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有强大的内心

土豆有强大的内心

蔡澜在食材百科里这样写到土豆:“原产于秘鲁,传到欧洲,是洋人的主食,什么炸薯仔条,薯仔茸等等,好像少了它会死人一样。”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记载,土豆在我国最先被普遍称呼的是“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中国东北、河北、鄂西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而两湖地区称洋芋。

虽然我不像“洋人”那样不吃土豆会死人,但土豆也是我的最爱。和朋友吃饭,如果他们先到,不用我说,必然会给我点一盘酸辣土豆丝。最近经常去一家面馆吃早餐,并不是因为面有多么特别,而是那里提供免费的炝土豆丝做小菜。

身边喜爱土豆的大有人在,有一位好朋友,非常挑食,他不吃西瓜,不吃牛羊肉,不吃螃蟹不吃虾,不吃一切有异味的食物和有壳的食物。但他对土豆喜爱至极,而且,有土豆就满足了。

很多人都有一些饮食上的好恶,有的人“绝不吃香菜”,有的人“碰也不碰苦瓜”,但土豆的受欢迎程度很广,好像没有遇到过谁“坚决不吃土豆”的。大部分人看见土豆盘子转过来,总要夹一点到自己碗里。

土豆有强大的内心

土豆的做法常见的是切丝爆炒成酸辣土豆丝,或者在锅里多搁些油慢慢炕成土豆饼,另外就是切块儿和肉类一起炖煮。

酸辣土豆丝和土豆饼,都要用大个儿的土豆来切成细丝。但区别就在于,酸辣土豆丝切好后要放在水里泡一会儿,漂去淀粉质,这样炒出来才会是爽脆的口感。而做土豆饼就不能泡了,就是要保留它的淀粉质,这样在锅里才会容易黏结。上桌之前,一般会用刀在土豆饼上划几下,切出若干等分的切割线,方便取食,也避免了小孩子们在桌子上撕饼不均而带来的不愉快——本来这道菜也就像是专门给孩子们准备的一样。

而牛肉炖土豆、排骨炖土豆、五花肉炖土豆,也是绝不陌生的菜式。土豆可以出没在市井小饭桌,也可以在宴会上占得一席之地,可上可下,可亲可近。大的土豆切成块,小土豆则更好,和肉同炖时都要在锅底待着,躺在最靠近火苗的地方。在最开始炖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发现土豆的存在。骄傲的肉类是绝对的主角,闪着油光,接受着人们暗咽口水的注视,只待肉质松烂,释放出醉人的芬芳,一双双筷子就伸上去,大快朵颐。最肥美的肉被消灭一半后,大家会惊喜地看到锅底下金黄的土豆块儿,它如同最佳女配角一般,终于被人发现它已经完成了“一个土豆的自我修养”,不争风头不抢镜。被小火慢熬、肉香浸润的土豆,既烫嘴又绵软,比起肉排来毫不逊色,反而更回味悠长。

如果土豆也有个性的话,那么它一定有着强大的内心。它懂得在合适的时候卸下自己坚硬的武装,换上更柔和的姿态和其他食物握手言和,就像勇敢坚韧的水乡人民,在经历了洪涝等沧桑巨变后,依然坚持为绽放美好而努力,用智慧和勤劳,与大自然和平相处。

土豆有强大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