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過「七夕」

今天是農曆七月七日,現代人視為“中國情人節”,古代卻不是這樣。

古時候的此日,女子乞巧,孃家接閨女,文人曬書,所以又稱為“乞巧節”“女兒節”“曬書節”。

古人怎麼過“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

乞巧習俗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

藉助月光,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針孔者稱為“得巧”,即獲勝者。

反之就是輸家。輸家還要準備獎品或禮物,頒發給勝者。 

明清時期更加流行的是投針驗巧,即在水盆中放入縫衣針,以盆底針影形狀判斷是否“得巧”。

在七月六日,就把一個水盆放在院子裡,倒入“鴛鴦水”。

“鴛鴦水”是指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或者是把河水和井水混合。

露天過夜,第二天,再曬一上午,通過陽光的照射,水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

到了下午,取出縫衣針輕輕地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在水底下折射出針影。

如果針影形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便是勝者;如果針影是筆直的一條線,就是敗者。

萬家閨豔求此時

唐代詩人劉言史《七夕歌》有“人間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豔求此時”的詩句。

唐人祖詠在《七夕》詩中說:“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

古代的七夕活動以少女少婦為中心,所以又稱為“女兒節”。

古代女子要在七夕拜祭紡織高手、女紅大師織女,

由一個有威望的女子牽頭,邀上左鄰右舍的姐妹們,少則五六人,多則十幾人,團拜織女。

七月初七這天,要齋戒一天,沐浴淨身,打扮的既莊重而又漂亮。

到了晚上,都來到主辦人的家裡。此時,月光融融,清輝盡灑,初秋的夜風襲來,涼爽怡人。

在庭院中安上一張供桌,上面擺上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

因為織女是個美女,所以還要在瓶子裡插上幾枝鮮花和幾束紅紙,前面放置一個小香爐,插上幾炷香。

大家在案前焚香禮拜,面向織女星座,神情嚴肅,虔誠禱告,

心情專注,默唸著想的心事,向她許願:“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孃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

祭拜完畢,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家長裡短地閒聊,交流針線活。 

連年每曬腹中書

農曆的七月七日,正直天高雲淡、氣候乾燥之際,此時曬書既可避免蟲蛀,又能防潮。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雲:“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

這說明在東漢時期就有了七夕曬書的習俗。唐宋時期,七月七曬書更是蔚然成風。

唐韓鄂《歲華紀麗》稱民間七月七有“暴書策,曬衣裳”的風俗。

唐杜牧《西山草堂》雲:“曬書秋日晚,洗藥石泉香。”

《宋會要》也有記載,宋朝儀制以七月七日為“曬書節”,當天三省六部以下,各由皇帝賜錢開筵舉宴,為曬書會。

七夕曬書歷史上還有很多故事。建安六年(201年),22歲的司馬懿在家鄉河內郡為官。

曹操唯才是舉,他聽說司馬懿有才學,就想徵召他到自己的司空府任職。

而司馬懿看到東漢風雨飄搖、國運凋零,不願在曹操手下為官,

但曹操此時炙手可熱,又不敢得罪他,便以自己患風痺症,生活不能自理為由拒絕了曹操的好意。

曹操認為可能有詐,就派人夜裡到司馬懿家中察看,果然發現司馬懿躺在那裡一動不動,於是就信以為真。

可是因為曬書露出了馬腳。七夕這天,司馬懿在院子裡曬書,午後突然來了暴雨,

司馬懿一著急,忘了自己是在裝病,起身跑出去收書,恰巧被一個婢女看到了。

曹操得知後大怒,下令司馬懿立即前來任職,否則即刻收押。司馬懿只好乖乖赴任。

東晉名士郝隆,生性詼諧,年輕時無書不讀,有博學之名。

在大司馬桓溫帳下做“南蠻參軍”之職,後來辭官回鄉隱居。

七夕這天,他見富裕人家暴曬綾羅綢緞炫富,他就仰躺在太陽下,露出腹部。

人家問他幹什麼,他回答:“我曬書”。既顯示他對富家炫富的不屑,又誇耀自己滿腹經綸,才學橫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