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本身就是个BUG

这几个月独角兽滴滴的日子相当难过

除了遭受社会各界的一致骂声

​还受到来自监管的巨大压力

这个一路磕磕碰碰打打杀杀的公司承包了这两年的很多头条

若不是捆绑了足够多的司机、用户和其他利益方,滴滴被关闭也不算意外

骂滴滴甚至成为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

滴滴顺风车本身就是个BUG

有时候想程维会不会后悔没有早些套现离场,把烂摊子扔给别人,去开创一个压力小一些的企业

滴滴的整顿旷日持久,甚至高管上街征集意见

核心是从各方面加强对司机的审核——要求无犯罪记录,要求司机做题,车内录音上传,加快警方调证响应

但是从顺风车这个产品本身来考量的人还是太少

滴滴顺风车本身就是个BUG

我们先放下各种义愤,将打车这个模型简化一下:

滴滴平台牵线,将陌生的用户和司机联通,双/多方在一个独立空间完成一段旅程。

整改以后,滴滴可以更多地监督但是依然无法干预车里的行为

换句话说,滴滴的这些措施着力在事前和事后,事前加强过滤预防一部分风险,事后加快追责和反应速度

而对旅程中车内的行为依然毫无办法

这些措施更像是多筑了几道篱笆墙,它们的作用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本来无心犯罪的人,这些措施只是增加了麻烦

处心积虑犯罪的人,花点心思费点周折依然可以克服这些障碍

滴滴顺风车本身就是个BUG

陆文夫的小说《围墙》就讨论过这些问题

建筑所的围墙倒掉以后,专家们讨论怎样重建

有人建议在墙顶栽玻璃,立刻有杠精吐槽说,你这等于告诉贼说可以从这里翻过去,只是要小心别割到手,而且现在的贼也不傻,都是戴手套的

反而是来自基层修建站的站长被偷过,了解点心理学,说贼最怕响声,要是爬墙的时候,掉几片瓦,或许就把贼吓跑了,这叫做贼心虚

最后的方案是在墙顶挂瓦,增加翻墙的难度,让贼望而却步,算是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滴滴顺风车本身就是个BUG

但是这个办法有个前提,就是有个看门的老头在现场值班,如果有响动,能立刻现身退贼

如果没人在响声之后立刻出现,贼要是心理素质过硬,铤而走险,还是可以翻墙入户

顺风车将用户置身于一个危险的环境,即便能事后快速追责,依然无法弥补损失,毕竟人命至重

就像我们把羊放到森林里,即便我们有摄像头监控,并且三令五申,吃羊的狼会被严惩,但是羊依然置身于危险中

这样看来,加强监督,更多是在表态,滴滴从本质上无法克服安全方面的BUG

滴滴如今将顺风车无限期下线,日后一旦恢复,BUG卷土重来,仍是无法承受之重

滴滴顺风车本身就是个BUG

那么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来看这个模型

滴滴遭受指责的根源还在于滴滴拿钱了

滴滴在交易中赚取中介费,一个订单赚几块或者几十块

据说由于滴滴一直靠补贴推广,别的项目亏损严重,顺风车是少数赚钱的项目之一

滴滴不舍得这块利润,就一定会继续承受风险

如果滴滴把顺风车的订单分成放弃,或许可以摆脱这个责任无限大的噩梦

很多人在使用聊天工具的时候被骗过,却无法抱怨这些中立的免费通讯工具,因为它没有从诈骗中获利

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工具赚钱,它作为流量入口,自然可以将流量转化为广告收入,从别处挣钱

滴滴顺风车产品如果后退一步,只提供信息,不撮合交易,成为一个纯粹的信息平台,通过广告赚钱,或许能够挽救一点声誉。

滴滴顺风车本身就是个BUG


分享到:


相關文章: