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中國情人節緣何遭冷遇?

七夕——中國情人節緣何遭冷遇?

今天(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人的“七夕”,俗稱“乞巧”節。此節的來歷,不用多說,它源於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故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孟姜女、天仙配、白蛇傳、牛郎織女),因為是關乎堅貞不渝的愛情,故“七夕”也被現代的年輕人稱為中國的“情人節”。據老人們口口相傳,在今天夜晚,年輕的戀人要抬頭觀看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偷聽他們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據資料介紹,不僅僅是漢族,像壯族、滿族、朝鮮族等民族也有過七夕的習俗。

七夕——中國情人節緣何遭冷遇?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在中國流傳千年的節日,在近幾年卻沒有西方“情人節”那樣受追捧。說白了,就是中國的七夕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遠不及每年陽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大家知道,每當西方情人節來臨之時,年輕人都會不失時機地互贈愛意,且花樣翻新,近乎瘋狂。而每年的中國七夕來臨卻顯得異常冷清,除了商家熱炒一番,鮮見年輕人有什麼熱情舉動,最多是發個短信調侃一番,有的甚至不知道有這麼個節日。那麼,現在的年輕人為何熱衷過西方的情人節,而冷落了自己的“七夕節”呢?

在西方情人節到來之際,有情男女早早就有所準備,互送玫瑰花、巧克力,籌備燭光晚宴等,這就是西方情人節的“載體”,簡單而浪漫,情調斐然。而中國的“七夕”可以說是大致相同又各地不一,但共同特點是,這些活動大多適合在鄉下進行,而生活在大都市裡的年輕人,大多抬頭看不見“牛郎織女”星,也不可能在瓜果架下偷聽他們相會時的脈脈情話。至於“祈禱祭拜、穿針引線、殺雞洗澡”之類流行於不同地區的傳統習俗,就更難讓年輕人普遍接受了。你想,一個沒有“統一載體”的七夕,

如何讓玫瑰靜悄悄地開

還有,“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不能不說!據瞭解,中國“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原本並不浪漫,在秦朝初期,“七夕”是作為一個婚嫁的禁忌日而存在的。筆者在網上看到,1975年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簡,寫於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按其中的《日書》記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三棄”,說的是凡間的“牽牛”沒有娶到神仙的“織女”,三次都沒有成功。因此,在早期“牛郎織女”的故事是純粹的愛情悲劇,你想,一年一次的“鵲橋相會”如何讓現代的年輕人追捧?

平心而論,“牛郎織女”的傳說流傳至今,還是因為堅貞的愛情主題,這與社會兩性開放程度、女性被尊重的程度不無關係。也就是說,中國的“七夕”原本是紀念“堅貞愛情”的節日。只是筆者覺得,任何節日的“存廢興替”應該取決於民眾的自然傳承,古老的節日需要也應該在不違背傳統的基礎上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所以,要讓中國的“七夕”受到年輕人的認可,讓他們主動參與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要明白,一個沒有了人參與的節日,終究會消亡的,畢竟再精彩再傳奇故事,終究還是故事。

在這裡,插個題外話,我們不能因為西方有一個情人節,非要叫中國七夕就是情人節。要知道,在中國本來就沒有“情人”這個概念,對情人的理解是狹義的、片面的和非婚姻的,這就是筆者想說的,“七夕”不是西方“情人節”的主要原因。但如今一些人把“七夕”叫做中國情人節,也是有原因的。那是因為改革開放後,西方的情人節進入中國,一些文化人看到年輕人都熱衷過西方情人節,就想到,七夕應該成為情人節,當時有專家提出抵制西方情人節,七夕就在這樣的刺激下,被一些文化人戴上了“情人”的帽子。

由此看來,我們不能拿“七夕”與“情人節”作比較。因此,七夕要想成為中國本土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其活動的載體和內容恐怕需要作一番改良才行!不然的話,我們的“七夕”遲早也會像什麼“寒食節”、“上巳節”等一樣會慢慢消亡。究其原因,筆者覺得,是在現代文明背景下,沒有一個節慶活動的載體,就會導致節日感淡漠。筆者在網上仔細看了看,這兩天網上關於七夕的話題似乎也很多,但大多還是商家打著“七夕”做生意,這也就讓七夕的節日文化內涵大打了折扣,你想,這樣的“七夕”能不變味?

要知道,在中國每一個傳統的節日都蘊含豐富、內涵深邃。但在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漸次消逝的今天,如何善待每一個節日,讓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中煥發生機,應成為我們關注的問題,“七夕”就更不例外。畢竟任何一種節日的傳承都有自己歷史形成的傳統儀式和載體,這種融化在節日裡的載體,也是大家對人生的一種祈求和寄託。而像“七夕”這樣為了歌頌堅貞愛情的節日,由於變味成“情人節”讓人們缺少了對節日的尊重與敬畏。我想,這恐怕就是中國的“七夕”為何不被年輕人追捧的原因所在!(文◆胡陽)

【說明】文中資料與圖片來自網絡,在此深表感謝!

七夕——中國情人節緣何遭冷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