,不同地區各有不同。穿針引線,小物品競巧是最常見的乞巧方式,最早有記載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漢朝的七夕節,有登樓曬衣的民俗。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會把衣物拿到戶外曬。但這習俗到了魏晉卻開始變了味,成了土豪們炫富顯擺的日子。土豪紛紛把家裡的綾羅綢緞晾曬出來,屌絲們自然不意思把地攤貨晾出來。於是,仕族文人開始把家裡的書曬出來。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就描述了有一人“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曬書,自謂滿腹詩書的故事。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其實細想想織女和牛郎一年才見一會面,那有工夫管你那麼多事,這就是人們的情懷寄託。2006年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七夕用“巧果”約

情人節對很多人而言,就是情侶之間吃個燭光晚餐,看場電影,買玫瑰送給戀人,我說愛你,你說我也是,接著開個房。七夕節不然,乞巧節是女子的節日。古時候,人們對一年一度的乞巧習俗很重視,各種內容和形式也很有趣。乞巧的方式,歷朝歷代花樣不斷翻新,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也各有不同。“卜巧”之俗,就是卜問女子將來是笨還是巧。流傳最廣的當數“對月穿針”“穿針乞巧”,也叫“賽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代。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綵線,穿七孔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有很多活動如: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鬥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染指甲、婦女洗髮、結紮巧姑、拜七娘、吃巧果等很多內容,但咱這檔《隨園食話》是以談吃為主,以上有吳關知識找個時間咱們單聊,今主要還是聊七夕節吃什麼。


七夕用“巧果”約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北宋時期的巧果品種極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是將發麵團放入具有剪刀、梨、茄、瓜、石榴、蘋果、小雞、小豬、小獅子、金魚、蛙、蟹、蝦等各種花形圖案的木模(也叫榼子)中,將成形後的小餅油炸或烙食。有些巧果還被點染為七色,有的以紅色點染,用長線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掛於壁間,以為裝飾和零食,也有串成一環掛在小兒項間取樂的。相傳七夕節晚上,婦女兒童將巧果拋擲屋背,喜鵲銜去搭橋,讓牛郎織女夜渡銀河相會。


七夕用“巧果”約

七夕巧果後來也逐漸成為愛情的象徵。關於巧果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織女的悽美愛情,於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會做一種精緻的小點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織女能在天上相見。當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誠心所感動,將此事彙報到了天庭。玉帝礙於天規無法赦免牛郎織女,但是非常感謝小巧的心意,於是令月老牽線,促成小巧的美滿姻緣。此後,小巧和意中人廝守一生,夫妻不離不棄,和和美美,受到眾人羨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學習,在每年的七夕製作性狀各異的小點心,祈求姻緣美滿,幸福一生,這種點心也被稱為“巧果”,流傳至今。


七夕用“巧果”約

七夕用“巧果”約

《隨園食單補證》點心單也記載這種巧果:“以面和糖,捻成卍字,方勝花果形,油灼乏,極可玩。制見前十景點心”。七夕巧果主要成分是小麥面,這種製作傳統至今還被遵循、保留著。為什麼要用小麥面呢?這就跟前面提到的古人設置七夕節的目的有關了。每年的七月初七,牽牛星與織女星距離最近,而這一天,通常也是立秋前後,中國是農耕國家,因此,對時令、節氣的交替極為重視,夏商時,每至立秋,君主還會親臨祭祀現場。七夕節的設置其實就是立秋祭祀的另一種替代形式,有立秋迎秋之用意。

七夕用“巧果”約

現製做隨園七夕巧果,巧果製作起來非常簡單。原料就是面和糖,當然您加點牛奶三類的也可以,袁枚原作是以面和糖活成面,將麵皮切成一兩寸長的條形捻成卍字,做成各種花果形,然後放入滾燙的油鍋裡,炸至金黃色,小巧可愛極可玩。現在巧果常見的做法是在,麵粉中加入雞蛋和糖,不摻一點水,而是用油和麵。面和好後,揪出一塊劑子,摁進用桃木或棗木刻成的精美模子裡,然後照面板一磕,一個個可愛圖形的巧果誕生了,然後烤烙都行,將巧果生坯烙至兩面上色均勻即可。七夕之際,奉上巧果祝女孩子們心靈手巧,漂漂漂亮亮的,都找個如意郎君。

七夕用“巧果”約

文章原創,頭條首發,部分照片,摘自網絡,

特此鳴謝,若有侵權,敬請告之,馬上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